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介绍郑镇怀的布雕画(向明超 摄)
他拿起一支修录音机的烙铁,开始在一块布上一笔一笔地画着,在众人惊讶之中,一只熊猫跃然“布”上。
这就是在2007年第四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被外国大使称为“世界文化艺术奇迹”的布雕画,即用烙铁代替画笔,通电后在布上雕刻,利用高温将布粘在一起,并雕出各种图案,是河南省淮滨县农民郑镇怀发明的一种工艺。
布雕画将中国画的神韵和浮雕的立体感融为一体,远看如国画,色彩鲜艳、形神兼备,近看如浮雕,凹凸有致。
突发灵感 自制工具钻研
在郑镇怀小时候,他的母亲经常将五颜六色的布头剪成各种图案,然后用针线缝在衣服上。这种传统布贴画吸引了郑镇怀,但衣服上的图案经过风吹日晒,不是脱落,就是表面变得毛糙。而且,因为布贴画做工简单,图案线条也不流畅。因此,郑镇怀就萌生了将传统布贴画进行创新的想法。
1986年,郑镇怀吸烟时不小心烫住了衣服。郑镇怀却发现衣服烫焦后紧紧地粘合在一起,而且呈现出错落有致的纹理图案,突然想到,能否利用高温刻刀,将各种布料粘合在一起,并雕刻出流畅的线条呢?
然后,他试着自制了一个刻刀形状的铁头,安装在修理收音机的电烙铁上,通电后,利用高温将布料粘合在一起,并刻出各种图案。
但是,用这样的烙铁作画时,悬空的胳膊肘找不到支点,不容易作画。于是,经过反复琢磨,郑镇怀将垂直的刻刀改成弯曲的铁头,使其和烙铁杆形成一定的角度。这样,他可以将胳膊放在桌上作画,下笔时手更稳了。
后来,郑镇怀又研制出更多形状的刻刀头,用来制作擦、点、皴等技法。
埋头钻研 被认为“不务正业”
刚发明出布雕画时,郑镇怀一边打理着自家的酱油生意,一边利用空闲时间摆弄布雕画。但是,他做出来的东西比较粗糙,自己欣赏一番后,只好拿到厨房当柴火烧掉。
随着郑镇怀的水平不断进步,不少邻居都开始称赞他的画漂亮。于是,1998年,郑镇怀放弃了生意,开始将全部精力放到布雕画上。经过两年多时间,他做出了几幅自认比较满意的作品。
2001年,郑镇怀带着自己的作品报名参加了上海艺术博览会。展览会上,各种各样参展的艺术品让他目不暇接,但是他的作品却少人问津。虽然有人称赞他的制作工艺比较独特,但更多人却指出他的画色彩搭配不协调。最后,他一幅画没有卖出去。
回去后,他一边向专家和专业美术书籍学习美术知识,一边继续报名参加各种艺术展,但每次都是败兴而归。
此时,郑镇怀家里已经没有了收入,而且每参加一次艺术展都要花费1万元左右。没过多久,家里原先攒下的几万元积蓄就花完了,他只好向亲戚朋友借钱。
但是,郑镇怀仍然沉迷于研究布雕画,在桌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因为太投入,他往往忘记吃饭,甚至当妻子把饭端到桌前时,他也顾不上吃。
村里不少人都说郑镇怀是不务正业的懒汉,扔下生意和农活,去做一件看不到希望的事,他的妻子也开始埋怨丈夫扔下她一个人做农活。
但郑镇怀仍没有放弃,他说:“当我把普通的布头变成艺术品时,这种高兴没人能了解。无论多难,我都不会放弃。”
苦尽甘来 《清明上河图》一炮而红
随着郑镇怀的不断摸索,他的美术知识也不断增长,作品也越来越复杂。2005年,经过3年努力,郑镇怀完成了长24.88米,高1米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其中包含1万多块布料、800多名人物,清晰地再现了宋朝百姓热闹的生活。
在第二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会上,这幅《清明上河图》震惊四座,不仅成了那次展览会上的焦点,被深圳媒体誉为“不得不看的民族民间国宝”,还被专家估价为100万人民币。
“《清明上河图》原画已经模糊了,而且不易保存,我用布雕画的方式将它复制下来,可以保存得更久,”郑镇怀说。
为了修复原画里一些模糊的细节,郑镇怀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又到杭州的宋城、开封的清明上河园进行考察。
如今,郑镇怀的作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并获得中国(国际)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山花奖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大奖。郑镇怀也先后当选信阳市人大代表,信阳市十大优秀青年。
郑镇怀的布雕画被文化部估价为每平方尺5000元至5500元,很多人前来购买,但因为制作时间较长,郑镇怀的作品已经供不应求。不少人建议郑镇怀广开门户,招收徒弟,将布雕画大批量生产,使其形成产业。但郑镇怀拒绝了这个建议,仍然坚持自己创作。
“如果到处都在卖布雕画,它就不珍贵了。现在我的女儿是我唯一的徒弟,我希望布雕画能在我的家人里流传下去,”郑镇怀说。(记者 向明超 杨晓楠)【原标题:河南淮滨农民创作布雕画 外国大使眼中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