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乡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记 >> 浏览新乡

百泉书院

2015/12/29 14:22:27 点击数: 【字体:


    辉县之胜景,首在苏门山、百泉湖,苏门百泉之胜,实因书院更胜。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辉县志》载:“百泉书院旧在县西五里苏门山麓,百泉之左,即太极书院。始于宋代,借山水之灵秀,为求道兴学之佳地。历代名士景从学聚,苏门百泉名著华夏。”北宋时,因有诸多名师巨儒讲学其中,辉县的太极书院名声大震。明成化年间,重修后更名为“百泉书院”。清顺治年间,河南贡院一度移至百泉书院,见证了科举考试的盛大场面。乾隆皇帝游览百泉景区时,百泉书院被改为“乾隆行宫”,讲学活动由此终止。异地重建的新百泉书院,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分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成了辉县市城内小学的一部分。
 
  12月10日,笔者一行两人通过百泉湖风景区工作人员崔玉萍介绍,几经周折找到辉县市博物馆副馆长高有生,今年45岁的他从郑州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县文化局,十几年的潜心研究使他对历史遗址、文物充满感情,得知我们的来意后,高有生带着我们来到依偎在百泉湖畔的百泉书院,而在1952年,百泉书院被河南省干部疗养院借用。记者看到疗养院大门被冷清清的锁着,四周为红色围墙,院内是几栋砖瓦式建筑,院外几棵粗大的柏树让人顿生沧桑之感。高有生告诉记者:“这几棵柏树是清道光年间栽种的,到现在至少有200多年了。”
 
  书院的前身是“太极书院”,讲学的内容主要是《易经》,易学是极重视天人关系的,因此,“太极书院”在院址的选择上强调天人合一,把自然环境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注重大自然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高有生介绍说,咱这儿书院称为千年书院,宋代称为太极书院,是四大书院之一,岁月更替,太极书院也几度兴衰。金兵侵犯中原,太极书院遭到毁坏。元代时,有识之士在原址上重修太极书院。理学家赵孟兆页、著名政治家和学者姚枢等人也讲学于此,全国各地士子慕名而来,一度衰败的太极书院,再次兴盛。因当时的许多名士都曾受学于此,所以后人在评说理学的发展时有“宋兴伊洛,元大苏门”之说。意思是,理学兴起于宋代的洛阳,发扬光大在元朝的辉县苏门山。姚枢等人离开百泉后,太极书院渐渐萧条。
 
  清朝初期,百泉书院因成为当时河南的最高学府,而声名鹊起。到清康熙年间,是百泉书院的又一个鼎盛时期,当时,一代大儒孙奇逢来此讲学,四方学者,纷至沓来。百泉书院不但驰名中州,还同浙江的姚江书院、陕西的磋中书院一起,站在全国诸多书院的前列。清康熙二十三年,当地知府重修百泉书院,增建东西号房10间,修葺前后厅堂,改作岁科二试考棚。清雍正三年,考棚移入卫郡书院,百泉书院停办。一直到乾隆七年,才再次恢复讲学活动。这时的百泉书院规模宏大,分为前院、中院和后院,各院自成体系,又浑然一体。公元1750年,为了迎接乾隆皇帝的驾临,百泉书院被改建成仿宫廷式建筑,尽显皇家威仪。此后,乾隆行宫成为圣地胜迹,不得再做书院之用,正殿、寝殿原样保留,其余房舍作为上级官吏巡按百泉的住所。百泉书院在历代文化史上都有极高的地位,有时还是全国的最高学府,但随着我国经济中心的南移,文化也跟着南迁了。以至于到了今天,百泉湖的东岸上只有一片绿树红墙,城内也只留下一个徒有虚名的书院街,百泉书院永远从中原大地上消失了。
 
  跟随记者一路采访的崔玉萍说:“百泉是个历史积淀丰富、风景优美的地方,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好文物不被破坏,如果能重修,可以吸引很多游客的。”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新乡辉县市委统战部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