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信阳 >> 传统文艺 >> 文艺赏析 >> 浏览信阳

皮影,罗山人痴迷的远梦

2012/8/13 10:05:03 点击数: 【字体:


皮影,罗山人痴迷的远梦

皮影,罗山人痴迷的远梦
      
    一块儿长不过两米、宽不过一米的白布,几根随地可取的竹竿,讲究些的,再在幕布上搭个布棚,这就是罗山皮影的演出舞台。
   
    与桐柏和灵宝皮影相比,罗山皮影的陈设实在可用简单甚或简陋来形容,直性而倔强的罗山艺人,到哪儿都带着这样的行头。也正因为这样的简陋和简单,当2007年春节罗山皮影到省会郑州汇演时,有人曾经对他们鄙夷不屑:“一看你们就是地摊演出,不上档次!”
   
    也是,灵宝皮影、桐柏皮影,一个比一个装扮得华贵,只有罗山的皮影棚子,像个丑小鸭——很寒碜。
   
    参加汇演的罗山皮影老艺人陈光辉受不了这样的轻看,争辩说:“我们是大别山区,平时怎样就怎样,方便群众。”
 
    “我们拿来的是原汁原味的皮影,我们的硬件不如人,但我们的软件好!来省会,就应该唱自己的戏!”
   
    也是,若以传统的形式来看,罗山确实地道,有代表性。如果你到信阳罗山,也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几个艺人,挑一担子,行走在乡间小路上。行装不多,到演出地儿放下担子,不一会儿,白幕扯起来了,舞台搭起来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但这样的简单并不能说罗山皮影简单,否则,罗山人会跟你急:“咋说嘞,行头简单,戏不简单。”
   
    罗山皮影文武兼备。你要是点文戏,罗山艺人能“咿咿呀呀”唱得你生春心洒情泪;你要是点武戏,他们能让你感受到虎虎生风、叱咤风云、千军万马的隆隆威猛。
   
    用“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来形容罗山皮影,也许是最恰当不过的。
   
    特殊地域决定了特殊的罗山皮影
   
    罗山地处河南南部,居楚头豫尾之江淮之间,南与湖北大悟县接壤,北与驻马店正阳隔河相望,其北部是“豫南粮仓”淮河平原,中部为逶迤连绵的丘陵地带,南部是挺拔俊朗的大别山区,气候温和,山川秀美,被称为“鱼米之乡”。
   
    罗山县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民歌、民间舞蹈、戏曲、民间工艺遍布全县,是“豫南民歌”的代表县之一。因此,诞生于这里的罗山皮影,其音乐、唱腔、道白、人物造型都带有浓郁的豫南鄂北风韵。
   
    据明清时期的《罗山县志》记载,罗山皮影源自河北滦州(现属唐山),形成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明嘉靖年间,皮影由滦州传入湖北,又从湖北传入罗山。最先是鄂北西路调,起落平稳缓慢,适合唱文戏。后来因为罗山人喜爱高亢激昂、场面强烈的东路调,改为豫南东路调。清末,罗山人詹国祥拜滦州苏鼎山为师,回到罗山后,对罗山皮影进行了一些改革。当时的罗山皮影,一度改成丝弦拉唱,又叫“丝弦戏”,津韵道白、北方唱腔,多为折子戏。后来为适应豫南民众要求,又加入了地方方言。
   
    在发展过程中,罗山皮影大量吸收了滦州皮影的艺术套路、制作方法、表演艺术,积累了419个剧目,经常演出的有49本231出,大多是《封神演义》、《隋唐演义》等,其音乐唱腔属于综合体,以板腔体为主,又保留着一部分曲牌体,形成了表现内容丰富、音乐唱腔旋律流畅、唱词道白雅俗共赏的综合艺术。
   
    实际上,罗山皮影属于信阳皮影戏的一种。信阳皮影戏因其浓郁的本土特色,被称为豫南皮影戏;东部的潢川、固始、淮滨、息县、商城5县因语言接近中州语系,演唱、道白自成特点,被称为东路皮影;西部的新县、光山、罗山等县接近湖广语系,唱腔、道白亦成一格,被称为西路皮影。
   
