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大相国寺是一座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卓越地位和广泛影响的著名寺院。大相国寺寺址原为魏公子信陵君的故宅,寺院始建于北齐文宣帝天宝六年(555年)初名称为建国寺,后毁于战火。唐长安元年(701年),著名高僧慧云大师来汴,夜宿开封繁台,其展望汴河北岸时,发现此地显有兜率宫景象,是一块不可思议的宝地,遂即募化款项,购地建寺。动工时因挖出了北齐建国寺的旧倍,故仍名建国寺。
唐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为了纪念他由相王登基称帝,遂诏改寺名为“大相国寺”,并亲笔书写了“大相国寺”匾额。自此,大相国寺得益于帝王的崇奉,声名显赫,历久不衰,一跃而成为中州名寺。大相国寺至北宋,达致其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从宋太宗起,几代皇帝相继大兴土木,增修寺院,使大相国寺终于成 为中外闻名的佛教寺院和中外佛教文化交流中心。此时全寺占地540余亩,辖64个禅、律院,僧众达10000余人,其建筑之瑰丽,气势之辉煌,素有“金碧辉映,云霞失容”之称。同时,因大相国寺的主持均由皇帝赐封,加之皇帝平日巡幸、祈祷、恭谢等皇恩国礼乃至进士题名也多在此举行,所以大相国寺又称为“为国开堂”的“皇家寺院”。 [寺院胜景]北宋以降,大相国寺历经坎坷,屡兴屡废与唐宋已不可同日而语,现今大相国寺的主要建筑如下: 大相国寺的山门,原为清乾隆年所修建,开封解放时,毁于炮火,解放后,政府修建一砖制牌楼做山门。现今殿式山门,为今方丈心广大和尚发心修建,匾额为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所题。
大相国寺的钟鼓两楼为1992年重新修建。值得一提的是,钟楼中悬挂的铜钟乃是清乾隆年间的遗物,重达五吨,高2.23米,口径1.81米,上铸“法轮常转,皇图永固,帝道暇昌,佛日增辉 ”十六字铭。钟声响亮优美,尤其是秋冬霜天叩击,声音清越,响彻全城,素有 “相国霜钟”的美誉,是为汴京八景之一。 大相国寺天王殿,为清代乾隆年间所修,该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门楣殿额也为赵朴初居士所题。 天王殿之后,重檐歇山的雄伟建筑,乃大相国寺的主殿大雄宝殿,该殿为清代顺治年修建,面阔7间,进深5间,高约为13米,其气势恢宏,堪为古建筑中的瑰宝,被誉为 “中原第一殿”。大殿周围及月台俱白石栏杆的望柱上,镂刻有58个狮子,刻工精巧,形态各异。这大雄宝殿的殿内,供奉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三世佛,均举高一丈三尺。东西两壁台基上所供奉的是十八罗汉。三世佛背后是大型雕塑海岛观音,取材于《华严经》善财童子53参的故事,形象地表现出南海观音普渡众生的场面。 中轴线上的第三个佛殿叫罗汉殿,八角造型,俗称“八角琉璃殿”,其造型独特,在中国佛教寺院中可谓独一无二。该殿为清乾隆年所建,占地828平方米,由游廊殿、天井院和中心亭三部分组成。罗汉殿中心耸立的八角亭中,供奉一尊四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这尊像系一株完整的银杏树雕刻而成,是乾隆年间一名民间的无名艺人用了58年心血完成的艺术杰作。像高3米多,重约2000公斤,四面造型相同,每面各有六只大手及扇状小手三至四层,每只手掌中均刻有一眼,共计一千零四十八只眼,民间俗称 “千眼千手佛”,为观音菩萨三十二变相之一。此造像不仅材料珍贵,雕工更是精巧,可谓鬼斧神工,甚是神奇,是大相国寺镇寺之宝。 最后一座高大的二层建筑是“藏经楼”,藏经楼顾名思义是寺院保存、收藏佛教经典的地方。
大相国寺藏经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占地面积680余平方米,面阔5间,进深5米,高20余米。该楼重檐歇山,建筑高大,垂脊挑角,脊上饰有琉璃狮子,角下吊挂风铃,微风拂之,叮咚作响,令人心旷神怡。。藏经楼明间檐下悬挂篆书匾额,白底黑字,笔力遒劲,相传为清代书法大家孙星衍遗墨。 藏经楼西侧是大师堂,即空海大师纪念堂。现堂前立有空海大师铜像落成纪念碑,及一对罕有的石雕六牙像。堂内供奉有空海大师铜像及大师生平事迹图片展览。大师铜像高2.5米,重3000余斤,为日本友人赠送。
当今住持]大相国寺方丈心广大和尚简介: 心广大和尚1983年礼已故百岁高僧净严老和尚剃被出家,1984年入中国佛学院西霞山分院求学,毕业后任河南佛学社当家师,1987年任河南佛教协会副秘书长,1991年净严老和尚圆寂后任河南佛学社社长及古观音寺住持,1998年经已故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推荐,任大相国寺住持,2002年荣膺大相国寺方丈。心广大和尚现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河南佛教协会副会长、政协河南省委常委、政协河南省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开封市佛教协会会长等职。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自由路西段36号
电话:0378-5665290
传真:0378-5665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