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河南工艺 >> 工艺赏析 >> 浏览文章

手炉:工艺精湛的取暖雅玩

2016/3/22 10:05:09 点击数: 【字体:

手炉:工艺精湛的取暖雅玩

清中期掐丝珐琅团鹤纹手炉


    手炉,作为暖炉的一种,又称“袖炉”“捧炉”,在古代,上至宫廷达贵,下至寻常民户,都曾普遍使用手炉。手炉小巧玲珑,盈盈可握,可置放于袖中或怀中随身携带。“纵使诗家寒到骨,阳春腕底已生姿。”手炉暖身暖心,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掌中宝,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赞过手炉:“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炉眠。”《红楼梦》中手炉也多次亮相。由于手炉的制作工艺精妙雅致,更錾刻有山水人物与花鸟奇珍的图画,渐渐地,这种取暖工具发展成为可供把玩欣赏的艺术品。

    由日常器具到精致艺术品

    手炉的造型是其直观的美,较基础的造型为方圆二式,在千变万化中总不离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4种基础造型。手炉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它囊括了多种金属器物的制作方法。自手炉问世至隋唐年间,使用的材质多为青铜,大多采用陶范法铸成。随着冶炼业的发展,开始出现久制久炼的铜制炉,作品多用整块铜板敲制出雏形,锤揲后显出整齐有序的花纹,尽显工匠的深厚功力。

    手炉的制作,在明清时期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明代出现了数位制炉名家,如晚明的嘉兴名匠张鸣岐,他的作品人称“张炉”,其作品花纹精细、铜质匀净,堪称工艺品中的瑰宝。尤其是纵然炉中炭火烧得再旺,却毫不烫手,其热量恰到好处,让使用者备感舒适。另一位晚明铜器名匠是胡文明,他以纯正的皮色取胜,擅长铸造铜炉,并能按古式制造彝、鼎、尊、卣之类铜器,所做手炉器物式样高古,人称“胡炉”或“胡铜”,时誉极高,为世人所珍重。

    到了清代,手炉一跃成为皇室御用品,汇集了全国优秀匠人的智慧,其制作工艺更加多姿多彩,以铜质镏金或掐丝珐琅为主,装饰内容多为具有吉祥意义的鹤鹿、双蝠、花卉、寿字等。清宫珐琅手炉美在装饰,特点均是在腹部进行若干开光,光内彩绘不同的写实花卉和动物图案,并富有吉祥之意,如鹤鹿同春、三羊开泰、吉庆有余等;光外饰以色彩艳丽的缠枝花卉纹。民国时期的手炉,制炉多用铸炉体,辅以焊接工艺,偏重实用。这一时期的手炉制作趋于简单,形状和纹饰也开始单一化。而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式取暖工具不断涌现,手炉逐步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明清手炉价值较高

    手炉是收藏中的一个冷门,但它的价值正逐步被发现。手炉家族中,较上乘的当数明代和清代早中期作品,尤其是名家制作的手炉,融雕、镂、刻、镶、磨等工艺于一身,汇诗、书、画、印于一器,不仅是实用器物,更是斋房文玩,极富文人书卷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收藏价值。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手炉收藏较主要的材质是红铜、银白铜(俗称紫铜、白铜)和黄铜。铜手炉自古就隶属于贵族阶层,清采蘅子的《虫鸣漫录》卷一中记载:“一岁严寒,有门槛里装束颇华,提白铜手炉过市。”可见提着白铜手炉的人“装束颇华”,非百姓所用。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铜手炉开始在书刊杂志和拍卖场上频频亮相,它奇异的造型、精湛华美的工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据了解,目前成交价最贵的手炉,是在2005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成交的一只明末局部鎏金人物纹手炉,估价80万至100万港元,最后以303.2万港元成交。这只手炉炉盖上的亭台人物栩栩如生,更重要的是上面还有“云间胡文明制”刻款。除了胡文明的款识之外,在目前拍卖市场上,较受追捧的还有“张鸣岐制”“潘祥丰制”等款识。在2006年北京翰海春拍上,一只落款“张鸣岐制”的小铜手炉,估价1.6万至2万元,最终以3.85万元成交。

    此外,清宫铜手炉也备受关注,一只“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铜錾龙纹手炉在2009年北京翰海15周年庆典拍卖中,拍得135.52万元。除铜手炉外,颇有清宫特色的珐琅手炉也表现不俗,在2010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一只清中期掐丝珐琅团鹤纹手炉,以47万元成交。静涵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半壁山房待明月 一盏清茗酬知音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