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焦作 >> 传统文艺 >> 文艺知识 >> 浏览焦作

焦作民间曲艺

2013/11/12 9:17:10 点击数: 【字体:

    『得胜鼓』

    起源于商周时代。传说武望伐纣,纣王布群牛阵与武王决战,姜子牙命工匠作多面大鼓,组成鼓队,藏在军中。战斗打响,牛群将近,鼓队冲出,大鼓齐鸣,声如巨雷,群牛被这突出起来的鼓鸣声惊吓,反转冲入纣王军中,纣王军兵不战自乱,武王取得了胜利,得胜鼓因而得名。焦作的得胜鼓有红鼓、绿鼓之分。红鼓一般有九人演奏,计有红鼓四面,大镲两副,二锣(中高音)两面,小撞(又叫“小叫狗”)两个。红鼓的鼓腔呈大红色,鼓径60或75厘米;绿鼓多分布在市郊南和东部从待王到大家作各村,绿鼓则分布在西北山区一带的农村。得胜鼓有牌子(锣鼓经)40多种,常在农村演奏的有“大得胜”、“小得胜”、“倒上桥”、“猛抬头”、“老婆拐线”等20多种,1983年3月,焦作市的得胜鼓经过加工整理,把红、绿鼓合二为一,把过去的传统曲牌加工改成内容连贯的组曲,用以表现我国古代将士为国戍边的种种场面。全曲共分“众军操练、敌军进犯、急报军情、点将出征、深夜设伏、拼杀搏斗、得胜庆功”七个部分。 1984年在河南省第五届民间音乐舞蹈舞台会演中,焦作的得胜鼓轰动省城郑州,荣获一等奖。1986年,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获丰收奖。年底,全市有30多个村镇有得胜鼓队。


    『唢呐班』

    也叫“响器班”,是一种农村最常见的演奏团体,它多服务于婚丧嫁娶和喜庆拜寿。唢呐班又分固定班与不固定班。固定班大多是唢呐世家,代代相传,一家几代,同操此业,以此为生;不固定班是农忙时务农,农闲时搭班吹奏。 1979年以后,唢呐班在焦作发展很快,以上白作乡、王褚乡为最多。仅上白作一个乡就有20个唢呐班。唢呐班使用的乐器以唢呐为主,另外还有笙、笛、闷子、二胡、梆、钗等,有的唢呐班还有小提琴、大提琴、单簧管、双簧管、手风琴等西洋乐器。唢呐班常演奏“百鸟朝凤”、“丰收乐”、“抬花轿”等乐曲和传统曲牌,但更多演奏的是豫剧、曲剧、怀梆、二夹弦、大平调等古代和现代戏流行的唱段和折子戏。有的艺人还用鼻子吹奏表演,有的用鼻、嘴同时吹奏。特别是“卡腔唢呐”学着戏中男女角色的腔调,远远听去酷似一台大戏。 1985年春节,焦作市举办了唢呐会演,全市在东方红广场搭了6个台子对赛,每台5--10班对奏。

    『皇杠』

    相传古代百姓向朝廷交纳皇粮和贡品,因交通不便,只好用肩抬送,十分艰苦,皇杠即由此而来。在明朝盛世时,皇杠已成为焦作农村年节流传很广的艺术形式。皇杠由多人扮成脚夫,身穿黑对襟箭袖衣、灯笼裤,脚穿黑快靴,头缠黑棉布包头,腰系红腰带,肩披绣花彩坠垫肩,一手拿大蒲扇,一手拿水烟袋,两人抬一根长2.7米的柳木杠。贡箱里装有“金银财宝”。贡箱高0.34米,宽0.67米,长1米,上挂铜铃,箱上插有刀、枪和鸡毛掸。以铃声开道,重兵押送,十万火急。还有一镖客扮成黄天霸(大花脸)模样,身背箭壶,手拿弹弓,随队保护。表演时,有四对或六对或八对脚夫在有节奏的的锣鼓声中,手不扶杠,利用杠的弹力,摆头换肩,转身穿花,铃声朗朗,颤颤悠悠行进。镖客前后跳跃,遇劫皇粮时,近则弹弓打,远则用箭射,保护皇杠前进。高跷皇杠和平地皇杠一样,只是高跷皇杠的表演者要踩着高跷表演。焦作市义门的皇杠最有名,1957年代表焦作市参加了河南省第二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受到好评。
  
    『吹 歌』

    流传于李河村和郊南一带,以笛、管、笙、二胡和打击乐鼓、锣、钗等多种乐器组成演奏班子,多活动于节的祭祀中,鼓乐齐鸣,气氛热烈,表达欢快的情趣。吹歌奏的多是地方戏曲中的曲牌,有时也演奏一些民歌小调。八音会是在宴会和节日演奏供娱乐消遣的演奏团体,使用的乐器有笛、笙等,另有小钗打节奏,作全队的指挥。因为有八种乐器,所以叫“八音会”。焦作的八音会以李封村、大家作村最有名,己有几百年的历史。清朝乾隆皇帝朝月山,还特地让李封村的八音会为他演奏。八音会演奏的有小调和曲牌两类共几十种,如:“剪剪花”、“凤阳调”、“寿影调”、“。两句半”等。演奏过程中,还有低音伴唱,曲曲有词,唱奏结合,优美动听。1957年,李封村的八音会代表焦作市参加河南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受到好评。
  
    『民 歌』

    焦作的民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曲调优美动听。1982年,焦作市对流传于民间的民歌进行了全面普查,收集了60多首,整理出41首,汇集成册,其中有20首被选入《河南省民歌集成》一书中,焦作民歌主要有:“小调”、“曲牌”、“采茶灯”(花鼓)三大类。还有“号子”和其它种类,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寺河花鼓戏』

    寺河花鼓原是广场街头的表演艺术,表演时,以草地为台,以一张芦席为表演区域。花鼓是一男一女对唱的一种艺术形式,两人一台戏。演员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充当各种行当,多种角色。演员的面部只着淡装。男演员身着短道袍,系白腰带及两片水裙,足登快靴,头戴围有黄色飘带的白毡帽,脸上用特制的转柱胡子卡于鼻下,手持一马鞭;女演员多数是身穿红绸上衣,绿缎子裤,脚穿彩鞋,腰束彩带,头戴红花,手中拿着红手巾。寺河花鼓有9腔18调。腔腔有别,调调不同。 每唱一调,就有一段锣鼓经。在锣鼓敲打之中,伴奏者常常根据剧情的需要,加一些“恩、呀、哪”的虚字,以衬托演员之腔和角色之情。1953年,焦作的寺河花鼓戏参加了河南省第一届民间歌舞会演,演出的《采茶灯》荣获二等奖。寺河花鼓开始只用锣鼓伴奏,近年来又配上管弦乐,增加了戏剧气氛。【原标题 :焦作民间曲艺】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网 2006-10-1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