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安阳 >> 当代安阳 >> 真中河南人 >> 浏览安阳

在京创业河南人: 京城里的河南"鲁班"

2012/1/9 9:48:49 点击数: 【字体:

在京创业河南人: 京城里的河南
在京创业河南人: 京城里的河南
周国允 

 
在京创业河南人: 京城里的河南

在京创业河南人: 京城里的河南
周国允和他的伙伴们参与建设的奥运主场馆“鸟巢”施工现场。本报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王亚明 李虎成 清华大学学生 梁海燕
 

  22年前,周国允是滑县高平乡周谭村一个高考落榜青年。当他背着铺盖卷第一次走出滑县、想到北京找个建筑工地打工时,却没有一个工头肯收留他 ——嫌他的个头太小太瘦,怕他干不了建筑队的力气活。如今,周国允已成为“中国十大杰出外来务工青年”,拥有了自己的队伍,而且是一支在京城建筑界赫赫有名的“王牌部队”。

  采访感言:在北京,你可以不知道周国允是谁,但你一定知道他参与建设的工程——首都机场航站楼、远洋大厦、中华世纪坛、国家大剧院……以及小汤山非典医院,直到正在建设的2008年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和国家体育馆,北京这些年几乎所有令国人乃至世人瞩目的重点工程,他的队伍都作为主力参与建设。有不少得了“长城杯”和“鲁班奖”。

  与周国允的“楼品”同样受人称道的,是周国允的人品!

  【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1999年10月,北京首届高科技产业展览周开幕在即,但展棚搭建出了问题。第二天总理要去参观,相关部门急得火烧眉毛,请求北京市建委推荐一支全北京最过硬的建筑队伍,1小时内组织150名架子工赶到农展馆,连夜施工。关键时刻,市建委当即通知周国允:“此任务非你莫属!”

  周国允很快从分散在京城各处的工地中选定一批精兵强将。由于恰逢第一个十一“黄金周”,北京全城交通拥堵,如果坐公交或班车接送,半天也赶不到。有人替周国允捏一把汗:“除非你是神仙!”

  结果不到一个小时,150名工人分乘30多辆出租车全部到达工地!凌晨两点,展棚完工。最后一算账,大半工钱都付了打的费。但善打硬仗的河南“周家军”却名声大振。北京市建委领导更是对周国允赞不绝口,说他“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干不好活不要钱】

  “1984年我来北京时才18岁。当时我的身材特别瘦小,根本就没人要我,怎么求人家都不行。我这人从小实在,我就跟人家说,你们带上我不会后悔的。要不先让我干一段试试,干不好就甭给我钱,就这么着人家才答应了。”

  坐在北京西三环旁边一家宾馆的客房里,周国允轻声细语,给记者讲他创业的故事:“那会儿来北京打工就是我人生的最大理想!”

  他当“小工”干的第一个工地是长城饭店。“那时候我真是什么都不会,就是凭着河南人能吃苦的精神,别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咱都抢着干。”年底开工资时,周国允成了60个工人中工资最高的4个人之一,每天5元!

  3年后,周国允又把100多名乡亲动员到了北京打工。但是由于原来联系的工地停了,一连十多天没找上活干,没得吃没得喝,一下陷入了困境。白天周国允四处找活,晚上等大家睡了,他一个人跑到外面,对着老家的方向哭。“但当时没有一个人埋怨我,更没有树倒猢狲散,咱河南的乡亲实在太好了!”尽管都已过去20年了,周国允每每提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感慨不已。

  后来终于揽到一个小活,但是他们不会干。白天周国允跑到别的工地偷偷地学,晚上回来琢磨,第二天带着大家干。后来有个工程,别的队干不了了,人家就问周国允行不行,周国允还是那句话:“我们要是干不好你可以不给钱。”

