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始终存在争议,上个世纪初,这种争议日趋尖锐。有人将科举与鸦片、缠足并列为中国三大恶俗,认为这种取士制度只会造就腐儒,严重禁锢整个民族的创作思想和创新精神,是阻碍中华民族进步的罪魁。而誉之者则认为“科举非恶制也”,“实为我先民千年之一大发明也”,“科举考试所创设的公平竞争机制及其彰显的平等精神,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科举文化的精华所在”。
从历史背景看,科举制出现并延续1300多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科举是被逼出来的。在此之前曾长期实行推荐制,实践证明,这在中国行不通,搞着搞着“屌丝”就被封杀,官场成了“官二代”的天下。中国最早是“世卿世禄制”,政治权利被贵族把持,代代相传;春秋战国,诸侯国之间激烈的竞争中,不得不“选贤任能,因功受禄”;到了汉代,实行“察举”选官,称为“举孝廉”,最初还行,渐渐就变了味,据学者统计,两汉所举孝廉,官二代、富二代占到75%以上,尤其东汉后期,权贵请托成风,官二代垄断官场。
曹魏时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推行九品中正制,制定了72条标准,也是开始还行,选拔了一些优秀人才,但选举权很快被权贵把持,72条标准成为一纸空文,选官不看才德只看家世,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这种状况,不但不能选贤任能,还会形成利益集团,世族门阀和军阀现象严重,危机国家权力和社会稳定。而平民失去仕进机会,也使得中国教育严重萎缩,寺院和道观承担了平民教育的责任,很可能因此蜕变为政教合一的国家。
历史发展表明,必须要有一种“过硬”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于是科举制度在隋朝应运而生。这种办法不拘门第、均等竞争、公开考试、优胜劣汰,既能为国选拔真正的贤才,也给了“草根”、“屌丝”们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机会,一举激活全社会,带动平民教育发展,也使得国家管理进入了有序和知识化时代。
唐承隋制,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但当时科举与后世有很多不同,科目众多,有秀才科、明经科、俊士科、进士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等,有的是常设的,有的根据国家需要随时举行。常设的进士科最被人看重,成为读书人首选。
荥阳郑氏曾是世家大族,唐初受到一定抑制,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他们在科举考试中如鱼得水,出了八个状元、十一个宰相、数十位进士,风头之劲,冠绝1000多年科举史。
儒学传家成望族
状元不愿做驸马
中国古代戏曲和小说中,状元驸马比比皆是,最有名的大概是陈世美。但有学者遍查史籍,也只发现了一位,他就是唐代荥阳郑氏的郑颢。并且郑颢非常不愿意当驸马,对媒人——白居易的堂弟白敏中恨之入骨,多次在老岳父唐宣宗面前告白敏中的状,幸好唐宣宗明白其中蹊跷,光笑不理会。
郑颢出身荥阳郑氏,迁居于河清(今河南孟州市),其祖父郑絪进士出身,唐宪宗时官至宰相。此人出身世家,家学渊源深厚,更兼聪慧勤奋,于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高中状元,任校书郎、右拾遗内供奉,以风度俊朗、渊博儒雅著称。
几年后,万寿公主到了婚嫁年龄,这是唐宣宗最喜爱的长公主,宣宗好文,要选一个出名的文士做女婿。宰相白敏中反复斟酌,觉得郑颢最合适。但这时郑颢已经请假赴楚州成婚,白敏中得知消息,急下“堂贴”追郑颢,使者快马加鞭,在郑州追上郑颢,将他拽了回来。
郑颢很意外,很不乐意,但没有办法,只得跟公主完了婚。娶了公主之后,郑颢立即被越级提拔为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尽管如此,他仍然对媒人白敏中恨之入骨,“数毁白敏中于朝廷”。
白敏中将要赴边疆讨伐党项时,对这位对头十分忌惮,向宣宗奏道:“郑颢不乐尚主,怨臣入骨髓。臣在京师,无如臣何;今臣外出,郑颢必借机中伤我,臣死无日矣!”
宣宗道:“朕知之久矣,卿何言之晚耶!”遂命左右取出一个小函,交给白敏中:“此皆郑郎说卿文字,便以赐卿,若听颢言,不任卿如此矣。”于是白敏中“心中乃安”,回到府中,“置函于佛前,焚香事之”。
郑颢为啥那么不愿意娶公主?有人分析说,一是唐朝公主作风比较豪放,多是“女汉子”,骄横不好伺候;二是郑颢出身名门,又是状元,一表人才,人见人爱,更兼他已心有所属,迎亲途中被白敏中生生拆散。
其实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唐朝时世家门第观念依然十分强烈。唐朝初期,唐太宗下令修撰《氏族志》,主持修志的高士廉以为李世民开明,竟然将世家大族崔氏定为第一,皇族次之。唐太宗知道后怒发冲冠,大加斥责,钦定皇族之姓为第一等,外戚之姓为第二等,崔、郑为第三等。并在此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压制几大世家大族。
即便如此,崔、卢、郑、王等世家对皇族李姓还是有点瞧不起。唐文宗曾为太子向荥阳郑氏的郑覃家求婚,郑家却不乐意,想把女儿嫁给门第和自己相配的崔氏子。文宗知道后非常气愤,对郑覃说:“朕欲为太子婚娶,本求汝郑门衣冠子女为新妇,闻在外朝臣,皆不愿共朕作亲情,何也?朕是数百年衣冠。”
皇帝也要标榜自己是数百年衣冠之家,可见士族门阀制度的观念是多么的根深蒂固。
郑颢后来深受唐宣宗信任,先后出任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礼部尚书等,多次主持科举考试,并奉宣宗之命编写《登科录》。这是最早的官方科举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