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文章

行走大运河文化考察活动启动 隋唐辉煌一半在地下

2014/1/13 15:23:08 点击数: 【字体:

行走大运河文化考察活动启动 隋唐辉煌一半在地下
制图 谢景豹

 
    本报招募“运河使者”,期待有志青年加入

  □总策划王守国执行省内新闻部

  “行走大运河”活动需要传播使者

  □记者李红军贺笑天谷武民

  古旧沧桑的唐代沉船、韵味犹存的运河古道、保存完好的柳孜古运码头……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浪漫与古典相伴相生——这便是中国大运河。中国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两个系统工程构成。目前,沿河8个省份35个城市正联合备战中国大运河申遗,力争在2014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

  河南是大运河申遗重要组成部分。从即日起,本报正式启动“行走大运河”大型文化考察活动,从今天开始,先行推出大运河“申遗”专题,初步展示河南境内大运河历史概况、现状等,并招募“运河使者”。

  只要您对大运河历史文化有一定兴趣,年龄在18~25周岁,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普通话标准,有一定文字功底,均有望加入我们的团队,成为“运河使者”,担负起活动组织、文字整理、微博实时直播等重任。

  从即日起到,您可以将您的个人简历包括对大运河的认识、了解(可参见本报今日开始刊登的大运河申遗专题)成文后发送至“行走大运河”专题栏目邮箱dhbxzdyh@sina.com及大河报官方微博,本报将择优选拔出数名优秀有志青年,作为本次“行走大运河”大型文化考察活动传播使者,待考察团队出发时,作为团队一员,全程参与活动。

  大运河申遗(河南篇)

  隋唐辉煌: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

  □记者谷武民

  大运河申遗之“坎坷进程”篇

  专家联名申遗工作启幕

  水是生命之源。一位部长级专家型领导曾经风趣地说,大运河对于城市而言,不是生母就是奶娘。

  作为城市之母,京杭大运河肇始于春秋,形成于隋,发展于唐宋,大成于元朝,有2500多年历史,全长约1794公里。

  渔歌缥缈飞檐外,帆影参差玉浪中。曾经的美景与繁华渐行渐远,大运河,这本饱经沧桑的厚重长卷以惊人的速度变得面目全非起来。

  “如果任其盲目改造不加引导,京杭大运河的遗产价值将丧失殆尽,而这个期限只有3年。”国内有专家心急如焚大声疾呼。

  6年前一个不同寻常的冬日里,三位“国宝级”专家的一次“特殊联名”成为大运河申遗的第一声呐喊。

  2005年12月15日,城市建设历史学家郑孝燮、古建筑保护专家罗哲文、杭州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联名给大运河沿岸城市中的18位市长写信,呼吁保护大运河,推动大运河申遗。

  希望的嫩芽在2006年3月全国“两会”上惊喜破土,以58位全国政协委员的“申遗”联名提案为标志,中国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工作徐徐启幕……很快,全国政协组织京杭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活动,对京杭运河沿线进行调查研究。

  2006年5月28日至30日,《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遗杭州宣言》在众多专家学者和大运河沿岸18城市努力推动下如期出笼,大家呼吁从国家战略高度,建立统一协调机构,制定大运河保护的法律法规,维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时年12月,榜上无名的京杭大运河,在国家文物局重设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上被列为首位。

  “八城”携手河南在行动

  申遗开始时,在热闹的申遗阵容里却找不到河南的影子。

  河南博物院杜启明副院长解释了当时的原因。众所周知,隋炀帝开修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唐宋时又修缮,这就是隋唐大运河。早期申遗没有提及它,一个原因是对隋炀帝有很多争议,另一个原因是原来的京杭大运河早期通过河南,但是后来到南宋时河南段衰落,元朝时干脆河道取直绕过了河南,由北京经山东向杭州流去,最终形成了京杭大运河。

  机遇最终与河南握手。2007年6月20日,国家文物局决定将京杭大运河“扩容”为“中国大运河”进行申遗。更名后的“中国大运河”,把隋唐运河段扩充进来,新增了河南以及安徽的部分地段。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2011年12月13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