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镜”又作“以人为鉴。”这则成语典故出自内黄人魏徵。
【释义】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
【典故出处】《新唐书•魏徵传》:魏徵病逝以后,唐太宗很悲痛,他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朝的魏徵开始辅佐唐太宗,他就跟唐太宗说:皇上,我不要做忠臣,我要做良臣。唐太宗听了觉得很纳闷,为什么不做忠臣要做良臣?魏徵接着说:因为做忠臣都要被砍头,做良臣才不会没命。唐太宗一听就在那边哈哈大笑。唐太宗想:忠臣都是被谁杀的?被暴君杀的;假如我把他杀了,那我不就变什么?变成历史上的暴君了!
魏徵常常在唐太宗有些过失的时候,都对他直言不讳,他也常常提醒唐太宗,“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人民可以拥护你,成就你的功业,当你不爱惜人民,他同样可以把你推翻。所以,唐太宗也是时时战战兢兢治理国家。魏徵曾请假上坟,回来对皇上说:“人们说您打算到终南山,出外的行装都已准备完毕,竟没有出发,是什么缘故呢?”皇上笑着说:“当初实有这个意思,就是怕你嗔怪,所以中止了。”
皇上得一只好鹞鹰,亲自架在手臂上,老远看见魏徵来了,赶紧藏在怀里,魏徵奏禀公事,故意没完没了,结果鹞鹰死在皇上的怀中。
有一次魏徵进谏的很激烈,把唐太宗气得半死,然后气冲冲就跑回他的寝宫,边走边喊,“气死我了,我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就这样气冲冲走回他的寝宫。他的皇后就看到了,看到他气得半死,皇后心里想只有谁可以办得到?只有魏徵办得到。皇后马上就去换了非常端庄的衣服,很正式的衣服,换好以后就走到唐太宗面前,就跟他跪下来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唐太宗本来气得半死,对皇后这个举动觉得莫名其妙。然后皇后就说:皇上,一定有明主出现,明君圣主出现才有臣子敢这样直言不讳。结果唐太宗一听转怒为喜:那我是明主!
后来魏征去世了,唐太宗哭得很伤心,他说:我有三面镜子(以前都是铜镜),“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可以把他的衣服、帽子戴好;“以史为镜”,用历史来观照自己的施政,“可以知兴替”,怎么做才可以让朝代兴,怎么做会让朝代败,他可以从历史观照的到;“以人为镜”,用到一个贤良的大臣来劝诫他,“可以明得失”,可以了解到他所有的政策的得跟失,进而去修正。唐太宗说他有这三面镜子,而现在已经坏了一面,就是魏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