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驻马店 >> 驻马店风情 >> 民间习俗 >> 浏览驻马店

确山过年习俗

2013/12/23 14:43:32 点击数: 【字体:

    春节  春节又叫“过年”,是家人团聚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一般指年三十至正月十五之间的半个月。腊八过后,年味儿渐浓,特别是小年之后,家庭主妇开始采购年货,如肉、鸡、鱼、粉条、瓜子、糖、麻片、木耳等,一般准备够半个月用的年货。有民谣描述小年后每天的活动:“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赶集上市,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块肉,二十七杀小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去灌酒,年三十贴花花,大年初一磕头作揖”。9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商品越来越丰富,商业服务越来越周到,商店到大年三十夜里才关门,大年初一、初二就陆续开门营业,人们采购年货的数量越来越少(一般够用二、三天就行),但品种却越来越丰富。春节期间,农村做饭用棉花秆烧火(称花柴火),取发财之意。 

    除夕  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俗称“年三十”。农村有早饭前到墓地恭请祖宗神灵回家过年的习俗,请回家后方可贴门对。是日上午十二点之前,家人全部在家时贴门画、春联(又称贴门对),否则不在家的人就会被贴在门外,不吉利。有庭院的人家,在院里贴“满院春光”,院外贴“出门见喜”、“出入平安”,厨房内锅灶旁贴“小心灯火”等春联。年三十夜晚,放鞭炮、吃饺子,阖家团圆。春节期间,人们在庭院大门或阳台上悬挂灯笼或彩灯,以示喜庆。年三十的晚饭不能吃完,留在锅内,取吃不完用不尽之意。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花柴火旁,嗑瓜子、拉家常,熬到深夜,称熬年夜或熬皮袄;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90年代后,随着电视的普及,人们多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聊天或打牌,压岁钱从1元、2元逐渐涨到10元、50元、100元甚至更多,小孩子过年最盼望的不再是好吃的,而是新衣服和压岁钱。90年代中期,城市楼房增多,人群密集,为防止发生意外灾害,不少住单元房的居民自觉转变思想观念,春节期间不再燃放鞭炮。 

    大年初一  是日凌晨零点,人们竞相燃放鞭炮,称“接年”。凌晨五、六点,群众早早起床放开门炮、煮饺子、放鞭炮,敬天、地、祖先等。初一早晨忌喊起床,可用放开门炮、拍打等方式叫醒家人。饭后,互相拜年,称贺祝福。90年代以来,人们不再早起,特别是年轻人推迟到七点左右才起床。由于电话、手机、互联网络的普及,人们采用先进的通讯方式向亲人、朋友致以新年问候。初一禁忌沿袭至今:忌扫地、忌向室外倒垃圾、忌动刀剪、忌大声喧哗、忌挑水等。 

    初二  从初二开始,人们携带礼品到亲友处拜年,俗称“走亲戚”。初二走外婆家或舅舅家,初四走岳母家。七八十年代,群众买饼干、果子糖、罐头、糖等作为礼品。90年代,多送水果、烟、酒、牛奶、饮料等礼物。90年代末,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转变,趁春节假期举家外出旅游或探亲访友。 

    破五  农历正月初五,称“破五”,意为从此可以破除过年期间的禁忌。是日早起吃饺子、放鞭炮之习相沿不变。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县境南部地区一般中午放鞭炮。有的地方不过破五不准吃面条或面稀饭,吃馒头不准剩。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确山县情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