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岁时节令习俗
2013/9/16 14:37:01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春节、农历十二月末一天。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立夏节、端阳节、六月六、七月七、七月十五、中秋节、重阳节、小年。此外,还有元旦、三八节、五一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节假日。
节日具体过法:
春节 叫“除夕”、“大年”。是日贴“门神”、春联、年画,打扫庭院,除旧布新。除夕,要吃“年饭”(或晚上,或中午),以“年饭”分新旧,吃罢年饭叫“过罢年”。“年饭”一定要在爆竹声中,堂屋的正中,摆着准备已久的丰盛酒宴,在供桌上用煮熟的猪头、四个猪蹄、猪心、猪尾巴上供,焚香燃烛,全家老少叩首礼拜,敬天地、祀祖宗后,全家人入座吃年饭,年饭桌上,还要虚设碗筷、空席,以示来年“添人进口”在丰盛的荤菜中,一定要有猪肠煮线粉、青菜炒豆腐,这叫“常吃常有”,“富贵不断头”、“清吉平安”,肴要多烹,饭要多煮,让菜饭剩余,象征年年有余。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老少围“火”守岁,灯火通宵达旦,彻底不眠,晚辈给长辈“辞”岁,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凌晨,一年复始,燃放鞭炮接“灶”、“迎新”,全家向祖宗拜年,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发“拜年钱”。初一,拜年开始,先近邻,后远亲,到亲朋好友拜年兴带果子糖果互赠。拜年客来,以茶、糖果、点心招待。拜年酒是盅换盅,一直延续到二月二才告终。
80年代后至今,居家过年菜肴趋向筵席化,肴之多,菜之精,超往年。领导干部给烈军属拜年,看望离退休干部。县四大机构开团拜年,乡镇政府吃顿拜饭(扣待乡直单位和村委会干部)。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称“灯节”。“正月十五大似年”,早吃元宵,午吃“十五饭”,抢早而吃,城内抢生意,农村抢庄稼,“吃罢十五饭,即把庄稼干”。入夜灯光辉煌,玩龙舞狮以闹元宵。商城南部有送灯祭祖习俗。
二月二 花朝节,焚香化纸“送车”,停止拜年。共和国成立前,日女孩穿耳日。
三月三 “关鬼节”,是夜烧孤魂纸,家家放鞭炮,“炸鬼驱邪”。农村,吃眼雀蒿子馍,清势败火。
清明节 人们都要墓地,烧低入炮个个祭祀先人。还有重修用土坟的习惯。
立夏节 是日,兴吃黄鳝对腊肉,饭罢,给孩子称量体重。
端阳节 亦称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是日,门上插艾枝,屋内洒黄酒,燃烧苍术,以避瘟疫。太阳未出前,县内有采药之俗,采集车前菜,晒干待用,可解毒清热。小孩、少女穿新衣,挂香荷包。中午,除吃一顿丰盛的“端午饭”外,早晨吃粽子、糖糕、油条、茶鸡蛋、咸蛋、皮蛋。亲朋送节礼。共和国成立后,端阳节依旧沿袭。80年代后,兴起新婚夫妇回娘家、未婚的媳妇到婆家过端午节之风,农村尤盛。是日,穿红着绿的少妇和少女从早到晚往返不绝于道。娘婆二家都要给礼钱,并赠雨伞、细草帽、扇子、夏衣等物。
六月六 翻晒衣物、书籍,做酒曲,晒制豆酱。是日,吃“杀笋鸡对葫芦”。
七月七 鹊桥会。
七月十五 “放鬼节”,又称“中元节”。近年来,仍有老人在半夜时分,在街头巷尾十字路口,烧香烧纸,在纸堆处画着圈圈说“***收用”。
中秋节 八月十五,俗称八月节,庆丰收吃月饼,尝新米,吃节饭。入夜摆设香案,陈列月饼、瓜果“供月姥姥”。如今,仍沿袭传统的做法,只是改供“月姥姥”,而吃月饼赏月。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是秋游登高之日。
腊八 农历腊月初八,吃腊八粥。
小年 腊月二十三日 称小年,又是“祭灶日”。小年饭是素餐,又叫“豆腐节”。是日晨,主妇清扫厨房、锅台,打扬尘灰。晚上备灶糖、马料、黄表纸对锅灶门焚烧,祈灶神“上天言好事”。共和国成立后祭灶仪式渐衰。80年代后至今,县城内改素食餐为荤食。农村从是日起,开始打糍粑、做挂面,一片繁忙。
节日长假,或休息或集会纪念,气氛热烈。城镇工作人员携家属孩子旅游,或探亲访友,将长假消耗在山水与名胜古迹之中。
民间节日:有驱鬼的、有接灶的、有祈求的。节日与商贸:每逢春节到来,城乡人们购买各种服装和烟酒等,促使商贸市场繁荣。节日与信仰:每逢元宵节、清明节到来,人们开始祭祖活动,不管刮风下雨,人们都要到墓地烧纸叩首。
节日与旅游:每逢“五一”、“十一”长假节日来临,公职人员携家眷到国内旅游景点旅游,或成群结伙到名胜古迹观光。
改革开放以来,被认可的教师节、独生子女节、护士节,还有商贸文艺节:如茶叶节、艺术节等被认可。
这些节日的形成,与市场经济有关系的茶叶节、艺术节。茶节宗旨:茶叶搭台,经贸唱戏。
二十四节气仍然在河南民间生产、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现在耕作、播种、收获等。如:吃罢十五饭,即把庄稼干。小满栽家把家,芒种栽秧普天下。立夏下一点,要饭甩了碗,立夏不下,住犁住耙。交了七月节,夜寒白日热等。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