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祥符调小生多用二本嗓,须生用本嗓、二本嗓等,旦多用小嗓,丑多用本嗓二本嗓,净多用疙瘩腔,风格是清新典雅、悠扬婉转。根据地在开封以及开封周边等地。代表人物:旦有陈素真、马双枝、李景萼、阎立品、桑振君、宋桂玲、王秀兰、姚淑芳、王敬先、田岫玲、张水英等,丑有高兴旺、牛得草等,小生有王素君、冯占顺等,老生有唐喜成、曹子道等。
2、豫西调(西府调)声音低沉,吐字清晰,吐字清晰,字字入耳,生旦净丑多用大本嗓,本嗓后挫下压;适合演悲观、愤慨,音乐深沉、悲壮。代表人物:旦常香玉、崔兰田、毛兰花、苏兰芳、汤兰香等,生有贾宝须、王二顺、王遂朝等。
3、豫东调。慷慨激昂,粗犷豪迈。女声花腔较多,具明快、俏丽等特点,大小嗓结合,本嗓小嗓混杂使用,男声粗犷豪迈,多以二本嗓、本嗓多交替使用。代表人物:生唐玉成、杨启超、刘新民、刘忠河、索文化等,旦有花桂荣、王润枝、司凤英、黄儒秀、陈玉英、张秀兰、黄爱菊、张卫华、董芙蓉等,净有李斯忠、吴心平等。
4、沙河调。活泼婉转,激昂嘹亮。既适宜表达愉快舒畅的心情,也适宜表达慷慨壮烈的气氛。流传于淮北、沙河流域,安徽人称梆子剧、淮北梆子。代表人物:生有顾喜轩、刘法印、曹彦章、张三旺等,旦有刘玉梅、安金凤、徐梅兰等。
5、高调(山东梆子)。高调与豫东调相近,旦大小嗓混合使用,生多用二本嗓,也有二本嗓本嗓交替使用,流行于菏泽、濮阳等地。代表人物有刘桂荣等。【原标题:豫剧的音乐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