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6日,“河南省副省长王菊梅轻点鼠标,2006年高考河南一批本科录取工作正式启动。”
这是现代书生的“黑色七月”,“是最好的七月也是最坏的七月”。古代文庙书生的“黑色七月”叫“秋闱”,是每三年一次、阴历八月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举人考试,当年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秀才“秋闱”的压力大不大,看看《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悲剧就知道了。
文庙与教育与考试有着天然的联系,即便是1905年“立停科举”,全国很多文庙被改作了学校,用另一种方式延续了文庙的“官学功能”,只是不再祭祀孔子。
不再被祭祀的孔子,曾被淡忘得十分彻底。事实上,孔子的伟大,不仅是创立了被后世统治者极力推崇的儒学,更重要的是他在2500多年前就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总结出一套对后世教育有普世意义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深具永恒价值。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曾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他在人类社会教育史上开创性的贡献、巨大的成就和持久的影响力,使他成为全世界公认的伟大导师。耐人寻味的是,“在伟大的人类导师中,孔子几乎是唯一一个没有看到神示的人,唯一一个不说自己是某一神圣力量使者的人,唯一一个任何时候都不声称受到了来自上天启示的人。”这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房龙对他的评价。
“读经回潮”“国学复兴”,使孔子和儒学重回人们的记忆之中,使儒学的重要载体文庙的文化价值再度彰显,成为继革命教育之后的一个新亮点——传统文化教育的场所。记者调查得知,目前全国多家文庙都开始打传统文化牌,河南的文庙也不例外,郑州文庙选定省内一家以推广“国学教育”为特色的学校为合作对象,共同开发“前庙后学”传统式学堂,力图把文庙打造成“国内最大、最扎实的国学交流基地”。2006年同升“国保”的河南四文庙无不试图打文化旅游牌,郏县文庙设想利用“学宫故地”复礼,已开始祭孔。太康文庙一直想把自己和淮阳的一些文物胜迹“捆绑销售”。洛阳的河南府文庙正在花大力气修复,要把它打造成洛阳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一个亮点。汝州文庙也在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
历代不断复修
文庙凭“物质外壳”重回记忆
1995年,一位人类学家给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杨念群讲了一个故事:甘肃一个村子里有一座文庙,二十世纪50年代修水库时被拆除了,80年代一些老人凭着记忆把它修复,修复这个空间所发生的许多事情,就像是不断通过唤起历史,以抗拒残酷现实的过程,并由此实现了生命的一个完整循环。
所有能够留存下来的文庙,几乎都经历过不断复修的命运。最为奇特的是,每次复修都固守于原址上,为了守住所谓“风水”和“文脉”,在一代代复修者看来,这是根本。历史沿革和古迹建筑都是形式,因为历代的复修并不是“修旧如旧”,现代文物保护才有这种理念。历代的复修是唐朝按唐朝建筑规范修成唐朝的样儿,宋朝修成宋朝的样儿,文庙能够固守的,“文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