    罗山皮影,因在豫南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在***有一定影响,成为信阳皮影戏的代表。与其他地方的皮影相比,罗山皮影具有自己的特色:罗山皮影子造型考究,形象逼真,脸谱规范,制作用料精良,唱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语言有不少豫南的民间口语、方言,音乐曲调多豫南的民歌、民间小调。正如河北唐山皮影以河北梆子为唱腔、湖南皮影以花鼓戏为唱腔、江西皮影以采茶调为唱腔一样,罗山皮影以地方山歌为基调,独具豫南特色,如“太阳一出哟,照东墙哟”就是典型的民歌调子。有时它也采用地灯戏的曲调,比如:“那家唱罢这家来,这家柴门大大开,白天开门招财宝,夜晚开门宝招财!”但主基调还是山歌调。
   
    从造型上看,罗山皮影属“二水皮影”,影人、帐幕较小,适宜在山区乡村演出。一般来说,皮影大小以“水”来衡量,一水皮影一般为80厘米~100厘米、二水皮影一般为50厘米~60厘米、三水皮影一般为30厘米~40厘米。
    
    虽然是“二水皮影”,罗山皮影子较大气,可以唱大本头连本戏,场面激烈,再加上唱腔高昂,显得很是大气。
   
    林芝梅为演皮影宁可丢官 
 
   
    见到罗山县委宣传部新闻科骆中宪科长时,他说:“在罗山,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皮影都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戏曲形式,一般孩子考上大学,家里生小孩,老百姓都会请皮影戏唱几天。我就是在皮影戏的熏陶下长大的。”
   
    和灵宝、桐柏仅存几担箱皮影不同,罗山皮影直到现在还称得上队伍庞大,仅皮影就有52担箱。
   
    罗山县文化局负责农村文化的刘庆祥主任说:“我原先对皮影的生、旦、净、末、丑都分不清,去年3月份,我受命对罗山皮影进行考察,这才发现,罗山皮影和别处的皮影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罗山皮影不像其他地方那样借助戏曲形式,而是以民歌、山歌、秧歌为基调,有着很浓很浓的地方乡土气息。”
   
    罗山县皮影老艺人陈光辉说,他16岁就开始学皮影,先是学大鼓词,当时他家附近就是练功厅,给他学习提供了方便。
   
    实际上,陈光辉8岁时就开始拉二胡,还学过地灯戏。地灯戏是地地道道的罗山当地剧种,后被融入到了罗山皮影演出中。
   
    陈光辉说,地灯戏是类似于东北二人转的一种剧种,属于一丑一旦戏。
   
    地灯戏给了陈光辉很大的影响,说着,他就兀自唱将起来:“哟喂,小女子嘛!”
 
    “叫嘛喂?”
 
    “你在房里干啥哩?”
 
     “我在房中引娃娃!”
 
     “嗨嗨呀哈嗨!”
   
    刚开始走上艺术道路时,陈光辉是流浪艺人,唱的是大鼓书,接着他拜著名艺人林芝梅为师,学习皮影。“文化大革命”时,因为被视作“四旧”,皮影暂时中断,陈光辉也不再演皮影。
   
    1973年,罗山县成立了第一个曲艺队,说新书《李自成》。当时群众已私下开始搞皮影,只不过搞的是新版皮影,比如《平原枪声》等。1976年后,除《薛仁贵东征》外,其他皮影剧都放开了。
 
    “爱它,才学它,才要搞好它。在过去,它可招群众喜欢了,尤其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小小的皮影前看的人上千个,为啥?淮河以南没别的文艺形式。”陈光辉说。
   
