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新闻资讯 >> 浏览郑州

郑州餐饮业声名远扬的“老三记” 京都老蔡记是为第一家

2013/4/23 8:38:27 点击数: 【字体:

    郑州餐饮业声名远扬的“老三记” 京都老蔡记是为第一家

    2008年入选郑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美食家对它念念不忘:

    为了这笼饺子

    争个你死我活,也是值得……

    1919年便在老坟岗西二街开业的京都老蔡记馄饨馆,其创始人蔡士俊老先生是清末宣统年间皇宫御厨,他创制的蒸饺鸡丝馄饨是皇宫里的御膳之一。凡吃过“京都老蔡记”蒸饺馄饨的人,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叫“绝”的。

    历经了百年的变幻,“京都老蔡记”依然以其传统风味慰藉着老顾客,迎接着新顾客。记者近日获悉,香港美食家、专栏作家蔡澜不久前邀请“京都老蔡记”馄饨馆的第三代传人蔡和顺前往新加坡考察,欲将老字号进一步弘扬与发展。从12年前第一次在郑州品尝到“京都老蔡记”之后,蔡澜便对这一经典名吃念念不忘。

    4月18日,记者在政通路与庆丰街交会处的一处不算显眼的门面前,看到了“京都老蔡记”古香古色的招牌。在“京都老蔡记”馄饨馆内,记者见到了“京都老蔡记”的第三代传人蔡和顺和蔡长馨。2009年,蔡和顺获得我省首批“名厨世家”表彰。目前,其正和兄弟姐妹研制速冻蒸饺工艺,以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京都老蔡记”的正宗风味。

    郑州晚报记者 苏瑜/文 白韬/图

    A

    “京都老蔡记”

    馄饨馆的由来

    “京都老蔡记”创始人蔡士俊先生是河南长垣人,早年在京城皇宫里御厨,由于勤奋好学,心灵手巧,学到不少的烹饪技术,尤以蒸饺鸡丝馄饨更为一绝。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蔡士俊老先生离开了皇宫独自谋生。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北京前门外开了一个小饭馆,取名“京都馄饨馆”,经营蒸饺鸡丝馄饨,凭他的一手绝艺,生意颇为兴隆,倒也能养家糊口。到了1919年,由于政局不稳,时局动乱,蔡士俊带着家人回到了河南郑州。

    当时的郑州,最热闹繁华的地方当属老坟岗,于是蔡士俊重操旧业,在西二街开了一个小店,名为“京都老蔡记”馄饨馆,经营蒸饺鸡丝馄饨。

    1928年,蔡士俊的长子蔡永泉随父学艺。由于蔡永泉吃苦耐劳,上进好学,很快得到了父亲的真传,掌握了经营的经验。由于蔡士俊老先生年事已高,经营的重担自然就落在了蔡永泉的肩上。蔡永泉经营有方,生意越做越活,声誉越来越响,收入逐年增长,因此投入了部分资金扩大再生产,买下了德化街100号半间小楼门面房,将店铺从西二街搬迁至德化街经营。从此,“京都老蔡记”馄饨馆就在德化街扎下根来。

    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京都老蔡记”获得新生,蔡永泉出任经理,不仅将“京都老蔡记”这个老字号保留了下来,还扩大了经营规模,店铺能容纳200多人就餐。

    上世纪90年代初,蔡家兄弟姐妹几人注册了“京都老蔡记”商标,在商城路城隍庙附近的一间住房里开始了新的经营。“不想让祖上的蒸饺鸡丝馄饨绝艺断了。”

    就这样,“京都老蔡记”传承了下来。由于诚信经营,质量过硬,选料宁缺毋滥从不亏待顾客,生意格外火爆,顾客盈门。蔡家开始扩大经营,先后在很多地方开了店。“但因为城市扩展和改造,店面经营几年后,便不得不重新选址。这也是最让我们头疼的地方。”蔡和顺很是无奈。

