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7寸照片,浓缩了郑州50年来民居的变迁过程:上世纪50年代的筒子楼,上世纪90年代的多层公寓,直到最新建成的高层住宅——郑州市民的住宅条件越来越好。
筒子楼 多层 高层 郑州人住得 越来越好
温老先生是黄委会老年摄影学会的会长,去年的一天,他爬上自己工作的12楼,俯视自己住了数十年的郑州,忽然发现,自己目光所及的楼房竟浓缩了郑州半个世纪的住宅变迁,他迅速按下了快门。
“照片左下角的红顶二层楼房,是我们刚搬进郑州时职工的筒子宿舍楼,可惜10天前也拆掉了。”温先生感慨地说,别看这些楼低矮,但在当时,却是非常新潮和引人注目的建筑,建成后,连很多省级单位的职工都争相来观看。
照片右侧,7栋多层楼房是上世纪90年代的家属院,温老先生很多同事都住在这里。老人说,无论从外观还是建筑结构来说,这些住宅也引领了当时居民楼的潮流。
照片中间,是已经完工的高层住宅楼,黄色涂料更使这些高楼显得惹眼。温老先生说,今年5月份,这些高楼就要迎来新主人了,矗立在金水河岸边的高楼,给郑州带来了繁华景象,也是21世纪郑州住宅的代表和趋势。
“一张照片,反映了郑州50年的住房变化,实属不易。”温老先生说。
灰墙红顶、脚下停满规格统一的小轿车……从两张杨老先生拿来的上世纪60年代的照片上,我们看到了河南人民剧院巍峨的身影。如今,它曾经站立的土地上正经历一场“阵痛”,一座更高更现代化的建筑,将重塑河南的建筑形象,在这里拔地而起,长成骄傲。
40多年前 人民剧院 是郑州的“高”建筑
杨老今年72岁了,退休前,他是郑州煤炭机械厂的工人。昨天上午,拿着自己保存了40余年的老照片,谈起老照片记录的建筑,老人有些激动。
杨老说,40多年前,坐落在西太康路和二七路交叉口的人民剧院,是河南省开庆祝会和表彰先进工作者的地方。老照片上,人民剧院周围还没有高层建筑,灰墙红顶的剧院显得异常雄伟。它脚下的一排排小轿车,显示着这座建筑的地位和影响力。
“人民剧院是1954年盖起来的,这前面的小汽车都是政府的车。那时候,咱老百姓没有自己的轿车。”杨老先生指着照片回忆说。
照片上,一辆公交车正从人民剧院前驶过。老人说,那个时候郑州的公交线路非常少,在他的印象中,拍这些照片时,郑州仅有一条公交线路:从国棉六厂到行政区,“那个时候,能住在通公交车的地段,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莫大的骄傲”。杨老说,从建成使用到上世纪70年代末,人民剧院一直算是郑州的高层建筑,改革开放以后,它的周围才陆续建起高层建筑,高出它很多的商业住宅和居民楼陆续建起,郑州人的居住条件日渐改善、提高。“人民剧院处在郑州商业的中心位置,它的位置太重要了。”两年前,人民剧院被拆除了,为河南服务了半个世纪的建筑轰然倒下,但它留在老郑州人心中的印迹不可磨灭。
如今,人民剧院站立过的土地上,一座商业大厦不日将拔地而起。
50年前,郑州这座城市最主要的一条街道两旁,最高建筑虽只有4层高,但路两边商铺林立,各式民宅躲在商铺后面,尽显繁华。这是1957年拍摄的一张老照片显示的内容。
50年前, 市民以住在 二七路为荣
1957年,老杨站在那座木质的纪念塔塔顶,用他那部当时新买的老式相机,朝着二七路按下了快门。
照片有些模糊,仅能看清二七路西侧的3座临街楼房(大致是目前郑州市口腔医院附近)及其后面的数栋民居,商铺前行人如织,一派繁华景象。二七路作为郑州市商业中心的地位,大约在那时已经确立了。
“这座楼房旁边的胡同里,新中国成立前是有钱人风花雪月的地方。”老杨指着那个影像模糊的胡同说。照片上,一辆公交车自北向南驶来,显示着上世纪50年代二七路交通地位的重要性。
1951年,长春路改名为二七路,开始了商业的飞速发展,路两边的商业店铺或者保留了新中国成立前的原貌,或者拆除新建临街楼房,但所有楼房均不超过4层。老杨说,那个时候,郑州市民以住在二七路旁为荣,因为出门就能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交通也非常便利。
“你现在再去二七路看看,根本找不到照片上的影子了。”老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