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安阳 >> 传统文艺 >> 文艺知识 >> 浏览安阳

民间戏曲:内黄落儿腔

2013/4/16 10:01:38 点击数: 【字体:


    落腔是安阳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原名落子腔,也称安阳腔。主要流行于豫北及与之毗邻的晋冀鲁交界的漳河流域。落腔由民间曲艺“莲花落”演变而成,是宋代路歧人和露台弟子借以谋生的一种说唱体歌曲,通常是七言句的顺口溜,有时也作故事的引擎,发展到元代便成为一种长调。到清代则演化成为一旦一丑登台演唱故事的形式。

    历史也有写作“唠子腔”或“捞子腔”的。1927年中华书局分省地志《河南戏剧》载:“安阳腔一名落子腔,安阳最盛,南至汲、辉二县……”。又因落腔由地方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以其曲调轻快欢乐,在20世纪50年代曾改名称“乐腔”。

    安阳人称它落(lao)儿腔,俗称“落儿腔”,曾有写作捞子腔和唠子腔的。因其源于安阳民间,活动中心为安阳,故亦称为“安阳腔”,为地地道道安阳"土特产"。新中国成立50年代改为乐腔。

    落子腔是由民间曲艺“莲花落”演变而成的,是宋代路岐人和露台弟子借以谋生的歌曲,别名呱嗒板,顺口溜。主要曲调有过街腔、站板腔。发展到元代成为一种唱调。到清代,则演化成一丑一旦登场演唱故事的形式。

    乐腔表演艺术形式古朴,音乐唱腔优美,特技和专用乐器较多,在豫北及周边地区深受群众喜爱。现存独有唱腔音乐6类23种,曲牌和打击乐类58种,特殊身段特技2种,专用乐器2种,口述传承剧目210本。

    由于落腔的广泛传播与盛行,落腔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方风格,一些传流的剧目如《小二姐做梦》、《小喜子赶嫁妆》等。因适合安阳人自己的口味与腔调,耳濡目染,上些年纪的人闲暇时都爱哼上一两段。请欣赏《小儿姐做梦》出嫁的开头和结尾:

  唱的是民国称共和,千金小姐厚脸皮的多。

  小二姐独坐绣房里,心事重重泪如梭。

  埋怨一声爹和娘,为什么还不给我找婆婆

  ……

  转身再寻南柯梦,照着这梦在做个。

  小二姐侧楞膀,把眼合,伸着腿

  蜷着脚,鸡叫天明还是没睡着。

  落腔的价值

  观赏价值

  落腔有三百年的历史,是在说唱艺术中衍生发展起来的。落腔内容主要反映了民间的日常生活和下层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婆媳关系、婚恋嫁娶、劳动生活等方面。如《借髢髢》、《蓝桥会》、《小二姐做梦》、《小喜只赶嫁妆》等,这些剧目充满了乡村农民的气息,鲜明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观念、人生态度,并揭示了平民百姓对生活中真、善、美的推崇,对假、丑、恶的鞭挞,它真实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生活、思想道德情操和审美理想。

  社会学价值

  戏曲是中华民族丰厚的精神遗产,而濒灭剧种在它的流布辐射地区,占有显赫的地位。它从思想内容到文化内涵,以极大的涵盖量和独到的美学品格,全面深刻地体现和展示着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状态,它与哲学、历史、宗教、法律、伦理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在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以及文化知识的传播方面,也起到当地其他艺术形式都无可比拟的作用。与此同时,它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了一代代的人,塑造了民族性格、整合了社会力量等,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8]。另外,在音乐、唱词、服装、乐器等方面也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2007年把落腔纳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一种保护的方法。【原标题:民间戏曲:内黄落儿腔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安阳网 2012-05-0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