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清光绪年间,祥符县令陈某对马豫兴桶子鸡颇为赞赏,几乎每餐必食,迎宾宴客更是必备之肴。官府幕僚、文人商贾为投其所好,纷纷以桶子鸡作为拜见礼品,以至于求其办事的人或百姓官司纠葛,也多以此进奉。朝廷命官和名人幕客的推崇,愈发增加了“马豫兴”的知名度。
光绪十二年(1886年)马永岭去世,长子马有仁继承父业。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因拓宽鼓楼街,遂迁移至鼓楼南山(现址)。宣统年间,马鸿宾子承父业,因性情疏懒,放荡不羁,将祖上的留产业大部挥霍,“马豫兴”衰败不堪。后将店产连同字号转让于同业尚锦江。
然马鸿宾之子马建增谙于世事,立志继承祖业,几经辗转,多方募款。经人说全合后从尚家赎回了“马豫兴”鸡鸭店。“马豫兴”鸡鸭店原由名师张玉林支撑门 面,继交由王保山独当。心高气盛的马继增力图扩大“马豫兴”的生意,不惜重金聘请“陆稿荐”,“五味和”,“北味芳”诸家名师。酱业名师马汝忠、符国和、 梁步雨等先后归附“马豫兴”门下,使商号增加了鸡、焖炉烤鸭、板鸭、五香酱牛肉等三四十个品种,生意吏加红火。
1956年郑州的“马豫兴鸡鸭店”为扩大经营场所,迁址碧沙岗市场。“文革”时期,曾一度停止供桶子鸡,传统工艺濒于失传。
改革开放以来,为恢复这一传统风味,马福林之子马世伟又继承父业,将这一美味食品奉献出来。
最近,郑州饮食总公司筹措资金对马豫兴进行装修,特聘请马豫兴第六代传人马世民任该店的技术总监,主理桶子鸡生产各环节,保持传统风味,使这百年老店重放异彩。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桶子鸡的需求日渐扩大,为了满足需要,国家于1986年投资兴建了年产500吨桶子鸡的生产流水线,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开始远销国外。(原标题:马家子孙赎回“马豫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