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在演奏古琴
近代由于河南多次遭受战火洗礼和自然灾害,人民长期挣扎在苦难中,文化也长期的处在一种礼崩乐坏的状态中,古琴做为一种文化载体也被中原大地遭受的苦难所湮没掉,到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古琴文化中心偏离中原地带,集中在北京、江苏、浙江一带,即便是如此,据国家组织的古琴普查,建国初期能演奏古琴的人数不足200人。制作古琴者更是凤毛麟角。虽然这个数字有大量的漏查的琴家,但是也一样能说明古琴的濒危状况。解放以后古琴文化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并在80年代以后陆续在大学开设古琴专业,现在古琴演奏传承方面已经大体脱离濒危状态。
但是古琴的制作依然需要长期保护。第一,是古琴制作在民国和新中国建立之初几乎中断,只有极少数人制作古琴。第二,古琴演奏者在旧社会能以极低的价格购买唐、宋、元、明、清时期制作的古琴,并有古琴愈老音色愈好的谬传,故此新制古琴无人问津。对制作者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打击。第三,古琴制作行业虽然在今天有许多人参与进来,但是缺乏足够的工艺传承,在成本上一味的压缩,在工艺上粗制滥造,甚至使用水泥、石膏粉来制作古琴。另外古琴制作唯一选用的涂料是生漆,但是古琴行业很多人为了节省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大量使用化学漆替代生漆。此做法蒙蔽了很多人,使真正的原汁原味的古琴制作工艺根本得不到恢复。第四,由于利益的驱使出现了大批的伪专家,这些通常是从网络上面学一些粗浅的古琴制作常识便开始鼓吹,诱导一些新学做琴的人进入歧途。第五,古琴由于起文化特性导致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一张琴如果不是粗制滥造的话制作工期长达一年或者更长,学习起来周期长,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年轻人不能耐心的去从事传统古琴制作的学习与制作。现在虽然还有真正按照传统方式去制作古琴的传承人,但是也面临着断代的可能性。
综合上面所说到的五个方面,虽然现在古琴表演技法传承已经得到全面的保护,但是传统古琴制作传承方面依然存在极大的危机。(原标题:中州派古琴传统制作技艺濒临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