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2)
2013/6/26 9:24:04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二
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民间故事的特色,在于它的单纯、朴素和富有幻想。而民间故事的刚健清新也表现在这些地方。现在我们研究梁祝故事的情节,目的在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不论什么故事,它的情节安排都是为了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服务的。从上面故事的主要演变加以观察,以小传为主,再结合民间还在流行的一般说唱材料(越剧改动之处除外),它的基本情节次序可归纳为这样:
"避婚·求学草桥结拜(或柳荫结拜)、"书馆谈心"、"十八相送"、"思兄"、"劝婚·骂媒"、"楼台会"(或"祝庄访友")、"闻耗"、"吊孝哭灵"、"逼嫁"、"祭坟·化蝶"。
从这样一系列情节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在创造这个故事的时候,是颇具匠心的。首先他们用"避婚"、"求学"、"草桥结拜"、"书馆谈心"塑造了祝英台追求自由生活和反对封建婚姻的英勇性格,表现她如何和梁山伯从认识并建立深厚的友谊,而且,突出地表现了英台化装出外求学,主要是为了避免父母为她"择偶"这一点。这说明故事一开头,就揭露了封建包办婚姻在家庭父女之间所造成的矛盾。经过了一场巧妙而激烈的斗争,在英台答应"七尺红绫"等类条件以后,才获得自由跨过封建礼教的大门--闺阃,象一个初出笼的鸟儿似的,振翅飞翔,暂时达到了求学的愿望。
第二,用十八相送来反映梁山伯不谙世情的敦厚朴质的性格,并通过"相送"进一步表现了梁祝二人的感情。再通过"思兄"说明英台对山伯的深情缱绻,从而替"劝婚·骂媒"的揭露封建婚姻"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罪恶活动打下基础。这样一来,也就更加突出了英台的刚烈性格和爱情的主动和坚贞。同时因为有"劝婚·骂媒"的情节,也替全剧高潮"楼台会"制造了更加尖锐的矛盾。而山伯的"自以家贫,羞涩畏行,遂至愆期"(小传)的情节,也才更具有思想意义。换句话说,通过"家贫"、"愆期"的情节,才比较明显地反映了六朝时代门弟森严的社会历史背景。从而暴露了封建制度和封建婚姻的残酷和可恨。
第三,用"楼台会"(或"祝庄访友")构成全剧的高潮。因为梁祝二人在楼台相会的时候,故事的的各种矛盾:父女之间的矛盾、马家与祝家之间的矛盾、梁祝之间的矛盾都集中起来而达到顶点。而一切矛盾,到这时都需要有一个解决:一方面祝英台虽然性格坚强,具有追求婚姻自主的愿望和奋斗精神,但到底还是抵抗不了封建礼教的迫害,终于不得不屈服;另一方面,梁祝之间的纯洁真挚的爱情,到此也应当有一个明确的交代。民间作者创造"楼台会"这个断肠的会晤情节,用梁祝的正面冲突来解决矛盾,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
第四,用"闻耗"、"吊孝哭灵"来进一步表现梁祝之间深厚的爱情。一则以死相殉,惊心动魄;一则破俗吊孝,正气凛然。再加以和"逼嫁"相对比,更足以显出示梁祝二人品质的崇高。因为通过"殉情"和"吊孝"的情节,一方面既暴露了封建婚姻制度的冷酷无情;一方面也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梁祝二人的同情和敬仰。因为悲剧的故事,总是要表现生活中最为严肃的斗争,常以死亡来加强斗争的严肃性,借以引起观众(或听众)的怜悯与恐惧的感情,从而使郁闷的感情获得健康的渲泄。这是梁祝故事感人至深,余味无穷,符合悲剧原理的地方,也是梁祝故事适宜于改编为戏剧的原因所在。
