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很多人还记忆犹新,在电视剧《大宅门》片头中,一座古老的城市上空,一群鸽子从空中飞过,拉出长长的哨声,回荡在耳边……发出哨声的鸽子身上都绑扎着一枚鸽哨,手工制作鸽哨技艺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随着历史的演变,我市乃至全国养鸽者日渐稀少,鸽哨制作技艺如今已濒临失传。据了解,居住在小北岗的75岁老人杨尚礼应是我市目前唯一一位鸽哨制作者,他制作鸽哨也已经超过50年。
杨尚礼老人退休前在市机械厂工作,一辈子喜欢机械和手工制作航模、鸽哨等。他告诉记者,以前我市养鸽子者很多,那时每条街巷内都会有几家人养鸽子,鸽子和鸽哨都很多,葫芦类和连筒类的鸽哨最为普遍。每日,市区上空到处飞起成片的鸽子,鸽子和鸽哨的品种也是种类繁多。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我市养鸽者几乎消失殆尽,直至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有人养鸽子。据杨尚礼老人回忆,1950年前后,我市还有两位手工艺人会制作鸽哨,一位姓张,一位姓李。记得那位张姓艺人经常在行宫角东侧路边制作鸽哨,制作简单的鸽哨能卖到0.1元一个。他每次路过那里,都要驻足看上半天,仔细观看张姓艺人制作鸽哨的技法,回家后就自己摸索着制作。慢慢地,他也能做出回响的鸽哨了。
鸽哨分为四种:葫芦类、连筒类、星排类、星眼类。制作鸽哨的主要原材料有苇、竹、葫芦、瓢。在杨尚礼制作的鸽哨里,工艺最为复杂的要数用葫芦做的能发出13种声音的鸽哨,美其名曰“十三太保”,是他用一周时间才做好的。“鸽子佩戴着鸽哨飞向空中,在风中就会发出不同声响的哨声。观赏者可以根据哨音的起伏来判断鸽哨的种类和制作的优劣,养鸽者也可以根据鸽哨的声响来确定自己的鸽群。”杨尚礼说。
“鸽哨在我市从何时开始有的,我没有考证,但从养鸽子的悠久历史来看,鸽哨应该存在至少千年以上。据我了解到的,如今我市应该只有我自己会制作鸽哨。”杨尚礼说。他告诉记者,如今他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他不希望制作鸽哨的技艺在他手里失传,他想义务向想学习鸽哨制作者传授制作技艺。不过,他表示想学习此技艺者最好能有手工雕刻的功底,这样学起来也相对容易些。【原标题:七旬老人杨尚礼欲义务传授鸽哨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