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下午,记者找到了杨栋师傅开馆授课的武馆。与武馆外的低调不同的是,客厅里处处彰显着一种武林精英的气质。方天画戟、青龙偃月刀、十三节水磨太师鞭、凤翅镏金镋……这些听过的、没听过的冷兵器,在杨师傅家不大的客厅里占了不少的空间。三组木质兵器架、一对青花大瓷缸,外加对着门的一面墙壁,全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兵器。
杨师傅拿起兵器架上的一把长刀给记者看,钢刀出鞘,泛出一种特有的光泽:“你看,这就是当年戚继光为了对抗日本倭刀改进的一种兵器,叫双手长刀。它比倭刀更长,长度能达到1.5米,因此攻击性就变得更强,戚家军就是用它打败了倭寇。”
“这是虎尾鞭,从西域传入,所以还叫西域鞭。这种鞭属于软硬相间的兵器,实战中用起来变化既多又快,非常难防。”
“这是双头龙杆棒,传说是从佛教‘四大天王’中西方广目天王手中拿的龙演化而来的。评书《三侠剑》里,盛英的师兄诸葛山珍用的也是这种兵器。”
“这就是峨眉刺,是一种水中兵器。这种细长形的构造能够有效减轻水中的阻力,可以潜入水底凿穿敌船,所以也叫分水峨眉刺。”
在杨师傅的大瓷缸中的诸多兵器里,有一个大约两指粗细、1米多长的木杖,怎么看都不像兵器。杨师傅说:“可别小看它,这种木叫降龙木,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用的就是它!现在想得到这种木还不容易呢,都是在大山深处,要很多年才能长成。”
今年43岁的杨栋师傅从四五岁便开始从师学武,习武近40年,武学似乎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不让传统武学失传”一直是杨师傅的信念。同学院派武学不同的是,民间传统武学全靠口传心授。现在的杨师傅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在练功、授课、武学资料整理中,每年还抽出时间去各地学习交流,切磋武技。去年,杨师傅被评为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师傅觉得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继承老一辈的武学传统并且发扬光大,是我的责任。”□首席记者 周斌 实习生 胡菁 李超然 文图【原标题:武林高手杨栋是个“兵器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