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滑台春秋》、《滑县地方志》、《滑县戏曲志》等史料记载,二夹弦和一位山东郓城的秀才有关。相传在明末清初年间,郓城有一位秀才,虽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有经天纬地之才,却屡次名落孙山。家中度日艰难,全靠妻子纺线织布换取钱粮,养家糊口。
秀才每每看到妻子日夜辛苦,不免心生悔恨,怨自己一个大男人没有用,不能让一家老少安居乐业。一次他听到纺车的“吱吱”声,不尤随着纺线的节奏轻轻哼了起来。妻子听到他的音调,也和着他有节奏的哼唱。久而久之,两人竟然在纺织的时候养成了哼唱的习惯,音调也相对固定下来。
后来有些朋友来看望秀才,听到两人的哼唱,大为惊诧,连连称赞音调优美。秀才遂邀请一些好友自制了几件乐器,又自编了一些曲目,乡里乡亲自娱自乐。此后恰逢年馑,庄稼颗粒无收,眼看大家就要饿死。秀才和一班朋友商量一番,都说与其在家饿死,不如外出寻找活路。
于是,秀才和朋友们开始走四方。每到一处,大家拉开场子,演唱秀才所编的民间小调,倒也吸引了不少听众。天长日久,秀才的小调竟然在山东各地广泛流传,颇受大家的喜爱,于是就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花鼓丁香”。
此后的200余年,花鼓丁香的名头越来越响,可是秀才的尊姓大名却没有留下,也算是一件极为可惜的事情。
和二胡相比,四股弦的琴弦多出两根,这也是它和二胡最大的区别。拥有独特的演奏乐器,二夹弦自然有着独有的魅力。
委婉细腻的音乐配以明快圆润的唱腔,100多年前,二夹弦甫一亮相,就在中原地区扎下了根,立下了足。虽说其不能和一些大戏相比,但在豫、鲁、晋、冀、皖等地享有很高的声誉,尤其在豫北滑县地区,那时的二夹弦已成为当地逢年过节登台表演必不可少的曲目。
到了1897年,山东遭遇水患,老百姓纷纷离家逃荒。滑县与山东交界,又是著名的曲艺之乡,因此许多山东的艺人来到滑县,其中就包括秀才的传人马振海、吴保德等。他们来到滑县万古镇樵邱村,一方面搭台演唱,赚取银钱以度难关,一方面和当地的艺人切磋技艺,探讨戏曲。
当时樵邱村最有名的民间戏曲艺人当数俎兴太。他和几位山东的艺人见面之后,都极为佩服对方精湛的演唱技艺,双方难免惺惺惜惺惺,相见恨晚。俎兴太听了一段花鼓丁香后,大加赞叹,认为这种民间小调一定会在滑县流行起来。
随后,他们一起参加了滑县的一些庙会,希望能够利用庙会一炮打响。可是现实极为残酷,花鼓丁香并没有得到滑县老百姓的广泛认同,和那些经常在滑县演出的大平调、大弦戏等相比,来自山东的花鼓丁香无法吸引滑县人民的目光。
痛定思痛,俎兴太和来自山东的艺人认为必须对花鼓丁香加以改进,符合当地人的口味,如此这般才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俎兴太提出在原有曲调的基础上吸收当地其他剧种之长,创新独特的板式和曲牌,自制多种演奏乐器,将花鼓丁香发展成一个新颖的剧种。这个设想得到了马振海、吴保德等人的一致赞同,大家静下心来共同讨论,刻苦钻研,虚心向老艺人请教,私下里反复琢磨演练。
历经千辛万苦,俎兴太和其他艺人终于创出了一门新的戏曲剧种。1899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是万古镇樵邱村办庙会的日子,也是俎兴太和新剧种亮相的日子。
艺人们在庙会上试演了《王小赶脚儿》、《小货郎》、《卖杆草》、《蓝桥》等几部短剧,台下的观众听了之后,叫好声不绝于耳。艺人们连演数日,在当地引起巨大轰动。
由于这种戏的主要演奏乐器是四股弦,当地又称为二夹弦,遂以此命名该剧种。从那时起,二夹弦开始广泛流行于滑县。
在滑县取得了巨大成功后,俎兴太并没有忘记开山鼻祖。他和那些山东的艺人商量了一番,大家都愿意回到山东老家汇报演出,一则让老家人看看花鼓丁香的新发展,另外也算是纪念当年秀才的功绩。
经过细致的准备,二夹弦的全体艺人在当年九月登上奔赴山东的路程。整整半年的时间,他们踏遍了山东全境,让二夹弦的音调响彻了齐鲁大地。至此,二夹弦这一新兴剧种在河南、山东迅速发展,短短十几年就出现了36家表演二夹弦的班社。
新中国成立后,万古镇樵邱村二夹弦剧团更红火了,足迹踏遍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每到一处,演出都异常火爆,常有路远的乡亲为了看一出二夹弦,夜里就上路了。台下人山人海,叫好声此起彼伏,也刺激着台上的演员更加卖力。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剧团不得不常常加演数场。
后来,万古镇樵邱村二夹弦剧团参加了郑州花园口会战慰问演出,并与长垣班社合并,称为“东方红二夹弦剧团”。到了上世纪80年代,部分二夹弦老艺人为了挽救二夹弦这一剧种,在万古镇樵邱村重新组织人员,开始表演二夹弦,希望二夹弦能够传承延续下来。
如今,在滑县仅剩下樵邱村还有二夹弦的表演队伍,这块诞生二夹弦的土地有着深厚的二夹弦感情。从这块土地上走出的二夹弦艺人已经传至第五代,他们继承了创始人俎兴太的品质,痴迷于民间曲艺,孜孜不倦研习二夹弦。
2008年6月,二夹弦被国家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原标题:滑县二夹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