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济源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记 >> 浏览济源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济渎春色

2013/10/15 15:09:22 点击数: 【字体:

   
    涟漪皱褶的“小北海”上,青萍点点: 张翼欲飞的“知春亭”畔碧草如茵,桃李含苞,杨柳似烟。看来,济源市因之得名的清源济渎大庙里, 的确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了。
 
    出济源城西北行四、五里路,便来到清源济渎这座占地四百多亩的古建筑群的南端。迎面矗立的便是济渎大庙的“清源洞府”的山门。这座风格独特的古建筑纯用木质叠架而起,飞檐桃角, 重翘重昂的大屋顶,仅由并排竖立的四根木柱支撑。远看似乎摇摇欲坠, 其实纹丝不动,稳若磐石。它由宋初创建, 明代复修,历经了数百年的风侵雨蚀,现在仍然完好无缺。
  
    进入清源洞府山门,沿着大庙中轴线上的宽阔甬道,再往北走二、三百米,便是济渎清源王的寝宫大殿。这座红墙碧瓦、琉璃脊兽、雕梁画栋、气象宏伟的古建筑物,原创建于北宋开宝年间,面阔五间,进深四架,屋顶坡度平缓。斗拱雄巨疏朗, 在中州木结构中,历史最为悠久,保存最为完好。
  
    寝宫旁边有一幢“古汉柏图志碑”。碑上题有一首七律诗: “老树何年荫柘黄,至今犹带紫泥香,材高岂但倚廊庙,岁久还须作栋梁,满地风霜空凛凛,凌云节操愈苍苍,夜来明月枝头动,疑是将军宝剑光。”从诗意看,“古汉柏”也就是现在巍然尚存的“将军柏”了。这棵粗可七人合抱,高达三十余米的老树,传说为唐初叱咤风云的名将尉迟敬德奉命来这里监守大庙时, 曾经把战争年代自己使用的钢鞭挂在树枝上。五代后汉皇帝为了追念他的功绩,便封此树为“将军柏”。至今这棵经历千有余年风霜苦雨的老树,依然是老干扶疏,新枝茂密,俨然象我们许多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那样,“满地风霜空凛凛,凌云节操愈苍苍”。难怪在“四害”横行时期,有人游济渎庙,观看了这棵挺拔的“将军柏”,无限感慨地写诗赞颂道:“扭断腰身剩薄皮,新枝依旧翠云垂,济渎庙里将军柏,暴风飙风总不移”。
  
    古汉柏东北边, 长生殿的高台石壁上, 横嵌着元学士许有壬写的“天下第一洞天”六个古朴雄浑的大宇。其下集中存放着唐、宋、元、明、清各代的石刻碑碣数十幢,其中金大定年间的创建石桥记,书法劲健,其拓片曾经出国展览。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写的“投龙简记碑”,笔致雄劲而秀润,尤世人所称道。
  
    绕过济渎寝宫,便是人们称为济渎东源的小北海、珍珠泉、万泉寨等水源区了。这里万泉鼎沸,遍地涌金,状如珍珠浮地,络绎不绝,联贯而出。唐代李颀诗云:“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伏泉数眼沸,平地流清通”。描写的正是这里的景色。向称济渎西源的龙潭,也是一处大型的自然泉组, 县志中记载这里的景况是:泉水“停蓄时晶莹澄澈, 月映潭空;奔注时万眼汇流,雪浪滔滔。”
  
    清源济渎“小北海”上的临渊阁,知春亭、水殿、龙亭、海眼等小巧玲珑,古色古香的建筑物,经上级拨款,维修一新, 回廊朱栏, 曲径通幽, 山光水色,相映成趣,很快这里将成为劳动人民的游览胜地。
  
    出济渎庙往东,便是烟村散落, 田畴千顷,灌溉渠道密若蛛网的济河灌区了。灌区的上游,有一片“合瓦宝地”。相传早在元末明初,人们为了根治 涝, 开挖地下水沟, 顺着地下沟用三扣瓦筑成“非”字形、“井”字形、“未”字形互相沟通的地下排水系统,上覆黄土, 下流清泉, 既防旱,又除涝,泉水冬温夏凉,可以调节地温。在大雪纷飞,地冻如石的严冬,“合瓦地”上片雪不存。这种“合瓦地”象个“天然温床”,促使作物早熟,经久耐放,味道鲜美的济渎金蒜,就出在这里。
  
    济河灌区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灌区。解放前, 由于渠道年久失修,泉水阻塞, 只有半个流量, 灌区五千亩农田还常常出现“旱时缺水涝时淹”。解放后,灌区人民积极开发泉组,扩大水源,硬化渠道, 防止渗漏, 把泉水扩大到两个流量以上, 灌溉着三万多亩土地。我们来到灌区,看到那万泉吐珠, 汇集成滚滚的渠水,正浇灌着翠绿如茵的块块麦田,农民们有的在施追肥,有的在耙地保墒,在那人欢马叫的田野上,呈现出一幅热气腾腾的春耕图。(王怀秀 姚天征 )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济源文明网 2012-02-0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