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乡南偏西六里处,曾为五代时期后梁名将王彦章的第五军寨。王彦章军纪严明,爱护百姓,倍受拥戴。后来,王彦章率军出征,起寨拔营时,亲手栽下一棵榆树,留作纪念。榆树近凤凰台,得仙风灵气,长势旺盛,不足二十年已高达百尺,荫地半亩。此树越来越有灵性,王彦章为国捐躯后,树冠多年中不断滴出清澈的液体,人们说是它在哭恩公,悼忠良。年深日久,榆钱落地,逐渐成林。至明代,已方圆百里,人们称那棵老榆树为树王。
明初,山西移民李姓迁此定居。后来,牛姓、胡姓、王姓陆续迁来,渐成村庄,叫作榆园。村人爱护榆林,榆林为村民提供柴禾、饲料,民安林茂,瑞气腾腾。
崇祯十三年,马应试、梁敏等据榆园聚众起义,义军发展至十万人,驰骋于冀、鲁、豫、苏、皖五省数十州县。明亡后,又反清复明。清军进剿时多次大砍树木,毁榆无数。但树王却越砍越旺,直至砍得遍体流血,依然旺盛如故,清军不敢再砍。
战乱中,村民四散逃生,村庄被破坏得渐成废墟。清军又纵火烧林,决水淹义军,树王痛不欲生。起义军覆灭后,树王渐渐枯死。树王身死灵气不散。战乱终止后,村民陆续回来,在村西一座高在顶尖的堌堆上及其周围,重建家园,村名变为尖堌堆。它仍旧护佑全村,人丁兴旺,诸事平安。后来,黄河北滚,西自旧城,东至李胡,近三十里沿河线二十个村庄落河。唯独尖堌堆赖树王之灵乞求黄河大王,水生木,河与树素有旧缘,大王允请,落入河中半个村的尖堌堆又安然无恙。后来黄河南移三里,归还了村址和土地,不再北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