最后,故事巧妙地采用"逼嫁"来形成欲擒先纵的形势,故事情节发展到此,读者一定要问,既然英台对山伯的爱情那么纯洁和坚贞,而在"哭灵"痛述衷情之后,却自愿嫁给马家,好象于情理有所不合。但是,故事设此疑局,造成悬念,意味更加隽永,不仅加强了英台和马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而且为"化蝶"的场面也制造了凄美动人的神话色彩。因为当时在封建社会无法取得的婚姻自主,通过"化蝶"的幻境,充分表现了人民群众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愿望。同时,通过这两个情节的处理,既表现了英台对婚姻问题的反抗和勇敢,也表现了马家和祝父的专横和狼狈。
以上的情节发展,用五个段落来加以分析,俨然象一个五幕剧似的。这种安排,不但便于改编为戏剧,而且也更能显示故事社会矛盾的所在。因为民间故事为了讲述方便,一般不作静止的心理描写。描写人物形象也只从情节(动作)加以表现。民间故事比较富于戏剧性的地方,也在于它的情节具有冲突性。在梁祝故事中人物形象其所以这样鲜明、饱满,也完全是由于在情节冲突的过程形成的。
根据上面的情节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梁祝两人的形象,虽然在封建婚姻制度和宗法礼教的压迫下,都具有反抗精神,但是因为性别不同,阶级出身不同,时间地点不同,在反抗性的程度上,也就不完全一样。因为封建社会到底是一个男权社会,女人所遭受的压迫,千百倍于男子。所谓压力越大,反抗性就越强,这从梁祝两人的性格发展中也得到具体表现。人民群众在创造梁山伯的形象时,非常重视这一点。他们把梁山伯创造成为一个不懂世故,敦厚多情,书生气较浓的人物,因为他虽然一方面受封建礼教的压迫较轻,但另一方面受封建礼教思想的毒害却不能说不严重。正由于这样,所以他的性格表现出来是敦厚而稍嫌拘泥,深情而显得软弱,在"草桥结拜"、"书馆谈心"、"十八相送"、"楼台会"一系列情节中,都非常生动有趣的表现了这些特点,和英台相比,他缺乏对婚姻自主的主动性,所以当婚姻绝望以后,他只能消极的以死殉情。
但是人民群众在创造祝英台这个人物时就完全不同了。我看多少总受了一些同时代的木兰故事的影响。她不仅要求婚姻自主,而且,还具有不惜冲破一切封建思想桎梏的勇气。虽然在她的嘴里,并没有说出,也不必要说出男女平等的话来,但是她的形象却表现了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在唱本中表现得较显著,如四川唱本《柳荫记》祝英台后来造反与朝廷对抗即是好例。)就是说人民(尤其妇女)在塑造祝英台这个人物时,通过"避婚·求学"、"草桥结拜"、"书馆谈心"、"吊孝哭灵"、"祭坟"等情节,替封建社会受压迫的妇女,大大的吐了一口怨气。他们在这些情节中特别强调她的机智、大胆、热情、坚贞、不顾习俗的一面;同时,又通过"思兄"、"楼台会"、"闻耗"、"逼嫁"等情节来表现她闺阁名媛的娇羞和纯洁的一面。所以当她女扮男装时,既能机智地掩盖破绽,而山伯殉情后她也敢于破俗吊孝和素服祭坟。在封建社会中只有一个能打破闺阃界限的大胆而知书的女性,才能有如此作为。因为有这种英勇的大胆行为,所以才为封建礼教压迫下的千百万妇女所崇敬和爱戴。由此可见,梁祝两人的性格,由于女性坚强,男性软弱,两相对比,所以特别显得鲜明,也更加突出地表现了英台反抗封建婚姻的思想意义。
从上面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简单分析中,已充分展示了梁祝故事的主题思想:反对封建礼教、包办婚姻制度,歌颂坚贞不屈的纯洁爱情,用以表达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主的愿望与理想。既有现实主义精神,又闪耀着积极浪漫主义的光彩。梁祝故事其所以为人民群众常听不厌;改编为戏曲时,也常看不厌,就由于这个主题思想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最普遍的,而且是千百万青年男女最关心的婚姻问题。但使人不易理解的,这个反映封建地主阶层生活、产生于这一阶层的故事,为什么反而由劳动人民从一个简单的志怪故事,发展成为一个反抗封建婚姻和礼教的传说?这是因为这个故事的人物性格背叛了他们本阶级的利益,起了本质的变化,而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又多少渗入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在民间口头讲述中更突出),这种感情特别表现在不自私、纯洁友爱和彻底反对封建礼教精神方面。