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河南风情 >> 民间习俗 >> 浏览文章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河南生育礼俗

2013/9/11 15:27:20 点击数: 【字体:

河南生育礼俗

    生儿育女自古以来倍受重视。河南民间从婚后求子、怀孕到婴儿降生以及养育成长,都围绕添丁进口、祈求母子平安、保护婴儿健康成长而形成各种风俗习惯。

    一、求子 

    在原始社会,人类还不能认识生育就是两性结合的结果。把怀孕生育视为人神感应或神灵所赐,生男生女也是命中注定。在河南各地民间到处流传着神灵送子的神话故事。淮阳、上蔡等地还有关于“人祖”的神话传说。一般人家则寄希望于神灵,他们供奉“送子奶奶”子孙娘娘”等,到寺庙烧香“求子”、“拴娃娃”。在南乐县,许多不孕不育者或其家人,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四日来到仓颉冢墓求子,他们在仓颉墓边一边刨挖一边祈祷:“刨根草,生个小刨个根,生个孙”,盖取“子”与仓颉造字之“字”同音。拴娃娃在周口一带,农历二月二日淮阳县人祖庙会上求子之人更是挤抗不动。其他各地求子者也到奶奶庙去“拴娃娃”。奶奶庙内香案上常放着许多泥捏的小娃娃,有男有女,求子者拴娃娃时背向香案用手去摸,摸住了就用红头绳拴住娃娃的腰部带间。摸秋在信阳地区,有中秋节“摸秋”之俗,中秋节下午,不孕者的妯娌或姐妹选择别人菜地里的冬瓜或葫芦,深夜潜往将瓜或葫芦摘回,画人形于其上,然后用布包好,送到不孕者床上后即速走开,且不能开口说话。次日,不孕者的家人将瓜或葫芦切开,连子带瓤一齐煮熟让不孕者吃下。麒麟送子商城南部,摸秋摸来瓜或葫芦后,要由街邻二人,一人身披狮皮,另一人抱瓜骑其身上,鼓乐前导,送于不孕者家中,俗称“麒麟送子”。主人将瓜安放卧室,对待瓜如同子女状,并以酒食款待“送子”人。

    二、怀孕

    河南民间俗称女子出现妊娠为“有喜了”,或称“有身子”了。有的则称其为“害毛孩”、“四眼人”、“重身子人”等。孕期的前三个月称“胞孩期”。四个月后孕妇腹部逐渐隆起,外人可知其有孕,故称“瞒四不瞒五”。头孕妇女妊娠后,多穿大腰裤、宽布衫,人称“爷爷裤子、奶奶布衫”。孕妇大多受到家人多方面的照顾。禁忌民间对孕妇禁忌很多,尤其对孕妇饮食颇为讲究,诸如不准吃兔肉以防小儿“害嘴”,不准吃鸭肉以防小儿手指脚趾相连,不准吃鳖肉以防小儿身上出现斑纹或挺脯子。或认为吃狗肉会引起“化胎”或小儿“吐舌头”;吃辣椒小儿会烂眼圈;吃驴肉会难产。光山一带认为孕妇吃泥鳅和黄鳝小儿会“抽筋”。郑州一带认为孕妇吃了母鸡的软蛋会引起流产等等。由于饮食上的诸多禁忌,旧时孕妇只有喝稀粥而已。民间对孕妇的日常活动要求也颇严。如孕妇腋下忌夹葱,恐其小儿有“狐臭”;孕妇忌隔门坎伸手接递食盐或伸头外望,恐其因此而致胎位不正或难产。还有忌夏夜露宿,忌产前房事,忌进别的产妇房和参加红白喜事等等。连对孕妇之丈夫也有限制,光山一带,孕妇丈夫若被人请去办丧事拾棺材,临回时,必须把在丧主家吃饭所用筷子别在腰里带回,否则会招致夫人难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述禁忌大多已被人抛弃,妇女孕期生活出现饮食讲营养、起居有节律的新习俗。但在民间,遵循不违者仍有。预测有孕妇的人家千方百计进行预测生男生女。民间常见的预测方法,是把妇女在孕期的饮食嗜好和行动特点作为依据。认为,孕妇走路或跨门坎时,习惯先抬左脚者生男,先抬右脚者生女;在孕妇背后喊她,若其从左侧回头则生男,从右侧回头则生女;孕妇走路时身体左倾生男,右倾生女;胎儿在腹部偏左生男偏右生女,凡此所谓“男左女右”,实际上是男尊女卑思想的反映。还有认为,孕妇用餐时,爱吃酸的生男,爱吃辣的生女,所谓“酸儿辣女”,但在豫南商城一带则认为“酸姑辣小”与前相反。也有的根据孕妇自我感觉、妊娠反映以及形体、肤色来预测,认为孕妇感觉正常者生男,若怀孕后懒动、贪睡者为女;自感腹内胎儿多动、速动者为男,少动、缓动者为女;若孕妇腹部呈圆包状为男,呈尖形者为女;若孕妇脸色柔嫩生女,反之生男。孕妇面色艳如苹果,腹形似面盆者生男;如腹部满腰粗者生女等等。

