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千壁石鸣琴》
作品《出诊》
在我们这一片虽然不大,但很有些文化说起的川地里,李永亮先生早就该出版自己的画集了。不只是我,大家都是这样的看法,你出了,我出了,他出了,一些独钟于丹青的情痴们也出了,唯独不见他可供人置于案头的画册,问他,他说以后吧。每每说以后吧时,他渐渐走向老去的双瞳内,总会一闪一闪里,让人读出他对于绘画艺术的虔诚,贞守着的那种艺术家的天纯。先生知道绘画艺术的秘密,把不老不死融入他醉心的线条与色块中,是他一息尚存永不停歇的画笔,一步一步踩踏出艺术之旅。
永亮先生之册画集,我读了又读,占有极大比生的题材,是他魂牵梦萦的大行山水。他生在太行山下,长于太行山下,又于太行山下的小学校里,发蒙于慧眼识珠的老画家刘石平先生。长者对幼稚的常识,惯常是对后生终生的点烯。先是少年英俊的他,以优异的绘画诉诸。考入郑州艺术学院美术系,成为全国著名画家谢瑞阶等教授的高徒。
毕业后,尽管人生辗转反侧,他始终没有松弃手中的那管画笔。在县豫居团,他负责舞台美术设计;在县电影公司,从事电影广告宣传和幻灯片的绘制与创作;在县文化馆,他领军全县美术、书法、摄影的组织与辅导工作等。工作单位的多次更换,画笔涉及内涵的多次调整,使他一次次回归了艺术在生活上对于绘画在起源上的本质性认识。人类生活是艺术起源的滥,情致与情趣在人类生活中幻化出的各种色彩与姿态。被人的灵魂之眼捕捉到之后,便使人在生活的学生叹息中看到了希望与再生的亮色。这是艺术之于生活的启迪与智慧,同时也是艺术之于生活幽默与调侃。
永亮先生是我的好友,我是从他那里吱呀呀地一点、一点推开艺术之门,渐渐意识到这一点的,后来他做了文化馆长、图书馆长,笔直的画笔笔杆,是他以艺术之真求证工作的实事求是的标尺,也是他作为领导干部的脊梁;充溢着灵感的笔锋,是他以艺术的灵慧使工作出彩、人际关系和谐的生命琼浆。
人看透了人的想法之后,就无须再去说透那个人在心里的想法。永亮先生退休十年之后,我虽然知道他从未搁置手中的画笔,多次在全国许多美术大展中获奖,并且几次欣赏他在美术创作中具有突破意义的太行山长卷,却再也没有催促他出版画集的事。天下的事或许都是一种自然 里的生戒,不再过问或者催促他出版画集的事时,永亮先生在有一天里叩响了我家的门环,他把精心 选择的美术作品汇集成册、打印出精美的小样,呈在我的案头。我知道,永亮先生准备好了,决定出版自己的画集了。
他邀我为他的画案写序,我遵嘱写了如上文字。作者:和洪范(沁阳市原文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