正因为这样,这个故事才为劳动人民所喜爱。不过,梁祝故事的深刻性,还不止这样,它同时还表现在另一方面:就是人民群众在塑造梁祝二人的形象时,也没有忽视他们的阶级出身,和他们所受的封建思想教育的影响,所以他们又不得不向封建礼教屈服。民间创作家在故事中对这点也表现了一种惋惜的心情。而故事的缠绵悱恻,也和这个鲜明的主题思想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梁祝故事意味深长的地方,除了以上所谈,还表现在一点上:象这样一个反映青年男女的先进思想和落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的时代悲剧,听了(或看了)以后,不仅不使人感到心灰意冷,反面能激发人们克服困难和追求幸福的勇气和信心。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梁祝故事具有民间乐观悲剧(亦称悲喜剧)的特点的缘故,而这个特点自然和民间文学永远与悲观主义绝缘的因素是分不开的。如果说中国民间悲剧有此特点,这也是来自民间悲剧性的故事。而中西悲剧是否有相异之处,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如象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结果也是两家仇人,因为一对青年男女的惨死而消除仇恨,好象也很乐观,但是,该剧观后,悲伤之情,一时难去于怀,终不免过于感伤。而我们由梁祝故事改编的各种戏曲,由于以"化蝶"作结尾,不仅观后,使人悲悼之余,心情舒畅,而且还充满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换言之,即是从梁祝两人可惊的合葬,反而引起了化蝶双飞,人间天上的诗意浓厚的幻境。这是中国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也是梁祝故事主题具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使人感觉丰富多彩的根本原因所在。
三
故事的艺术特点梁祝故事的艺术特点,在前面分析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时已附带谈了一些,现为避免重复,只简单谈以下几点:
第一,梁祝故事正面塑造了中国封建社会闺阁妇女的反抗形象。故事一开头就展开了尖锐的矛盾--"避婚·求学",从这里就表现出祝英台强烈的个性和反抗性。接着中途和梁山伯相遇,一见倾心,草桥结拜(或柳荫结拜),也是从正面来描写祝英台蔑视礼教。后来在"书馆谈?quot;中,同处同宿三年,而能纯洁无瑕,两无猜忌,更是一种异想出奇的大胆创造。这种纯洁的行为,不要说在封建社会,就是在现在也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所以祝英台这个人物,如果同文人创作中的人物:崔莺莺、林黛玉加以比较,就可以明显看出,英台对爱情态度较莺莺为纯洁,较黛玉更为勇敢坚强。推究其原因,即由于文人创作多半包含着士大夫本身所具有的那种对男女关系的不健康看法。而民间创作,如梁祝故事这样一个最初可能产生于士大夫阶层的故事,一旦流传民间,如前所说,起了本质的变化,经过劳动人民的艺术加工,祝英台的性格,就由一个纯粹的闺阁小组,逐渐具有劳动人民对婚姻问题的看法和理想。因而,祝英台的性格才能这样纯洁、崇高和智慧,而且勇敢坚决,不象《西厢记》中的莺莺那样"自见了张生",就"神魂荡漾",不免显得轻佻;也不象《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那样悒郁抱恨而死,不敢和封建礼教作正面斗争。
第二,具有丰富的神话色彩。梁祝故事是一个民间传说。传说虽然是神话的发展,但传说和神话仍有区别。因为传说是历史的,往往和某种场合和真实人物发生关系。即使是虚构的人物,也要赋予它以姓名和出身、籍贯,如梁祝故事即其例子。就因为这个缘故,一般传说也从而失掉了神话那种驰骋自如的幻想。而奇怪的是,梁祝故事却恰恰具有这种神话色彩的幻想,这不仅表现在化蝶的结尾,把难于解决的矛盾加以幻境的解决,使故事结局富于诗情画意,达到抒情和叙事(浪漫和写实)相结合的描写方法的极致;而且在表现人物性格的英雄气概和为人风度上也具有神话人物那种恬静肃穆,充满战斗理想的精神。使理想的神明和现实的人物相结合,使人在纯洁和崇高中感到豪迈和庄严,在剧烈的斗争中感到潇洒和自在。一句话,梁祝故事是运用神话色彩创造了身心健康而品质高的人物。同时,因为梁祝二人都具有神话人物的因素,所以当最后"化蝶"的时候,才不显得结构勉强,而是非常自然。
