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信阳 >> 文化遗产 >> 物质文化遗产 >> 浏览信阳
001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02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2012/3/26 9:46:03 点击数: 【字体: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徐畈革命旧址群,位于光山县晏河乡管围孜村,是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省委所在地,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的组成部分。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有文物保护单位25处,保护房屋367间,保护寨墙2千米,总体建筑座东面西,前后共有七进。四面原设寨墙,墙外设壕,寨墙四角设堡,四面有门,并各有一吊桥。寨堡、寨墙及吊桥现部分倒塌。徐畈在明末已筑堡成寨,为徐姓地主庄园,民居建筑全为砖木结构,群体组合是背依中心,面对四方,家家相连,户户相通,具有浓郁的地方建筑特色。  
      
    徐畈,在1931年春至1932年9月,是鄂豫皖特委部分机关和中共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当时鄂豫皖苏区除新集之外的又一政治中心,有“红都”的美誉。1931年元月,光山县苏维埃政府及苏维埃机关迁到徐畈,此后鄂豫皖特委一些机关如:组织部、宣传部、党校、保卫局、法庭、红74师指挥部、干训所、列宁小学等机关相继迁到徐畈、许继慎、徐向前、成仿吾、吴焕先、徐海东、高敬亭等领导人都先后在徐畈住徐畈住居工作过,红军在徐畈还自建了营房,领导开展农民运动,开办干部训练组,加强对工农干部的培养,组织农会宣传队,用各种贴近农民生活的艺术形式,宣传土地革命,保卫苏区。1930年10月,张国焘推行“肃反”扩大化,徐畈成为重灾区,在这里专门建立了法庭、监狱,用来关押红军战士,对他们进行残酷打击,无情迫害,先后有近千名党的优秀儿女在这里被冤杀。1932年9月,随着第四次反“围剿”的失利,徐畈失守。徐畈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政治中心之一,将近两年之久,这里家家住过红军,户户支援过革命是名符其实的红色堡垒。  
      
    现旧址群内的红军自建营户,鄂豫皖政治保卫局、鄂豫皖特苏监狱、中共鄂豫皖特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鄂豫皖边区农会宣传队及徐向前旧居、徐海东旧居、戴季英旧居、红军井等仍保存并对外开放,还没有鄂豫皖革命斗争史陈列馆,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互联网
0
下一条: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上一条:没有了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
视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