    罗山人爱皮影,罗山人对皮影疯狂,这可以从老艺人林芝梅身上看出来。
 
    “1962年、1963年,林芝梅是周党镇的镇长。但他放着镇长不当,跑到外地去演出,结果可想而知,党籍也被开除了。”陈光辉说。
 
    “骑洋车,挂***,不如回家开块荒,再弄上个皮影一担箱。”所以,到现在,在皮影很不景气的时候,罗山皮影还有52担箱,从艺者有364人,可谓庞大。
   
    骆中宪科长说:“就在今年正月初二,因为皮影艺人太忙,人手不够,一个已经搬到信阳的艺人专门回到罗山唱皮影。”
   
    痴迷于皮影的林芝梅曾经编了个顺口溜:“离了朝廷不做官,不如回家落清闲。依山傍水屋三间,出也安来进也安。晚归儿女笑等闲,今也
   
    弹来古也弹。闲来无事荡小舟,鱼在一边酒在一边。绸棉大布做衣穿,长也能穿短也能穿。“
   
    周盛安为养家走上皮影路  
   
    来到罗山的第二天,本想看看当地的皮影演出,不巧的是,下雨了。好在,上午8点多钟,县文化局的刘庆祥主任来了信,说潘新镇何家湾有演出,当即就可以去。
   
    乘着罗山电影公司周永强经理的皮卡车,我们就去赶场子。
   
    舞台搭在泥泞的地上,两把椅子,一块板子,两根竹棍,一块银幕,看上去很寒碜。不过,舞台周围的竹林、盛开的桃花倒是给演出增添了几许浪漫和诗意。
   
    在这里演出的是罗山县潘新镇宋楼村51岁的艺人周盛安,趁他场间休息,记者和他聊了起来。
 
    “我是从教师转行干这个的。”周盛安说,“我是1980年转行的,当时我干教师每个月8块钱,养不了家,被逼无奈干了这个,但没想到一进入这个行当,我就深深爱上了它,这小小的舞台,就是个大大的人生乾坤啊。”
   
    刚改行的周盛安,从物质层面上确实尝到了皮影的甜头,但后来,他却深深地迷上了皮影。
 
    “当初改行,确实是为改变家境,但后来我把它当事业来做。为啥呢?群众喜闻乐见,群众需要它。”
   
    直到现在,周盛安津津乐道的、自己一生最快乐的事就是那次在湖北演皮影。
   
    那是2005年的4月,周盛安被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镇邀去演出。那个观众之多啊,直到现在周盛安想起来仍旧激动不已。每场演出,观众至少有五六百人,每次演出,镇长都会好烟一条又一条地递:“这里不能没有你,你要不唱,场面就难撑起来了。”
   
    那是为纪念革命烈士而进行的演出,周盛安一唱就是一个多月——人家不让走。
   
    当时,周盛安唱的是《杨家将》、《水浒传》、《封神榜》。
   
    周盛安说,在什么样的场合唱什么样的戏,这是有讲究的。
   
    一般来说,私人庆喜要唱喜戏,不能有任何让人伤感的内容,也就是说戏只能是积极、喜庆、吉祥的,只能唱好戏,比如《三全其美》、《麒麟圣旨》(添小孩)、《刘备招亲》、《龙凤呈祥》、《诸葛亮招亲》等,房子竣工要唱《万寿亭》,老人过生日要唱《八仙庆寿》。
   
    周盛安说,这次演出是因为这一家生孩子,演的是《麒麟圣旨》。
   
    对于周盛安转行干皮影,周盛安的同学、人称“万事通”的王治才当时颇有些看法。他告诉记者:“我们这里以前有个说法叫‘农村有三丑,王八、戏子、吹鼓手’。我当时真不理解,改啥哩?你想想,当教师虽然工资不高,但是有地位、学生崇拜、家长倚重,改当戏子,算什么呢?但现在,看着他的痴迷,我理解了。”
   
    一块白布、几根竹竿,因为简陋,罗山皮影被称为“地摊儿戏”,但若从传统形式看,罗山皮影是最地道的一种。图为罗山皮影简陋的舞台。
   
    当初周盛安是为了养家才学演皮影的,但后来他却深深地迷上了皮影。图为周盛安和他的皮影子。【原标题:皮影,罗山人痴迷的远梦】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网 作者:李红军 2007-4-1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