  1994年,北京重点工程西客站邮件处理中心招标建设,周国允凭着多年的踏实苦干赢得了甲方的信任,经过激烈竞争,他的公司成功中标。

    大河网讯

  【我们是岳飞的老乡】

  身为河南人,周国允被人们称为“周总”之后,仍然遇到了很多让他恼火、让他无奈的事情。一次他参加项目竞标,甲方明确表示不用河南人。周国允笑笑,嘱咐手下:谁也不许露出河南口音。等到工程下来,甲方对工程进度、质量表示非常满意的时候,周国允才在饭桌上说:我们都是岳飞的老乡。岳飞的老乡?对呀,岳飞是河南汤阴人呀!甲方这才明白,敬佩油然而生:“只要跟老周一打交道,就不可能再说河南人不好。”

  【见过厚道的,没见过这么厚道的】

  “以前光听说河南人老周挺厚道,不知道他这么厚道!”北京一家房产开发公司的老板一提起周国允,感叹就不打一处来。

  那是2000年6月,位于苏州桥的一栋20多层、5万多平方米的在建商品楼因故停工。当时房子都已卖出,如年底不能按时交工,业主索赔,

     开发商将损失巨大。开发商另找了很多家施工队,都说干不了这个活。周国允却签下了这个合同。接下来,调集精兵强将,施行立体化作业。结果提前15天便告完工。按照合同约定,每提前1天奖励10万元,仅奖金开发商就应该支付150万元。但开发商赖账,一分钱也不给。
 

  一位律师朋友要替周国允打官司,并表示“一分钱代理费不收,保证一分不少地讨回欠款”。但被周国允婉言谢绝。

  “北京这地儿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一旦传开河南的建筑队跟人打官司了,不明真相的人还不知道会咋看我们呢。”周国允找开发商心平气和地谈了一次话,他的诚恳和大度令对方十分佩服,放弃了原来为拒付而找的“客观”理由,道出了实话:这个工程赔了,实在支付不起了。话已至此,老周便不忍再追。有人为周国允因诚实厚道而吃亏感到惋惜和不解。但周国允笑着反问记者:“我亏了吗?”是啊,周国允失去的是有数的金钱,而赢得的是无价的品牌!

  在北京建筑市场,周国允的名字就是一面金字招牌。按惯例,施工队参加工程竞标一般要交纳几十万元的押金,但周国允却能破例:在招标中只要报出他周国允的名字就可以免去这笔押金。上边说到的那位开发商,后来也成了周国允的朋友,还介绍了好几个工程请周国允来干。

  【补遗:首都人的评价】

  首都文明热线:周国允从1984年进京以来,先后参与完成了中华世纪坛、国家体育场等160多项工程的建设,有3项工程荣获“鲁班奖”。平均每年带出家乡青年6000多人,每年为家乡带回6000多万元的纯收入。他个人出资为村里办电、打井,修建了通往镇里的柏油路。2003年为安阳慈善总会捐款15万元;2004年捐款50万元,在家乡建了一所希望小学;2005年为滑县“爱心助学”捐款3万元,至今,还常年资助10名贫困学生。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中国新闻界大腕点评"在京创业河南人"

  厚道胜万金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范敬宜

  河南人在北京生存似乎比任何一个省份的人都难,但是,为什么在北京的河南人却比任何一个省份的人都多?

  看了周国允的报道,我们找到了答案:就是因为河南人特别厚道。作者捕捉了河南人这个最鲜明、最传神的性格特征,就如画龙之点睛,颊上之添毫,一下子把本质的东西凸显出来了。

  周国允为什么能做到“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因为他特别能“吃苦”——别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咱都抢着干;因为他特别能“吃话”——竭力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改变别人;因为他特别能“吃亏”——宁肯100多万元不要,也不愿跟人红脸打官司……

  能做到这三个“能”,是因为他身上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底气”——“厚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的老祖宗把这份民族精神的精辟总结写进了《易经》;梁启超先生又把它写进了清华大学的校训;今天我们又看到它在周国允的血液里流动,使我们更加具体地懂得了“厚德”的内涵:诚信、淳朴、善良、宽容、坚韧……这些,都属于为人之本,立国之本。这就是中原大地哺育出来的子弟,为什么能够在艰难复杂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的根本原因。

  我不认识这篇作品的作者,但我相信他是一位目光深邃的记者。

  范敬宜,曾任《经济日报》总编辑,《人民日报》总编辑,现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标题:在京创业河南人: 京城里的河南"鲁班")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2006-07-2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