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郑州轻工业学院在顺利完成木板年画、剪纸和瓷器三期培训后,又迎来了一批泥塑传承人,继续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第四期培训。印象河南网采编人员也再一次全程跟踪,接连采访了数十人,为他们留下了系统而全面的音像、文字资料。这些非遗传承人来自河南的13个地市,涉及我省泥塑、面塑、糖塑、根雕等多个艺术领域,他们中既有六十岁高龄的老艺人,也有成就斐然的中年人,更有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为几位老艺人的执着坚守所感动,也惊叹于一些中年人的意气风发,但更让我们欣喜的,是他们——一群耐得住寂寞、坐得了板凳,凭借着一股继承家传手艺的使命感或是一种出于本能的热爱,而时刻坚守在传统工艺创作第一线的年轻人。
石真,生于1988年,洛阳人,从事面塑艺术行业。石真出生于一个充满着浓厚艺术气息的家庭,爷爷李金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艺术传承人、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曹州王派面塑正宗传人,母亲李菊芳是市级非遗传承人,其父是洛阳当地知名的国画画家。而他本人也毕业于河北美院,有着良好的美术功底。毕业后,在面对继承父亲的国画还是继承家传面塑的艰难选择时,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
被问及进入培训班学习的感受时,他的评价一语中的:“来这参加这个培训班,我觉得课程非常好,它对于像我们做传统工艺的,不是让我们死记硬背,要求你一定要做出来,而是指点开拓思路的方式。上这个培训班,就是让思路不够开阔的非遗传承人可以思路广阔一些,思路开阔的可以更加开阔。”
许品,生于1987年,淮阳县人,生于淮阳泥泥狗艺术世家,自幼跟着父辈学习泥泥狗捏制技艺。初中毕业后,随父亲许述章正式踏上了创作泥泥狗的艺术道路。
与许品交谈,他的一番话让印象河南网采编人员尤为深刻,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思路之清晰,态度之坚决。
“泥泥狗必须要改!随着社会的发展,泥泥狗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本来是大众化的东西,但是现在大众都接受不了了。在外地参展的时候,就有人说这都是泥蛋子,小孩儿拿回去摔一下就烂了。我的思路是从泥到陶,烧了以后会更结实,这个易碎的问题就解决了。”
“泥泥狗的改变应该是缓慢的,不改变是不可能的。我爷爷年轻的时候,也有相机记录下来的泥泥狗造型,没有超过二十公分的。但现在泥泥狗都有五十公分、六十公分,难道这不是改革吗?所以泥泥狗一定要改,在改的前提下,把它以前的老东西要融合进去。所以我想的是先改进到陶,然后再进行其他的。”
“但是传统的造型还是不能改的,改的话就失去它本来的意义了。这次培训班的学习,更加坚定了我在传统泥泥狗的基础上改进的信心。”
房文祥,生于1995年,淮阳县人,从事泥塑行业。
房文祥是淮阳“泥泥狗”民间大师房国富的孙子。在房文祥的记忆中,小时候,家里到处都是泥泥狗,他也经常玩泥巴。七八岁的时候他就做了一对老虎,被母亲卖了八块钱。但是母亲没有把钱给他,房文祥一气之下就说不干了。话虽如此,但他年纪大一些时,放学后,会帮着家里做一些小泥泥狗。高中毕业后,房文祥学了一门技术,有了一份高薪的工作,并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但几年前,房文祥的父亲去世了,为了继续将爷爷的手艺传承下去,房文祥便回了家,在爷爷的指点下认真学习泥泥狗制作技艺。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泥泥狗如何进一步发展从而焕发新的生机,是房文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现在做这个行业的话,就得创新。不能光在泥塑上面,还可以把泥泥狗的经典图案与抱枕、服饰等生活用品结合起来,也尝试过,销售还可以。”
