煬讳锟梿ㄦ嶃佸瀮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信阳 >> 走进信阳 >> 印象信阳 >> 浏览信阳

插秧

2017/6/5 17:09:41 点击数: 【字体:

插秧

端午前后,河南新县西河村的村民在忙着插秧。本报记者张蕾摄/光明图片
 
  【留住乡愁】
 
  端午前后,农事无闲活,村庄无闲人。在乡下水源好的地方,就“开秧门”了。
 
  这个时节,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块块亮汪汪的水田充满着诗情画意。田塍上、河坎边、秧田里,蠕动着三三两两的插秧人。人多好种田。村里插秧时,往往是我帮你家一天,你帮我家一天,像办酒席一样热闹。
 
  天刚亮,就有人挑着空篮子、扛上扁担去秧田里拔秧。秧田里长有稗草和杂草,拔秧时要小心剔出。一边拔秧,一边还要摆摆家常或说些奇闻轶事,间或拖腔拿调地唱起花灯小调,比如“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那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形成了乡村五六月独特的景致。
 
  插秧时,田水的深浅以漫过田泥为宜——太深了,秧苗难定根,容易漂起来;太浅了,插秧分秧不利爽,泥浆溅得身上到处都是。插秧要做到“胸中有丘壑”,窝距行距都有数,左三棵,右三棵,分蔸均匀,秧苗直立,排列整齐,横竖都在一条线上,不能出现闹塘(秧苗栽得太稀或没有秧苗的地方)。
 
  为了赶天,男女老幼齐上阵,站成一排,低头弯腰,左手分秧右手插。插秧时眼睛不看手,只看水面,插好一行退半步,一步步顺次把秧插进水田,待退到田边,秧便插好了。此时,青苗点缀的水田平整如镜,倒映出人影、青山和天上缓缓游动的白云,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唐朝布袋和尚的那首诗:“手提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静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
 
  天晴时插秧,毒辣辣的太阳要把头皮晒炸,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洇成的盐渍在背上形成一块块奇形怪状的“地图”。
 
  插秧时节,天气说变就变,早晨还是艳阳高照,午后就变得阴云密布,不多时雨便噼里啪啦下起来。没带蓑衣和斗笠的乡亲只好弓着背继续埋头苦干,让雨水从头上顺着腮帮子流下来,连揩的时间都没有。
 
  突然间,这沉闷的场面被远处姑娘一嗓子脆亮婉转的山歌打破了:“大田栽秧窝对窝,拨开泥水栽两窝。哪个是妹亲朋友,陪妹栽到太阳落。”这边的小伙子当然不甘示弱:“大田栽秧行对行,钥匙配锁妹配郎。只要小妹不嫌弃,哥会下田来帮忙。”唱毕,任凭一阵阵欢笑声、喝彩声响彻田野,乡亲们也似乎忘却了日晒雨淋的辛苦和疲劳。
 
  不到十天半月,稻秧便栽得封坝了。一阵风吹过,秧苗随风舞动,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更像一幅极美的油画。
 
  插秧,难以磨灭的记忆,难以抹去的乡愁……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缂冩垹鐝#鏍€�閸忓厖绨幋鎴滄粦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鐎广垺鍩涢張宥呭閺堝秴濮熼弶鈩冾儥娴滅儤澧犻幏娑滀粧娴兼艾鎲冲▔銊ュ斀缁旀瑥鍞撮崗顒€鎲�閸忓秷鐭楁竟鐗堟閹板繗顫嗛崣宥夘洯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閸︽澘娼冮敍锟� 濞屽啿宕¢惇渚€鍎滃鐐茬闁叉垶鎸夌捄锟�305閸欙拷 闁喚绱敍锟�450008
閻絻鐦介敍锟�0371-86663763 娴肩姷婀¢敍锟�0371-86663763 閻㈤潧鐡欓柇顔绘閿涙xhenan163@163.com
鐠炵嵒CP婢讹拷11032303閸欙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