    B

    美食家一生

    尝所未尝的最佳饺子

    “从到郑州就吃‘老蔡记’,可是一直不知道‘老蔡记’和‘京都老蔡记’的区别,直到看了蔡澜的书,才知道‘京都老蔡记’不同于‘老蔡记’……垫着松针的蒸饺确是一绝,凉菜也是很传统的豫菜风情。真的遗憾这个老店推广做得不好,估计很多手艺也很难流传下去吧……”网友的感慨可以说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2001年3月,香港著名美食家蔡澜先生来郑州品尝过“京都老蔡记”的蒸饺和鸡丝馄饨后,在香港《壹周刊》的专栏里发表文章《大食中原》。文章是这样表述的:“……用筷子去挟,不必担心汤流出来,送进口,啊……那阵味道错综复杂,又加上松针的香,的确是我这一生60年尝所未尝的最佳饺子。古人逐鹿中原,我没有打仗的欲望,但是为了这笼饺子,争个你死我活,也是值得……”从这段文章的表述中,不难看出蔡澜先生对“京都老蔡记”蒸饺鸡丝馄饨给予了多么高的评价。

    《大食中原》在香港《壹周刊》杂志发表后,引起了轰动。很多港澳人士带着这篇文章专程慕名来品尝“京都老蔡记”的蒸饺鸡丝馄饨。有两位香港客人乘飞机到北京去办事专门在郑州下飞机前来品尝,吃过拉着蔡和顺先生的手说:“蔡老板,我这趟来得值。”并说,“只要蔡澜先生说是好吃的,那就一定错不了,再远,再不顺路,我们绕着道也要来吃,以遂心愿。”

    C

    老风味:

    玻璃馄饨松针蒸饺

    “京都老蔡记”不是一朝成名的,而是经过蔡家几代人百余年的时间用毕生的精力打造出来的。为了保证质量,蔡士俊从经营初始就遵循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馄饨用精粉做皮,透亮,人称“玻璃馄饨”;蒸饺,上笼用松针铺底,叫“松针蒸饺”。做馄饨,用一定数量的老母鸡炖出来的汤,卖多少碗馄饨都是有定数的。肉馅剁好之后,要边打边加水,使肉馅打上劲,各种调料按一定比例,缺一不可。蒸饺皮用半死半烫面粉,经反复揉搓使面团筋韧,再擀成薄皮,装馅提成柳叶褶,使蒸饺形为弯月,所以蔡记蒸饺具有皮薄微黄,色泽光亮,馅饱透明、造型美观、灌汤流油的特点。

    “京都老蔡记蒸饺鸡丝馄饨的制作方法独特,与众不同。它的面、馅选料考究,都要精研细做,从不做半点虚假和省工减料,否则就不能成为美味可口的风味小吃而百年不衰。如果哪天未采购到上好的原料,宁肯停业不做生意也不糊弄顾客,损害信誉。‘京都老蔡记’从不单纯追求成本利润,而是通过不断提高量,采取薄利多销的方法招徕顾客。”蔡和顺介绍说,父亲当年曾骑着毛驴到古荥去买老母鸡,他坚持用1公斤以上的老母鸡煮汤,肥而不腻,清香利口,富于营养。

    “我们现在用的松针也是从南阳山上弄来的。郑州的松针是短的,没有这种长松针的清香味。”蔡和顺说,也正是因为想保留传统风味,所以他一直坚持按照祖上的要求来制作。

    “做厨师又苦又累,我们兄弟姐妹这代人成长环境不好,也吃过不少苦,所以现在才能坚持下来。下一代,除了我女儿还在做,其他的孩子都改行了。”蔡和顺说,他也希望借助此次新加坡考察,让“京都老蔡记”这一老字号有突破性的发展。(原标题:为了这笼饺子争个你死我活,也是值得……)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郑州晚报(2013-04-1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