“改进可以先尝试改进百分之二十,可以的话再推广。但是传统的必须保留一部分,就是不能改动的部分就不能动,画法、捏法必须保持。如果做现代的话,销量肯定比传统的好。但是传统的慢慢就会没人去做了,泥泥狗的本质就会改变。现在我坚持做传统的,只是会在材质上进行改进,烧制也是为了提高硬度。”
宋小龙,生于1989年,鹤壁市浚县人,从事泥咕咕制作。宋小龙出生于泥咕咕世家,其父宋学海是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为了更好地继承世代传承下来的泥咕咕技艺,在父亲的鼓励下,高中时,宋小龙选择了艺考美术,并考上了安阳师范学院,后期还曾在西安美术学院进修过。
作为科班出身的新一代泥塑传承人,他在泥咕咕艺术创作中,会与父亲发生“争执”,但这种思想上的碰撞,往往也诞生了一些优秀的作品。
“因为我学过雕塑,父亲教的跟学校老师教的是不一样的。捏的比例,夸张程度,我学习的是稍微写实一点的。捏制的时候,我问为啥感觉不一样,父亲就会跟我讲,那些佛教的书籍、画像中的记录,确实是另外一种风格。所以,当时我跟父亲说,他捏的有点不好看。但我现在理解了。”
宋小龙虽然年纪轻轻,却早已成为市级非遗传承人了。他对泥咕咕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创新方面,有着鲜明而独到的见解。
“现在销路也不是太好,但是不能丟。我一直想着要与市场结合,但是从传承技艺方面来讲,我还是更偏向传统的风格,因为它很有味道,很有意思。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开发一些新产品,既不失这个味道,又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东西。我现在不光制作简单的泥咕咕了,已经开始接触定制沙盘,偏向写实一点,彩绘还是沿用传统的。比如展示道口烧鸡的工艺流程,就是用泥塑模型的方式讲述故事。”
宋红艳,生于1984年,鹤壁市浚县人,从事泥咕咕彩绘。宋红艳是宋小龙的姐姐,同样是从小就接触泥咕咕,现为市级非遗传承人。与弟弟不同,宋红艳专攻彩绘。虽然一直生活在被泥咕咕围绕着的环境里,但她正式跟着父亲学习泥咕咕彩绘却是从2000年才开始。
“一开始学的时候,也不是很喜欢,因为太枯燥。每天都对着泥咕咕,一坐就是八九个小时。由于是大批量生产,所以不可能把每个部位都捏的特别精细,一开始形状特别模糊,看不出来什么样。画好之后,一眼就能分辨出来。看着一堆泥慢慢变成了憨态可掬的工艺品,这个过程特别好。时间长了,就慢慢喜欢上了。”
与最初被逼迫着学泥咕咕不同,现在的宋红艳,沉浸于泥咕咕彩绘艺术世界中无法自拔。除了绘制传统图案,她还不断进行新的尝试。传统彩绘大多采用红黄绿黑等原彩色,宋红艳就尝试各种调和色进行彩绘,推出的产品受到人们的喜爱。她还与父亲合作制作出挂壁式泥咕咕孔雀造型,销量可观。
“以前,我爸上班的时候,都是趁着空余时间做,特别痴迷。我当时就很想不通,那就是一块泥,有那么吸引人吗?天天早晚对着泥巴捏。当时就体会不了那种感觉,现在差不多能感觉到了。”
姬晓辉,生于1979年,平顶山市宝丰县人,从事泥塑、软陶制作,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尤其擅长人物塑造,造型夸张,做工精细,形色生动。马街书会说唱艺人、Q版公仔、中国梦娃公仔等民俗风情系列泥塑、软陶工艺品受到众多爱好者的欢迎。
与其他受家庭环境影响的年轻人不同,姬晓辉全凭着自己对泥塑的满腔热爱以及坚持不懈,才在这条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进。毕业后,姬晓辉在部队服兵役。退伍回来,他全身心投入到泥塑爱好中,听到哪里有手艺人做的好了,就跑去现场观摩、拍照、录像,回来自己琢磨。没有拜过老师,他就用这样近乎自学的方式,学会了泥塑、彩绘、现代雕塑。从他的口中,我们听到了最动人最真挚的“告白”:“我感觉就是放不下,做别的就是没兴趣。”
