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曲剧的诞生,就不能不提到河南曲剧的奠基人——朱万明。
这位被百姓们供奉为曲剧“圣人”, 虽然自幼酷爱曲剧,但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学习成长过程中,他将鼓子曲中的一些曲牌,略去过长的拖腔,变悠扬低沉的曲子为欢快跳跃的小调,并把从各地采集的不少民歌小调,融会吸收到曲剧的唱腔中,唱起来铿锵有力,欢快高昂,从而受到了观众的喜欢。为曲剧改造的《十八板连奏》,增添的《状元过街》、《过街俏》等曲牌,比原曲更欢快活泼,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倍受欢迎。
1957年,武汉艺术剧院出国时曾演奏该曲,受到前苏联及欧洲国家的喜欢和欢迎。鉴于朱万明先生在曲剧的诞生、改革创新和发展史上做作的特殊贡献,在1956年举办的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大会上,他和常香玉、陈素真、朱六来同时被授予荣誉奖,时任文化部部长的田汉亲自为他颁奖。
朱万明从民间汲取艺术营养,改革和创造曲牌的故事非常多。据传,1925年朱万明到汉口贩卖土布,在汉江船上遇到一位北方口音的妇女,正在“唉呀,唉呀”地放声大哭,边哭边诉说家乡遭受灾荒,全家人快要被饿死的悲怆和哀婉,虽然悲戚却韵味十足。朱万明当时砰然心动,连忙把妇女哭叫的韵律记下,并结合已有的“汉江”曲牌,哼出了一种新曲牌,比原来的“汉江”更加悲怆、更有情韵,在后来的不断哼唱和修改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曲牌。为区别于已有的的曲牌“汉江”,这个曲牌被朱先生命名为“小汉江”。1929年,朱万明、朱六来、关遇龙、朱天水等在南昌演唱,与南阳著名“曲子状元”汤印候谈话,在心与心交融和艺术的交流之后,就据此把洛阳曲子改名为洛阳小调曲子,称南阳曲子为大调曲子。
当年,为适应踩跷和登台演出的需要,朱万明与洛阳南郊大屯、王屯的一些“票友们”商议,要对曲剧的主奏乐器进行改造。他们参照越调和河南坠子的主奏乐器,以三弦为基础,把三弦的板式共鸣改为六角形琴筒,上边张上蟒皮或蛇皮以增大音量,又将供拨弹用的三根弦改为两根弦,于是创造出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新乐器——他和艺人们给他取名叫“坠胡”。坠胡因其琴杆长、琴筒大、发出的音量宏达,而且音色柔和,非常动听,适应了在广场和舞台上演出的需要。从此,坠胡被定为曲剧的主奏乐器。同时,朱万明还和大家在曲剧伴奏上增加了七铙八镲等打击乐器,提高了伴奏效果,让“小腔小调”的曲子戏陡然增添宏大的气势,拓展了曲子戏的表现力。
在曲剧人才的培育上,朱万明更是功彪千秋。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曲剧界许多成名人物多出于朱万明先生的门下,或者直接受业于朱万明先生,或者是朱万明先生的再传弟子。朱先生的第一批徒弟以许雷、刘宝才、樊大力、陈玉宝、王俊卿等为代表;第二批以尚须、毕怀、邓老南为代表;第三批以洛阳大屯的朱六来、朱双奇、伊川的朱天水、栾川的兰辑五、汝阳的李久常、汝州的卢天德等为代表;第四批以汝州的陈万鹏、李玉林、高有才、盛三、禹县的李金波等为代表。朱先生直接培养的琴师以钟国顺、马德山、朱二才等为代表,至于再传弟子就不计其数了。被誉为中国“曲剧皇后”的张新芳,当年曾从师汝州籍的河南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李玉林,并和老师一同在1956年河南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中获得一等奖。“九岁红,喊一腔,一下迷了九道岗”这是宛南、鄂北一带流传很广的一句顺口溜,这是对小成大器的张新芳的肯定和夸奖。1959年,中国著名作家田汉在观看她演出的《陈三两》后,紧紧握住她的双手连声说:“好,好,演得太好了,你感动了我!没想到曲剧这么美,这么富有表达力,叫人忘不了!”50年代河南拍了两部电影,一部是常香玉主演的《花木兰》,一部是张新芳主演的《陈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