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有幸结识酷爱书法、又长于竹木金石篆刻的赵天元同志,尔后成为挚友则缘于他集二三十年之功镌刻逾千方碑碣大观《陈云碑传》。
天元同志曾在陈云同志身边工作过多年,他的业余爱好、特长曾受到陈云同志及夫人于若木同志的鼓励和支持。他牢记老首长的教导,惜时如金,勤学苦练,且善于积学成著。早在十几年前我就读过他所著《在陈云身边的十年——记一位伟人的晚年生活》。而《陈云碑传》的创作更是继往开来,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由衷赞叹。
作为文物工作者,我对“碑传”等相关词语并不陌生。在我国,早在周代即有碑碣等石刻出现,碑传是石刻文物之一种。由于功能的转变,秦汉始刻文字,树碑立传遂成初制,后盛于唐宋又延至明清,行于当代。按其内容、形制和使用范围,又分为碑、碣、碑贴、题刻等十多种,摹拓装帧成册、流传至今的尚有孤本、珍本和缮本、汇刻本等。就“碑传”而言,清代钱仪吉(1783—1850年)汇编的《碑传集》规模恢宏达164卷,继有《续碑传集》、《碑传集補》等。这些均属历代皇亲宗室、功臣将相、内客九卿下至孝友、烈女、义行、方士等两千多人的碑碣、志石等的录文汇编,且因“群体”而约取。一非集碑拓成册,二非一人评传为书。天元同志肩负时代使命,他创作的《陈云碑传》则碑拓成册,一人评传,二者兼备,金石创韵所罕见,故曰独树一帜。
《陈云碑传》的墨宝来源既有陈云同志不同时期的手迹,还有曾在陈云同志身边工作过的同志以及对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无比崇敬的各界人士、书法大家、书法爱好者等的点滴翰墨。《陈云碑传》的内容既有陈云同志不同时期的载人记事言论与题词,又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民主人士、人民群众、亲人友好、曾在陈云同志身边工作的人员和海外等各界人士及团体对陈云同志业绩、思想、品德的评价。《陈云碑传》以史料为依据,以碑刻内容为轴线,纵横则交相辉映,展开叙述,时期分明,主题突出,彰显以爱党爱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勇立潮头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时代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文化信息,同时又不失碑帖的功能和弥足珍贵的碑学研究载体价值。
《陈云碑传》石材选择精良,摹勒技艺精湛,铁笔与毛笔相辅相成,拓印与装帧相得益彰,宋元的宣和技法及明清的册页成式完美体现,融书、摹、镌、凿、雕、切、拓印、装帧于一体,可谓中国当代石刻文化苑中的奇葩,令人心潮激荡,催人忆史抒怀,奋发向上。
石刻文物亦是中国文化之根,中华民族之魂。天元同志对老首长的心诚志坚之创举,匠心技艺之神术,使得金石为开,金声玉振,受益当代,启迪后人。
这是一部承古传新、厚重大气、实至名归的石头记,一部独特的、大写的、精华版的《陈云碑传》。祝愿《陈云碑传》昭于当今,传之后世,千龄万代,厚德流光。
(摘自《陈云碑传》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