第三,善于陪衬人物来补充主人公性格的不足。因为梁祝二人都出身于地主阶级,终不免多少受封建思想和礼教的影响和制约,他们满怀奔放的思想感情,由于身份关系,有些太露骨的反封建思想和甜蜜的爱情就不便于从他们嘴里说出,民间创作家为此就特别创造了四九("事久"的谐音)和银("人"的谐音)心两个人物代为说出来。如旧川剧和很多口头讲述人在"草桥结拜"、"书馆谈心"、"十八相送"、"楼台会"等情节中,都充分利用了这种从旁衬托的表现方法。这种表现方法在文人作品如《红楼梦》中,曹雪芹也曾采用晴雯来衬托黛玉,不过,由于用意太显,反不如梁祝故事运用得这样不著痕迹。
第四,利用民歌的抒情、比喻和重复手法表达人物的丰富而又单纯的感情。民间故事虽然一般不作静止的心理描写。但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对话来描写丰富而又单纯的感情,不仅能加强人物的真实性,而且能增添故事的风趣。梁祝故事就充分利用了民歌代替对话的方法。即使从故事改编为戏曲时,一般也保持了这个特点。如越剧"十八相送"(其他剧种亦然)一场的唱词:
英过了一山又一山,
山行行到了凤凰山,
英凤凰山上般般有,
山缺少鲜花好牡丹。
英梁兄若是爱牡丹,与我一同把家还,
我家有枝好牡丹,梁兄要攀也不难。
山你家牡丹虽然好,路远迢迢怎来攀。……
英前面还有一口井,不知井水有多深?
山井水深浅不关情,还是赶路最要紧。
英你看井底两个影,一男一女笑盈盈。
山愚兄堂堂男子汉,你不该将我比女人!
这段对话是用对歌的形式,大量用诙谐的比喻来描写英台暗示自己对山伯的爱情和以终身相许的愿望。这样一方面表现了女子的自尊心,也一方面表现了英台的机智和才华。再加以对话随着眼前景物发生变化,使得情景交融,人物形象也更显得生动多姿。这种手法和唱词形式,都直接取自民间唱本。(民间口头讲述人常常在讲述过程中用有韵的唱词代替对话,这是一般民间故事常采用的手法)。有的民间唱本除了用对歌形式,还喜欢用十想、十叹、十送、十劝、十哭等重复、递进的手法,畅叙人物的胸怀,加强故事的荡气回肠的作用。而这种形式很早就影响了梁祝戏曲,如明代传奇"访友"一折,就采用了这种民歌手法。我们在前面说梁祝故事经过劳动人民创作性的发展,那末,在采取民歌代替对话方面,恐怕也是艺术加工过程中很大的一个特点。 总起来说,梁祝故事所以能流行民间千余年,而且越来越丰富,这自然和人民群众不断的加工分不开的。这种加工表现在情节的构造上,能在平凡中显得不平凡;在人物塑造上,能使梁祝两人平易近人而又显得纯洁崇高,生动饱满;在主题思想上,既能鲜明地提出反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主张;又具有广泛的反抗一切封建礼教的意义。所以故事讲述起来,才显得那样智慧而风趣,乐观而含有辛辣的讽刺,悲伤而不令人肠断;换言之,就是故事叙事而不板滞,抒情而不浮泛,热情而有节制,愤怒而不粗暴,失败而具有成功的希望,表现了中国人民群众的美学理想和远大抱负。不过,梁祝故事虽有这些优点,但到底是产生于封建社会,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与封建礼教思想不能不发生关系,受其影响,因而英台对封建婚姻和礼教的反抗,最后仍不得不表示屈服,酿成悲剧性的结局,这是和她的阶级出身、时代局限性分不开的。今天我们根据"古为今用"的原则,批判继承这份遗产的时候,只有用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观点,发扬其民主性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才能辨别故事的优劣所在而加以吸收。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上虞新闻网 2012-07-20 作者:罗永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