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名人名家 >> 书画鉴赏与收藏 >> 浏览开封

墨写人生三昧——记中国山水画家王志民的笔墨襟怀

2014/5/12 15:34:21 点击数: 【字体:


    序
 
    王志民,字凌之,开封尉氏人也。幼家贫,长而好学,性嗜句读,工书画,多写山水、鸟虫、花草等物。每有闲,遂郊于野,探穷幽绝壁,览山林逸趣,每至佳处,则忘返,或视良久,或坐沉思。心意之至,如与造化相通,执笔之间,所写山川草木尽浮于眼。何也?笔耕不缀而道法自然也。
墨写人生三昧——记中国山水画家王志民的笔墨襟怀 
 
    画艺勤有道,艰辛师古人
 
    欣赏一幅好的书画作品,看的是它能给人一种什么味道的艺术咀嚼,欣赏者所品味的不仅是作画者所描述的深远境界,还有作画者倾注于其中的精神寄托所带来的情感共鸣。在王志民的山水画中,所共鸣的就是一种坚韧不拔和旷达不羁的精神,犹如画中写就的巍峨山峰一般,旷远而磊落。
 
    王志民作画沉着平和,善于用线条的力度变化来表现自己酣畅潇洒的心境,以墨的皴擦浓淡来表现景物的苍劲和拙朴,做到了笔写胸怀,墨随心出的艺术追求。宋代郭若虚言:“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以,笔墨乃是一个人的胸怀体现,胸怀宽大则写就的笔墨气象就大,胸怀窄小则写就的笔墨气象就很小,而王志民就是一个明月入怀之人,这与他为人的宽仁和做创作时的虚怀若谷是分不开的。
  
    “作画是很艰辛的一件事”,这是王志民在交谈中常提及的一句话。在平淡的语气中或许我们体会不了这种艰辛的过程,却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一个作画者在艺术上不满足的追求。因为有了对画作水平当下的不满足,造就了他在书画艺术上的不懈追求,促进了他在绘画风格上的多样变化。王志民是一个特别勤奋的人,每日都要坚持作画和看书,他认为每天练笔是书画者必修的功课,尤其在书画创作上只有勤思了才能悟得道法,这不仅要对古人的画进行临摹还要坚持到大自然中去练习,使笔意和心意相通,才能把自己的感情融于书画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
 
    王志民勤于学习和钻研,有着非常深厚的传统笔墨基础,善于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笔墨韵致融入作品创作中,他认为绘画离不开传统,作品的创新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去发展时代性。而传承传统并不是死守僵化,是以传统绘画艺术的笔墨气韵代入现代造型技法及色彩的运用,创作出既有传统绘画艺术的写意、写情、写心的精神又有现代美学的审美性。以笔墨抒情达意者,古人无疑是做的最好的。所以,王志民强调要“师古人”和“善师古人”,尤其在创作中要讲求“师古人之心,不师古人之迹”的作画精神。
墨写人生三昧——记中国山水画家王志民的笔墨襟怀
 

    笔墨出云岫,感怀师造化
 
    山水画它不是简单的描摹山川的俊秀和江河的波涛,而是作画者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作画者人生态度的表达,也是作画者人生追求的体现。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写道:“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绝不如画”,董其昌的话辩证地讲明了自然山水与笔墨山水间的艺术关系,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山水画欣赏的趣味和审美观念。在王志民的山水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他的山水作品既有文人画的清雅,又有笔墨重彩的艳丽,既追求自然山水的峭壁蜿蜒、回溪断崖和云烟变幻之景,又表现了笔墨山水超越自然之美的苍劲、率真和潇洒的高雅意境,无不体现了作画者的笔法之妙,墨法之妙。
 
    山以厚德载物,水以流澈养人。画山水之时,要做到心意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的这种境界,就必须游于山川戏于江河,真正的走进大自然,去感悟高山深涧的湍急和群山巍峨的壮阔,方能“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翰”。在中国历史上,历代名家皆以造化为师,山川为训,晚唐的荆浩隐居于太行洪谷,北宋的范宽亲历至终南深处,五代南唐时的董源卧游潇湘作奇峰,元代黄公望领略富春写佳景,皆师法于自然,这也是王志民在书画创作时所追求的理念。
 
