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传统文艺 >> 文艺知识 >> 浏览文章

河南越调的前世今生

2013/8/2 15:54:01 点击数: 【字体:

    简要描述

    越调是河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主要流行于河南省的南部、东部,以及湖北省的西北地区、陕西省的东南部分、安徽省西北的一部分、山西省的东南和河北省的南部的部分地区。越调因为它的主要演奏乐器是"象鼻四弦",所以旧时又称"四股弦"。   

    越调除戏曲形式外还有曲艺和木偶两支分支。在1942年时,河南发生大旱,期间许多越调艺人(如张桂兰)等都曾转入过地摊说唱,等灾荒过后,再重新回到舞台来演唱戏曲。木偶的越调分支在南阳一带仍然十分盛行,其中有些民间职业木偶艺人至今仍十分活跃。

    历史

    有关于越调的起源,流传有多种,其说法不一。其中之一据说越调原本被称为"月调",乃系中国古代戏曲的一般地方剧种所共同拥有的"平、背、侧、月"的四种调门之一。根据现存的资料考察,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越调已经在南阳一带地方广泛地流行开来。尤其在南阳一带,他的民歌小曲"四股弦"专门采用月调来进行演唱,之后漫漫地演变为专门的戏曲,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越调",究其根源,其实际上是由南阳梆子的一种变体演化而来。最早的时候的唱腔原先是曲牌格式体制的,后来由于受到梆子等戏种的影响,在演出的剧目上逐渐正规化,其具体形式随着由"正装戏"(也即袍带戏)到"外装戏"(大多为民间生活戏)的过程而发展变化。越调的表演开始由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乐队也由以唢呐、竹笛为主过渡到以四弦乐器为主。   

    越调在清朝末年发展到了它的兴盛时期,其在河南西南部地区出现了很多专业班社。其中较早的有同治四年(1865)前后的西峡三泰班、同治十三年(1874)前后的淅川六房科清平班、光绪三年(1877)前后的内乡、淅川(杨营)永和班等。除了在河南本省的发展外,有的班社还向外传播远到外省市去演出,例如湖北郧阳柳林陂罗公庙舞楼上,就保存有"光绪三年二月内、阳二邑(杨营)永和班月吊(越调)在此一乐也"的戏班题壁。根据当地的老艺人们的追述,据说在当时,仅汝州、宝丰、郏县就有一百多个越调班社,在邓县也有几十个科班。在辛亥革命时期,越调也有很大的发展,那时演出的剧本《火烧梅伯》、《赵公明归天》、《三仙妹》等戏还采用唢呐作为伴奏乐器。1917年,南阳大越调班子还曾经到过开封老羊市戏院演出。此后,著名的越调班社计有邓县老越调班、长葛县长庆班、舞阳大越调班、许昌一道辙班、襄城石行班与七班、禹州马车厂班、新郑县四街戏班等。在此期间,以舞阳班的老桂红为首的一批女演员开始登上越调舞台。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地区的职业班社逐渐减少,越调的传播也受到限制,到解放前夕,保留下来的专业班社已经寥寥无几了。   

    新中国建国以后,于1959年举行了河南省越调会演,汇集了全国上下十六个专业越调剧团,共有一千多名越调工作者会师许昌,是越调界空前的盛会。1962年统计越调传统剧目有五百六十多个,分为"正装戏"、"外装戏"两类。其中"正庄戏"是取材于历史类演义小说,它的体裁唱少白多,词句语意较深。剧中的人物以"外八角"(男性角色)为主。而"外庄戏"则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公案故事。并且剧中的人物角色多以"内八角"为主。过去经常表演的剧目有《踢狮子》、《秦琼卖马》、《金蹬救主》、《快活林》、《文王吃子》、《跑马跳坑》等老十八本,以及《一捧雪》、《十王宫》、《乌江岸》、《两狼山》、《乳石关》、《关公小出身》等小十八本。除此之外还有象《打铁》、《卖豆腐》、《搓柱》、《三哭殿》、《摸楼》、《官三怕》、《民三怕》、《送灯》等小戏。在1966年以后大部分越调的剧团逐渐解散,于1976年之后才逐渐恢复。现今河南省有专业越调剧团十三个。【原标题:河南越调的前世今生】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凤凰网河南频道 2012年12月13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