宋燕涛,生于1984年,鹤壁市浚县人,从事泥咕咕制作,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宋艳涛出生于杨玘屯泥咕咕世家,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制作泥咕咕。小学五年级时,他就能自己捏制泥咕咕,然后出售挣到全年学费。后师从于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宋学海,泥咕咕捏制技艺得到进一步提升。
虽然宋燕涛现在可以凭借泥咕咕谋生,但他曾经也有过一段艰难的日子。初中毕业后,制作泥咕咕难以维持生计,宋燕涛就开始送报纸,当建筑工人,进砖厂……,但他始终没有走远,为的就是空闲时可以回家捏制泥咕咕。2008年以后,他作品越来越好,12月在上海《走进民俗民风》大型活动中荣获金奖;2011年6月《狮子踩绣球》在吉林通化第26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乡土奖”获银奖;2015年2月《母子情》在中国郑州绿博园春节民俗文化系列活动——河南省民间工艺绝活绝技展演中荣获银奖。至今,养家糊口已不在话下,除专职捏制泥咕咕外,他还注重培养泥咕咕艺术人才,传授泥咕咕的制作技艺。
杨玉冰,生于1995年,鹤壁市浚县人,从事泥咕咕制作,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杨玉冰是鹤壁市浚县杨氏泥咕咕第六代传承人、著名民间工艺美术家杨俊广之子,自幼就开始学习家传技艺。
刚二十岁出头的杨玉冰看上去还是个大男孩,但早就开始独当一面。杨玉冰的父母长期在外地宣传、销售泥咕咕,他就在家管理员工,指导生产泥咕咕,还兼顾着外出参加展览活动。除了管理能力突出,他在泥咕咕的创作上也经常有奇思妙想。传统泥咕咕都是光面的,在制作过程中,他尝试加入浮雕工艺,融入龙凤等祥瑞图案,还和父亲一起研究出九龙大咕咕。
张画娟,生于1988年,滑县人,从事泥塑、纹身行业。
张画娟出生于传统泥塑世家,父亲张茂林是张氏泥塑第五代传承人,精通寺庙塑像,雕梁画柱等传统技艺。
初中的一个暑假,张画娟跟着父亲外出塑像。看着父亲创作,她特别好奇,想尝试在梁上画画,一开始父亲以她年幼为由阻止她画画。张画娟便在纸上先画出来,然后印到柱子上,得到了父亲的认可。从此父亲就开始教她家传技艺。爱上雕塑的张画娟成绩一落千丈,但泥塑、彩绘的技艺却越来越娴熟,后来她干脆辍学,认真跟着父亲学起了塑像。
从古至今,女性从事寺庙塑像的很罕见。张画娟去干活的时候,经常被人质疑,但当她做好之后,人们都刮目相看。近年来,塑像生意不景气,张画娟又学了纹身,开了一家纹身店。但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最爱——塑像,在接到泥塑生意的时候,她还会去做。
张华锋,生于1993年,滑县人,从事泥塑行业。张华锋是张画娟的弟弟。从小在父亲张茂林的影响下,他对泥塑特别感兴趣。高一辍学后,张华锋就跟着父亲外出制作大型泥塑。在父亲手把手的教导下,张华锋已经可以独立进行创作,作品最高达三米。
谈到对家传技艺的传承,张华锋简单而朴实的话让我们心生感动。 “我爸挺辛苦的,一直努力将这种工艺延续下去,我们也要好好继承下去。”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无论是受家庭影响而选择泥塑艺术的石真、宋红艳姐弟、宋燕涛、张画娟姐弟、许品、杨玉冰,还是由于个人的爱好而踏上艺术道路的姬晓辉,又或是放弃高薪、传承家传技艺的房文祥,我们都可以看到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追求艺术的热情,以及言语中表现出来的勇于承担传承传统工艺的责任感。让我们不禁感慨一句:传统工艺的未来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