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铡刀下的红梅》剧照
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编剧:宋西庭 导演:余笑予
主演:王红丽
金秋十月,国庆佳节,家人团聚,其乐融融。刚读初二的外孙告诉我,他已入团了,这不免勾起我当年这个年龄段的老团员的记忆,同时又想到了10年前看过的现代豫剧《铡刀下的红梅》。该剧讲的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少年英雄刘胡兰的故事,自创演以来,久演不衰,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成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保留剧目。以往表现刘胡兰的作品并不少见,该剧为何独领风骚?简言之,不外乎以下三条:
其一,该剧写出了刘胡兰少年英雄的成长与个性。当年毛泽东同志的题词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以往一些作品大多注重写刘胡兰为掩护解放军战士和乡亲而英勇牺牲“死的光荣”层面,往往忽视了“生的伟大”是“死的光荣”的必要前提,又不注意表现“这一个”少年英雄的性格特点。该剧的胜人一筹则是写了她当儿童团长的天真活泼,倔强刚强,她与少年朋友的亲密无间,有时也会淘气甚至犯错误,写了她与奶奶的骨肉亲情,写了她与解放军连长亦兄亦友的亲密关系和受到的革命教育,写了她的成长过程和少年儿童特有的个性气质,是英雄又不失常人天性,看来亲切自然,真实可信。
其二,生活化与戏曲化的有机统一。该剧舞台场景简洁空灵,虚实相生,既具意象美的戏剧情境,又便于演员表演。演员的表演,儿童团的操练(舞队),敌军的凶狂,是生活化的,不是传统的程式,但有着戏曲的节奏、韵律和内在的规范。超越了现代戏话剧加唱的初级形态,遵循了戏曲艺术的美学规律,符合约定俗成的戏曲审美程式。
其三,主演王红丽的精深演绎。出身梨园之家的王红丽,对豫剧的艺术本体有着颇深的造诣,又具有鲜亮的时代风貌,善于把握和体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她的演唱流利清亮,韵味浓郁。她对刘胡兰性格发展层次的把握、对秀外慧中掩映下的果敢刚毅的表现游刃有余,本色得体。
在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变革中,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杰献出了自己的热血、青春和生命,为世人树立了永久的典范。令人备感欣慰的是,我们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半个世纪以来也为先烈们谱写了足以育今传世的英雄乐章。如上个世纪创演的话剧《万水千山》、歌剧《党的女儿》、京剧《红灯记》、舞剧《红色娘子军》等至今仍在舞台上熠熠生辉。新世纪以来涌现出来的话剧《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马蹄声碎》、《谁主沉浮》、《寻找李大钊》,京剧《华子良》、《江姐》、《飘逸的红纱巾》,楚剧《虎将军》、《大别山人》,粤剧《驼哥的旗》,湘剧《李贞回乡》,吕剧《苦菜花》,秦腔《柳河湾的新娘》,歌剧《青春之歌》,音乐剧《红星谣》,舞剧《刑场上的婚礼》等,以动人的情节、鲜活的形象和感人的艺术魅力再现了革命先辈的高洁品格和节操。
在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历史时期,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机遇和挑战同在。在此情境下,继承和弘扬革命先辈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和以身许国、无私奉献的高洁情操,就更显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革命历史题材戏剧的美学价值也正在于此。
新闻链接
《铡刀下的红梅》是河南小皇后豫剧团为庆祝建党80周年创作的革命历史题材豫剧,讲述了15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毫不畏惧,书就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瑰丽人生。该剧采用了电影“闪回”的技巧,把现实与回忆交叉在一起,表现了刘胡兰从一个少女成长为一个英雄共产党员的故事。主演王红丽凭借该剧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铡刀下的红梅》自2001年7月首演以来,长期坚持在基层农村巡回演出,迄今已演出1600多场,观众达600万人次,曾荣获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入选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参加了2010年全国民营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和2011年全国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王蕴明)【原标题:历史的丰碑 时代的担当——评河南小皇后豫剧团豫剧《铡刀下的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