    三门峡一带则认为生男生女与怀孕的日期有关,称“前半月怀孕生男,后半月怀孕生女”。近年,民间又有尸测算口诀”流传,口诀称“七七四十九,问母何月有??减去母生年,加上一十九。逢单必生男,逢双为女流”。但在林县等地所传“口诀”中,“加上一十九”则为“加上一十八”。可见生子口诀均无科学根据。还有的去问卜算命,以求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在偃师县一带,有给孕妇做两碗面条,煮鸡蛋一个,一碗内放鸡蛋,一碗内不放,将两碗盖严,让孕妇吃其中一碗,若其吃住了内放鸡蛋的一碗,便可生男。

    三、分娩

    对孕妇分娩期的估算,民间多以孕妇最后月经干净后,9个月加7为预产期。其怀孕月份在6个月以下而流产的,民间称之以“小产”、“破生”或“坐小月子”。习惯认为7个月早产之婴儿可成活,8个月早产的要夭折,俗称“7活8不活。到了预产期俗称“到时候了”。如不分娩,则称“落(1ao)月”。在豫东虞城县一带,若孕妇出现“落月”,孕妇娘家便要拿米糖看闺女,称“送饱米”,寓胎儿已长成,应该出生了。若送过饱米之后仍未分娩,娘家就要再次拿面条前往探视,称“送催生面”。三门峡一带则送用面蒸制的韭菜馅馍,称“催生馍”。孕妇到了预产期并出现分娩征兆时,民间称“有症了”、“觉病了”。家人要立即做好分娩准备,让其食以荷包蛋,并请接生者。旧时接生者多为有临床接生经验的老年妇女,俗称“接生婆”,“收生婆”、“老娘婆”或“喜娘”、“抱毛孩的”等,修武一带人也称“稳婆”。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分娩一般到医院待产。

    四、坐月

    产妇分娩后在家休养一个月,俗称“坐月子”或“坐屋”,这时被称为“月子婆娘”等。为了便于产妇和婴儿的休息,民间常于产妇门上挂一红布条,以示此屋有产妇。迷信者并认为此红布条可“避邪”。产妇衣食都较平时讲究。多勒头巾,扎腿带。方城一带喜在产妇鬓角上贴一膏药,以防风避寒。饮食讲究一日多餐,以稀食利奶水者为主。70年代以后,此俗渐改,开始注意产妇坐月及哺乳期的营养,鸡鸭鱼肉菜蔬水果只要不影响产妇乳汁分泌者已任其食用。产妇有了乳汁时,俗称“下奶”,民间十分重视母乳的营养和作用。为保证乳计充足,在卢氏等地多用山楂、蒲公英等煮水饮用,俗称“山楂公英王不留,奶母吃了奶长流”。产妇无乳或乳汁不通,称“岔奶”。出现岔奶一方面禁食岔奶食物,一方面多采用单方医治,习以猪蹄、活鲫鱼等熬制不放盐的淡汤供其食用,也有用中草药医治的。城镇产妇多不注意以母奶喂养幼儿,产妇如无奶,便使用羊奶或奶粉冲剂等。乡间小儿哺乳期,有长达三岁甚至长达六七岁者。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下一条:河南成年礼俗上一条:河南通礼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