煬讳锟梿ㄦ嶃佸瀮
閻€劍鍩涢崥锟�  鐎靛棛鐖�    濞夈劌鍞芥导姘喅 閹垫儳娲栫€靛棛鐖�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驻马店 >> 驻马店风情 >> 特色访谈 >> 浏览驻马店

鲁山:牛郎织女传说的中心

2014/12/22 10:27:41 点击数:130 【字体:


 七夕——农历的七月七,在中国古老传说中,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鲁山县辛集乡孙义村的村民,虽说不清始于何时,但都没有任何疑问地认为,孙义村就是传说中牛郎的家乡。与这个故事相关的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似乎都在为他们的说法提供佐证。

  古时,鲁山坡南麓住着一户姓孙的人家,以种地为生,家中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孙守仁,小的叫孙守义,小名小义。天有不测风云,在小义七八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留下小义与哥哥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哥哥种地,小义放牛打柴,人称“牛郎”。

  哥哥孙守仁娶了媳妇后,媳妇闹着和牛郎分家。于是,牛郎赶着牛住进了鲁山坡南岗半腰的山洞里,人称牛郎洞。一天,老牛告诉牛郎,说鲁山坡西山凹莲花潭有仙女洗澡。老黄牛让牛郎拿走一位长得最漂亮的仙女的红衣服。这个仙女叫九姑娘,是天上的织女。后来,织女与牛郎成了亲。

  牛郎和织女共同生活。织女教村民种菜,养蚕织布。后来,织女又生了一男一女。王母娘娘得知此事,把织女抓回天宫。牛郎将已死老牛的皮披在身上,担着一双儿女,追至南天门。王母娘娘划下一道银河把牛郎和织女隔在河两岸。每年七夕,牛郎织女在喜鹊搭的天桥上相会。

  人们熟知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在鲁山流传的故事里还有许多后续牛郎织女生活的鲜活内容。

  织女被抓回天宫,织彩霞云锦,整天闷闷不乐,思念牛郎和儿女。牛郎携儿女在凡间度日,愁苦难言。他们的居住地距鲁山坡顶南天门只有5华里路,一双儿女在家想念母亲,时不时顺山岭走到南天门要“娘亲”。南天门的把门将军同情他们的遭遇,少不得行个方便,让他们进进出出。玉皇大帝非常喜欢外孙孙,听任他们来来往往。王母娘娘也放松了对织女的监管,两家的关系也就慢慢融洽起来。牛郎死后葬于鲁山坡南麓牛郎坟。孙义村牛郎的后裔,则称自己为“牛郎孙”。

  后来,牛郎后裔继承了鲁山坡一带家产,并恪守孝道,每年安排腊八、春节、二月八、菜花节、三月三、七夕等十多个节日,请牛郎织女回村过节。

  孙义村旁的鲁峰山,鲁峰山上的“牛郎洞”,西侧的“九女潭”,山顶的“瑞云观”……似乎都在讲述着牛郎织女动人的故事。

  鲁峰山一带自然环境优越,当地百姓自古就养大黄牛。但是与别处养牛不同,辛集乡孙义村不仅家家户户养牛,但养牛不杀牛、牛死后掩埋的习俗一直延续了很久。另外,鲁山自古盛产丝绸,鲁山绸又名“织女织”、“仙女织”。

  当今,辛集乡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基地。这也与牛郎织女故事有关。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七夕相会时,人间的女子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到两个人的私语。而鲁山民俗,七夕乞巧,就是在这天向织女乞求赐授巧技,得如意郎君。

  在辛集乡,每年的七月初七,从不间断地举行大型庙会。经考证,辛集乡的七夕庙会最少有数百年的历史,是日唱大戏、敲锣鼓、放鞭炮,百姓称其为“迎接仙女”或“接牛郎织女回家”。

  在辛集乡孙义村,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即起庙会、唱大戏,从来不看《天河记》。因为《天河记》里关于他们祖先的一些描写不尊重。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重,他们世世代代不看《天河记》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今天。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河南文化产业网(2010-09-1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字数: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缂冩垹鐝#鏍€�閸忓厖绨幋鎴滄粦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鐎广垺鍩涢張宥呭閺堝秴濮熼弶鈩冾儥娴滅儤澧犻幏娑滀粧娴兼艾鎲冲▔銊ュ斀缁旀瑥鍞撮崗顒€鎲�閸忓秷鐭楁竟鐗堟閹板繗顫嗛崣宥夘洯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閸︽澘娼冮敍锟� 濞屽啿宕¢惇渚€鍎滃鐐茬闁叉垶鎸夌捄锟�305閸欙拷 闁喚绱敍锟�450008
閻絻鐦介敍锟�0371-86663763 娴肩姷婀¢敍锟�0371-86663763 閻㈤潧鐡欓柇顔绘閿涙xhenan163@163.com
鐠炵嵒CP婢讹拷11032303閸欙拷
51La
视窗
loading...
视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