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用户名  密码    注册会员 找回密码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济源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记 >> 浏览济源
001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02

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2013/11/8 10:36:22 点击数:266 【字体:


    被称为“道教第一洞天”的王屋山坐落在河南和山西的交界处,山很大,和太行山亲密的象亲兄弟,手拉手的站在一起。

    山脚下有村名愚公,村的旁边有一条大沟,据说就是愚公带领他的子孙们挖的。早晨5点起床,匆匆吃过早饭,就直奔天坛峰而来。王屋山的主峰天坛峰海拔 1715m,传说炎黄始祖轩辕黄帝曾在此设坛祭天一统华夏,开创了5000年文明史。连诗人李太白都曾说“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如今轩辕的祭坛不再,李白的落花也无迹可寻,惟有天坛峰仍默立天地之间。今天无论如何要爬到山顶瞧瞧。

    刘禹锡在送他的哥哥归隐王屋山的时候写道:

    阳落天坛上,依稀似玉京。

    夜分先见日,月静远闻望。

    云路将鸡犬,丹台有姓名。

    古来成道者,兄弟亦同行。

    天坛峰顶的月夜之景该有多美啊。

    绕地而走,向山外观看——目光所及,群山奔涌,天高地阔,心胸为之一开。王屋山的最高峰天坛峰的王者风范在眼前尽显无余。感到所在之处实在高妙——这才是天坛峰的本来面目。

    令我不虚此行的是那座迎恩宫。这座小小的道观坐落在前往天坛峰半路上的一座小山包下。是早晨坐在车上风驰电掣中偶然向右一瞥发现的,当时这座依山而建的殿宇在我眼前一闪而过,但那山形地貌中透出的锺秀灵气却让我牢牢的记住了它。

    当我走近它的时候,它静悄悄的。一条小溪从它的面前流过,水不大,踩着石头过河,上台阶,大门左侧镶嵌的一块石碑吸引了我的注意,碑文曰:

    康熙庚申三月十五日,翰林院掌院士、学士泽州陈廷敬,以母张淑人丧,谒谢河内会葬客,以淑人昔尝至此山也。于是,携其弟廷愫、廷裔、廷统以来,追忆旧迹,亦深永慕。时游者沁水韩崇朴、阳城曾宜振、崔朝宗、秦光先、河内窦畹、济源段志熙逢于途,偕与俱来。廷敬题并书。


    却原来是清朝重臣陈廷敬的亲笔手书。进了红墙黑瓦的山门,在二进院的玉皇殿遇到几位老乡,窑洞般的无梁殿里十分凉爽,门外的清风徐徐吹来,爬了一上午的山,坐在低矮的长凳上十分惬意。老乡们如数家珍的讲述着这座始建于唐代的迎恩宫的很多传奇和来历。他们对我信誓旦旦的说,迎恩宫所在的黛珠峰不大,却是龙头,风水极好。天坛峰是龙脊,天坛峰背面的峰是龙尾。天坛峰顶的祭坛早已被毁,现在峰顶的建筑都是新修的。还说,你们北京清朝皇帝祭天的“天坛”就是仿照这里天坛峰顶的祭台修建的。这虽无从考证,但我倒愿意相信这话是真的。

    山中的花开了又开,谢了又谢。数代帝皇,文人墨客,道家鼻祖,医家圣手,乃至求道问仙者都曾络绎不绝的来到王屋山,在白云青峰间留下他们的足迹、诗文、手书、口口相传的故事和民间神秘的传说。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济源旅游网 2011-04-16
0
下一条:情融王屋山 上一条:大河楼记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字数: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