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驻马店 >> 名人名家 >> 书画名家 >> 浏览驻马店
精彩推荐
  • 书画名家-冯国平

    冯国平

    冯国平,笔名冯源,号左右,字冯源,冯宝斋之主,1956年生,..[详细]
  • 书画名家-年鹤岭

    年鹤岭

    年鹤岭,1963年生于河南信阳,祖籍遂平。本科学历,工艺美..[详细]
  • 书画名家-孟云飞

    孟云飞

    孟云飞,1972年生,河南上蔡人,现居北京市,美术学博士,古..[详细]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热点排行

宋华平

2014/7/23 10:24:38 点击数: 【字体:

宋华平
 
    宋华平,1955年1月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郑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自幼学习书法,临帖不辍。宋华平当过农场知青,也做过中学教师。1984年调入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工作,在老一代书法家谢瑞阶、张海等人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书法。其书风深得王铎沉雄郁勃之气的熏染,雄强、奔放、俊逸、洒脱。现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副主任,郑州大学书画名誉教授。
  
    跌跌荡荡求学路
  
    宋华平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特殊的历史背景给他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所走过的路,有着那个时代的特殊性。我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的那个成长过程对我产生了刻骨铭心的印象。”当无数次的失落变成失望时,宋华平似乎顿悟了,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研习书法上。事实证明,宋华平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些经历和苦难为他后来的书法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5年宋华平获得了一个足以改变他命运的机会。那一年,他被农场推荐到汝南读中专,虽然专业被硬性的改为体育,但宋华平仍然欣喜若狂。入学以后,对于书法的痴迷使得宋华平一有时间就往美术班跑,他的执着最终打动了时任校长的陈文云老先生,在他的帮助下宋华平顺利的转入美术班学习。宋华平回忆起当时经历依然心存感激,他说,两年的中专学习生涯使他的书法生命得以延续。
  
    初出茅庐遇恩师
  
    如果说两年的中专学习使他的书法生命得以延续,那么在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工作的近三十年则是他书法生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的源泉。中专毕业后宋华平做了一名美术老师。1984年,郑州市举办青少年书法展览,初出茅庐的宋华平获得一等奖。也正是这次展览让他遇到了对他书法生涯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时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的张海老师。张海被年轻的小伙子淳朴的性格和踏实的工作所吸引。不久之后,宋华平调入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工作。在张海等人的悉心指导系统地临习王铎行书。
  
    宋华平说:“张海老师给我的影响不仅在于他的作品,他对待艺术认真、对工作负责、对传统艺术深入研究并勇于创新、做人做事执着的态度都令我佩服,深深的打动和影响着我。”
 
    勇于革新发扬中原书风
  
宋华平
 
  宋华平书杜甫诗词《赠花卿》
  
    多年来宋华平时刻践行着王铎先生“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的箴言。宋华平说,王铎这句话意在告诉后人崇尚古风,敬畏经典固然重要,但最终目的是要从临摹中蜕化、自出机杼、自成一家。因此他在坚持王铎风格基调的基础上,广搜博采,转益多师。先后临习了王羲之、颜真卿、米芾、黄庭坚、张瑞图等人的作品,从中广泛汲取营养,进而丰富自己笔下的艺术语言。
  
    宋华平认为,一幅经典的书法作品,不仅要有血、有肉、有筋骨,还要有气、有神、有思想。书者将自身的思想灌输于字里行间,书法才有了灵魂,作品才会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趣味。他说:“凝神静思,‘字居心后,意在笔先’,方能使刚柔之情、动静之态,得于心,应于手,发于毫,著于纸,自然有象可徵,形神兼务。”因此,宋华平一方面坚持王铎的变革精神和坚守传统的意识,另一方面则不拘泥于王铎的外表,而是将自身的审美理想和艺术探索融入其中。所以我们看宋华平的作品你会发现,有些地方表面似乎不太像王铎了,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他在王铎的基调上融入了多家的笔法。既保持大气刚毅的风格基调,又在深入挖掘上下功夫,力求丰富变化增加内涵,这也正是宋华平所坚守的革新方向。
  
    张海在看完宋华平的作品后给与高度评价:“宋华平的书法用笔沉稳劲健,如精金屈铁,行笔如铁锥画沙,具有很强的质感,牵丝映带都交代得一清二楚,绝不含糊。形成了凝练厚重、沉稳大气、雅正端方、雅俗共赏的风格特征。这些年来,他不是模仿王铎书法大开大阖的视觉效果,而是追求其凝练苍涩、丰富多变的用笔。可以说,用笔的力度和精到奠定了他书法风格的基础。他的字从传统中来漂亮端正、宏伟大气,非常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他的大幅作品气势磅礴、器宇宏大,是中原书风的典型代表。”
  
   书法评论家周俊杰说,宋华平的作品大气苍茫,将中国书法的传统精神与中原气象结合得很好。二三十年以来,宋华平作为河南书法的“大管家”,为河南书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河南书法界的福气。

    热衷公益 彰显谦和品性
  
    在1月6日举行的“根植中原”书法作品展开幕式上宋华平不仅向河南省美术馆捐赠作品,还捐出50万元善款为贫困地区小学生购置羽绒服。
  
    宋华平在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工作的近三十年中,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为推动河南书法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协助张海主席使河南由一个相对落后的省份变成公认的书法大省。自八十年代末以来,在全国历届书展中,河南的入选和获奖人数均居全国前列,书坛新秀、青年才俊不断涌现,书法人才队伍日渐壮大。为了更好的普及书法艺术,使书法这门国粹真正的走进百姓生活,在宋华平的带领下河南的群众书法展览办的有声有色,群众书法展从多年前的几百人增长到现在的3000多人参加,河南群众书法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为了激励和支持青年书法家的艺术创作,宋华平多次个人出资奖励在全国书法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作者,至今已累计出资二十余万元。他经常说:“人要有责任,既然是河南书协的一份子,就要对得起河南的艺术事业,不辱使命。”
  
    多年来宋华平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经常出席义写公益活动。为郑州黄河迎宾馆、武警河南总队、河南省残联义务书写巨幅作品。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救灾活动中,个人累计捐款十万元。宋华平还资助了七名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他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仁爱、尚艺的艺术价值观。
  
    宋华平的挚友中原书画院院长赵清国说,“人正才能字正。华平兄的书法大气、方正这既是他多年来刻苦追求的结果,也是他谦和、大气品性修养的写照。”
  
    都说字品如人品,人品见艺品。但凡热衷公益之人都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博爱之心。宋华平说,“慈善、公益二字对于我来说有些言过其实,只是做了几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天的艺术家之所以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离不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做人不可忘本,我所做的这些小事是为了回报社会,回报人民。”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曾经说过,“一个书家,隔几年能举办一次个展,总结一下过去几年的成就和得失,并得到同道和社会各界的批评,对自己的进步肯定是有益的”。而任何一个成熟的书家都不甘于搬用前人创造的固有笔墨程式和套路,不甘于模仿和因袭。宋华平正当书法的盛年,他将继续执着于书法这门艺术。我们有理由期待宋华平在坚持传承经典、创造经典的书法艺术探索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将中原书风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2014-01-03)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孟云飞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