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简介:花鼓戏是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各地的花鼓戏、采茶戏、灯戏和杨花柳等剧种的统称。主要曲调来源于民间小调,如花腔、打锣腔、川调、口子调、筒子腔等。流行于 湖北 、 湖南 、 江西 、 安徽 、河南等省的地方戏。用花鼓作伴奏
安徽花鼓戏: 安徽花鼓戏是流行于安徽省安徽地区的地方戏。它是百年前湖北东路花鼓调与河南的灯曲随移民流入安徽,先与安徽地区的民间歌舞合流演唱,后又接受了徽剧、京剧等兄弟剧种的艺术影响,逐渐发展演化而成长的一人富有乡土气息的剧种 。清康熙至光绪的间,湖北、河南地方多次遭受水旱灾害,灾民陆续南迁。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时,安徽宣城、郎溪、广德、宁国地区是两军对峙争夺的战场,当时又发生了大瘟疫,居民外出逃生,这一带便成了十室九空的荒凉地区。在清政府向这些地方移民时,湖北东路花鼓调与河南曲子便随湖北、河南的移民传入安徽,开始在这些地方的农村出现了“打五件”(鼓、大锣、小锣、钹、竹板五件乐器)的说唱形式。由一人或两人合作,沿门自打自唱讨取报酬。所唱曲调以湖北东路花鼓调的[蛮蛮腔]和[四平调]为主,也唱河南的[灯曲子]调。职业性的“打五件”艺人们,大量吸收安徽民间曲调,丰富和发展了唱腔,逐渐成为分男女角、又唱又做的“地摊子”表演形式,这便是安徽花鼓戏从民间歌舞形式发展成戏剧艺术形式的初期阶段。由于“地摊子”经常演出,节目积累渐多,特别由于演出节目中注重了人物故事的描叙,因此需要大段的便于表达情绪、描写故事的唱腔。
于是,表现力较强的、变化较多的腔调便被广泛采用,除[四平调]、[蛮蛮腔]外,还有[北扭子]和[淘腔]等。这些曲调在演唱中得到了丰富提高,逐渐形成了戏剧唱腔曲调中的“主腔”和“花腔”。之后,艺人们又不断地吸收民间艺术和徽剧、京剧等剧种的艺术成分,促进了自己艺术的发展,随之诞生了职业性的“四季班”和“草台班”,给安徽花鼓戏奠定了艺术基础。“四季班”艺人们为了满足观众需要,积极创造和积累剧目、唱腔和表演艺术。如根据民歌《绣荷包》、《绣花鞋》等编成了戏曲《绣荷包》、《绣蓝衫》等。根据说唱故事编成《方卿见姑》。根据民间故事编成《荞麦记》、《天平山》等剧。还从目连戏、京剧移植改编了《傅罗卜取经》、《小尼姑下山》等剧目。唱腔艺术也由此有了显著的提高,主腔的板式除了[中板]、[慢板]、[快板]外,还发展了[对板]、[连板]、[削板]、[夹数板]、[清板滚唱]等,音乐表现力很强,能表达比较复杂的人物感情和丰富曲折的剧情。带职业性的“四季班”在农村演出受到农民的热爱和欢迎时,反动统治阶级对它的迫害便接踵而至,以“花鼓淫戏,败坏风化”的罪名明令禁演。这样,艺人们只能在农民的掩护下到偏僻地区演出,有时不得不与京剧、徽剧合班演出,农民称这些班社为“草台班”。
在“草台班”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京剧、徽剧的表演和唱腔艺术,服装和化妆方面也有改进和提高。剧目上出现了本戏,上演剧目由20多个增加到近百个。安徽花鼓戏共有147个传统剧目,计大戏43本,小戏104个。解放后经历多年挖掘抢救,已搜集汇编的有大戏37本,小戏87个。这些传统剧目中,喜剧占多数,尤其是生活小戏的喜剧色彩更浓厚,塑造了各种风趣、勤劳、善良的喜剧人物。喜剧是丑行的当家戏,所以丑角在传统剧目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戏以丑角为主,甚至有满台丑角的剧目,如《闹黄府》(即《绣像记》),有“七丑闹台”之称。传统丑戏都有生动风趣、明快辛辣的特点。传统剧目的人物和情节,多带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大多数剧目是根据民歌、农村生活故事、民间传说编演的,因而又具有通俗活泼,想象丰富和语言生动等特色,有浓郁的民间文学风格。安徽花鼓戏的唱腔很有民歌风味,变化多端,优美动听。唱腔分为主腔和花腔两类。主腔类有[淘腔]、[四平调]、[北扭子]、[悲腔]等,[淘腔]中有快、慢、中、长、悲、喜等十余种板式,[四平]又有正、反、悲、喜之分,[北扭子]也有对、数、连、倒几种板式。花腔类的运用多用在歌舞小戏中,有锣鼓伴奏。
安徽花鼓戏表演艺术是从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它以白扇子、红毛巾、彩色带为基本道具,根据人物性格、思想感情的变化,构成多姿多彩的舞蹈和形体动作,伴着特定的锣鼓节奏翩翩起舞,以表达人物内在情绪,完成戏剧动作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表演艺术上讲究文演、武演、热演、冷演。文演要求细腻优美;武演要求泼辣火爆;热演要求风趣活泼;冷演要求沉着稳健。安徽花鼓戏是个又年轻又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剧种,现有六个专业剧团和许多业余剧团,在党和人民的哺育下,它将继续继承优秀的艺术遗产,积极向兄弟剧种学习,不断提高艺术质量,成为祖国文艺百花园中一朵灿烂的鲜花。【原标题:花鼓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