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传统文艺 >> 文艺赏析 >> 浏览文章

道情与皮影的完美结合——灵宝道情皮影

2011/5/5 16:28:27 点击数: 【字体:


道情与皮影的完美结合——灵宝道情皮影
 
    “一块白布便是舞台,尺把长的小人在幕后表演。”这句话说的是皮影戏。
    据考证,皮影戏源于汉武帝时期。《汉书•外戚传》记载:汉武帝的妻子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时常思念。手下人李少翁便在夜间设一帏帐,请武帝在远处观看。不久,帐中出现了李夫人的形影——这是用皮刻人物造型,并用光源照射而形成的影像。后人改用厚纸或皮革剪影借光照射,演变成影子戏,流传后世。
    作为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一种皮影戏,河南灵宝道情皮影的产生可追溯到明代,已在当地热热闹闹地唱了几百年了。起初,它由当地官宦人家或秀才、举人自拉自唱,后来流传到民间,遂出现道情艺人和唱板。历代艺人不断吸收当地民间音乐元素,后来又移用皮影表演的艺术形式,并借鉴戏曲音乐中的打击乐,使原来的“说唱道情”逐渐演变为富有灵宝地方特色的皮影戏剧种。
    皮影融绘画、刻纸、说唱、戏曲、音乐于一体,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灵宝道情皮影另一特色在于,其题材以宣扬道教精义为主,其中八仙人物故事是其重点题材,特别是韩湘子的戏是演出中不可缺少的常备剧目。正如老艺人们所说:“打纸扎离不开糨子,唱道情少不了湘子。”在灵宝,因为皮影艺人大部分演唱的都是道家始祖老子的故事,所以灵宝人尊敬地称之为“道情”,称皮影艺人为“道情先生”。村里或族中每遇大事,必请道情先生到场。道情先生演唱得有板有眼,群众听得聚精会神,绝无嘈杂之音。后来,道情又添加了皮影、木偶等道具进行表演唱,使其形式越发多姿多彩。
    正是因为洋溢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多年来,道情皮影深受老百姓欢迎。除了八仙故事,便是古代二十四孝方面的内容,其代表剧目有《郭举埋儿》、《女中孝》,另外还有一些富于生活情趣的生活小戏,艺人们称之为“笑话戏”,经常上演的有《小货郎翻箱》、《吃油馍》、《小二姐做梦》。
    道情音乐生动独特、表演风格细腻中略带粗犷,其鲜明的特色与艺人所使用的乐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道情的传统乐器主要有四弦、玉箫、月琴、鱼鼓、简板、手板、碰钟等组成,据说这是传说中八仙人物所用的器物。后来,道情乐器在其后的发展中有了一些变化,月琴为三弦所代替,玉箫为曲笛所换用,还加了二胡等弦乐器,但四弦、鱼鼓、简板等特色乐器依然保留,其演奏风格始终未曾改变。道情皮影戏的唱腔总分为官调(喜调)和梅调(哀调)两种。除了曲笛外,所有演奏者都是演唱者。道情演唱鲜明的特点就是每唱一句或一段后的众人齐声合唱,且每种腔调都有富于变化的板式,以便适应各种人物及剧情的需要。【原标题:灵宝道情皮影:道情与皮影的完美结合】
    来源:河南旅游政务网  时间:2008-9-17
责任编辑:admin文章来源:互联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