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阁”是集戏剧、表演、武功、杂技艺术于一体,融木艺、铁艺、彩扎诸工艺为一身的大型民间社火表演形式。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安阳“抬阁”至今经久不衰、名扬海内外;清乾隆年间《新乡县志》风俗部“二十八、九有背装、高跷、旱船、竹马、秧歌、狮子、皇杠,诸色,并随抬阁游历城关”的描写,更使新乡的“抬阁会”久负盛名;嵩县旧县镇的“抬装”绝技在当地家喻户晓;灵宝人称之为“芯子”、“芯子竿”的“抬阁”表演扣人心弦……。历经传承和发扬的河南民间“抬阁”丰富多彩,在中华民俗和中国民间艺术领域影响甚广。
“抬阁”顾名思义,就是人们抬着一个用竹木或铁质材料扎制成类似“阁”的框架上进行表演的一种形式。“抬阁”在河南各地称呼不一,有“推阁”、“抬垛”、“高装”、和“芯子”、“芯子竿”诸称,在豫北一带有“抬装”的叫法,在豫西地区还有称其为“扮故事儿”的等等。虽然称呼有别,但基本表演形式大致相同。
“阁”有平阁、高阁之分。平阁的制作和表演相对简单,架子一般为一层,表演者或站或坐在上面进行表演。高阁的制作和表演则繁琐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高阁也称“铁枝”,即在被称为主枝的架子上,再分出上、中、下三架,更有甚者达5架之多。每架的分枝上分别安排不同的表演者,一般采用下架1至2人,中架2至4人,顶架1人的组合。高阁的表演者较多,造型复杂,“阁”的制作要求较高。高阁的主枝一般高3-8米不等,除了要求架子坚固、轻巧和能够承重外,架子的结构设计还要满足造型的需要。巧妙的架子结构可以使造型别具一格,还有利于主枝及架子的掩饰和道具的放置。艺人们大多采用纸扎的亭、台、楼、阁和虫、鸟、花、草等,与表演者的服装相互依托,层层叠叠而浑然一体,不暴露任何架子的痕迹。只有这样,表演者看上去才如同悬于空中一般。一些经验丰富的艺人,还能营造出表演者踏在刀、剑等道具之上的视觉效果,更增加了“抬阁”的惊险与神奇。
为了表演者的安全和保持“阁”在行进中的平稳,“阁”的架子上一般置有一些长长的彩色飘带,除了增加“阁”的装饰性外,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由地面人员拉扯控制,帮助“阁”上表演者更好的保持平衡,配合表演者完成造型和高难度动作。在“阁”的周围,还经常可以看到有手持长叉者,他们除了为表演者传递道具等物外,由于“阁”较高,行走过程中难免遇到树枝等障碍,此时,他们手中的长叉就成了不可或缺的工具。
“阁”上的表演者大多由儿童担任,一是因为体重较轻,二来民间有可以受到神灵保佑之传说,谁家的孩子能参加“抬阁”演出,常常受到众人的羡慕或宠爱,参加“抬阁”演出是许多家长和孩子梦寐以求的事情。就连鲁迅先生在他的《朝花夕拾》也中,也流露出自己儿时多么希望能参与“抬阁”表演的心愿。在豫北民间至今还有“女孩上过装,婆家不用相。男孩上过装,媳妇随便相”的俗语。
一个“阁”上一般有3-5名表演者。他(她)们被巧妙的固定在架子上,手持道具、身披戏装,依据扮演的戏剧人物特点,随着“阁”行进的频率而随意摇摆,显得非常可爱。有一定表演经验的表演者,还可以根据不同剧情配合道具做出一些高难度的造型来,如表演者身骑白马,把“西游记”中的唐僧扮演的活灵活现;两个表演者分别扮演渔翁和渔翁的女儿,一场“打渔杀家”就历历在目……。小演员衣裙飘拂,不断变换造型,看上去即像演戏,又似杂技,十分引人注目。表演者在“阁”的行进中颤颤悠悠的韵味和衣袂飘舞、凌空兀立之美感,是其它民间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抬阁”的表演内容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故事和家喻户晓的民间传奇人物,如潘金莲、吴大郎,孙悟空、猪八戒,花木兰、白蛇传、穆桂英下山等等。
“抬阁”演出时,均有锣鼓和秧歌队前呼后拥。铿锵的锣鼓和欢快的秧歌为“抬阁”呐喊助威的表演阵容,足以说明“抬阁”在民间社火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民众对“抬阁”的喜欢程度。过去,“阁”的架子都由竹或木质扎制而成,现在,大多采用金属和钢筋扎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阁”的不断增大,传统的人抬肩扛大都由机动车取而代之了。文图:李学斌【原标题:河南民间社火——安阳“抬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