    王志民善画山水。为求达意,曾游历于贵州、湖南、湘西、张家界、安徽、山东、新疆等地的名山大川。在作画时,他喜欢写就山体浑厚和气势,所以独喜太行山的巍峨壮阔和雄伟苍劲,每年都会抽出大量的时间,前去太行山写生练笔且常年坚持,乐此不疲。他画的青绿山水山石雄伟而气势磅礴,以勾、勒、皴、点的技法加之以笔墨及水的变化,运用宣纸自由渗化的特性来进行创作,以笔墨的浓淡和干湿,高度概括和取舍,把看似杂乱无章的画面以笔代墨化繁为简,所画的屋舍楼台与丛林苍翠相掩映,流泉飞瀑点缀于溪畔崖间,群峰连绵不断,深谷烟雾笼罩,云与山相互衬托,使画面刚柔相济又和谐生动,表现出了中国画独有的笔墨情趣。
 
    王志民在山水画的创作上多为奇峰峻山的平远旷阔之景,常用直擦的皴笔,写平远山体之势,通过用浓墨蹭擦和淡墨涂抹,所作的山体雄健壮美,群峰神奇秀异,有万壑争奇之态;凡回溪幽涧,云烟变幻之景,则行笔清劲平和,笔力内蕴,充满了含蓄、悠远的意境,每使人观赏无不赞叹。他的这种艺术成就与他向人学习的谦虚态度和勤奋写生是分不开的。王志民认为书画创作就要贴近自然,放情自然,寻找大自然给予的灵妙,感受山川江河所带来的自然之美,才能构万物于胸,写意趣于笔。 
 
墨写人生三昧——记中国山水画家王志民的笔墨襟怀 
 
    丹青悟人生,以求师己心
 
    画有三师:师古人,师造化,师己心;心者,画家之精神也。在绘画中师古是临摹,师造化是写生,师己心才是创作。师己心就是在作画的时候可以做到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的效果。师己心既是作画者抒写性情、发挥个性,形成独属于自己艺术风格的过程,也是作画者内心悟性的成长和学养充实的过程。在王志民看来,师己心是画家最终的艺术追求和人格修养。
 
    唐代张璪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清代石涛在《画语录》写道:“夫画者,从于心者也”,都强调了创作要以心为源,画随心转,要求作画者要写人之感悟,写人之情感,写人之心性。王志民说:“作画者应师于自然,然后再融于内心的感悟,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用以笔墨的形式写出物象的气势再注入作画者的心灵悸动,把表现与抒情,客体与主体、和谐统一起来,就是一幅蕴含作画者思想信念、情感气质和艺术修养的作品”。
    
    王志民喜欢画梅,是因为喜欢梅高洁、坚强和谦虚的气骨,他认为梅的品质也是他应该追求的品质。梅,花形秀美却经霜傲雪;梅,花姿多态却妩媚脱俗;梅,芬芳袭人却淡泊名利。王志民画的梅花花枝丛生,被赋予了强大的自强不息和自律豁达的态势,为了表现梅的傲骨,他以淡彩覆于繁花群落间,以刚柔拙巧线条描述那苍劲的枝干盘旋和伸展,写就了梅花之美,梅干之挺,把梅的“清、姿、骨、魂”表现的淋漓尽致。整个画面仿佛蕴涵着作画者本人的情感修养一般,阐述了梅一直保持凌寒留香的高尚情操,这是一种心的表达,也是一种意的阐述。
   
    绘画是以自然的胸怀来容纳作画者的情感,是以境达意,以意写心的一种表现,满足着作画者永无止境的情感宣泄和感悟,并赋予作画者以悦动的灵感和其乐无涯的创造力。王志民认为作画是一个人修心、修情、修性的过程,在对物象的表现和心境的感悟上,唯有做到心通达,方能性情真,如果一个画家缺少春风沂水般的情怀,那么就难以创造出精妙的笔墨作品。王志民以精妙的笔墨写就了人生的三昧,心平、静远、专注一境;以执着坦荡的襟怀抒写着春秋,德厚、情高、怀馨一方,这不仅是他艺术的追求,也是他人生的参悟。

    了解更多王志民中国山水画信息请点此链接:www.yxhenan.com/space/1707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