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贺老师出生于号称“人间天堂”的江苏苏州,她从小在一个苏绣世家长大。苏州作为太湖边上的一座美丽的江南城市,不光是富饶的鱼米之乡,它更是我国明清两代刺绣与工艺雕刻技艺达到顶峰的地方,它作为皇家用品的供应地长达几百年之久。在这样的环境中,王信贺从小就跟着大人学着做刺绣,学着绣花。家庭的熏陶再加上自己的喜爱,8岁的王信贺即可分绷独绣,深得刺绣艺术的精髓。
八十年代末,王信贺从苏州来到了河南新乡,并把家安在了新乡。自己周围的环境虽然改变了,但不变的仍然是她对刺绣的喜爱与热情。这种热情伴随着她从江南水乡来到了中原大地。有时,人们会问她,新乡与苏州有什么不同,来到这里对她的刺绣作品有没有较大的影响,她总是笑着说,这里的人们很友善。她在新乡已经20多年了,虽然气候的干燥对她的作品有些细微的影响,但是新乡这座好客的城市依然成了王老师的第二故乡。
王信贺老师的刺绣作品,无论是古今名人字画,还是摄影写真油彩,逼真的艺术效果都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工笔细描,则惟妙惟肖,让人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山水写意,则意流笔端,让人回味无穷,妙不可言。《月下箜篌图》,则华装铺地,衣褶流光,玉指拨动琴弦,让人仿佛听到了千年的回响;《乾隆鹞鹰图》,则鹰视回眸,毛发毕现,不愧为上乘之作;作品《眸》,则光线搭配,反差分明,灰暗色调里显出眼眸的清澈,给人一种强烈的空间感;《西子浣纱图》,则婉约清丽,倩影迷人,弱骨中透着万种柔情。每幅作品无不浸染着心血,每幅作品无不图案工整隽秀、色彩清新高雅、针法丰富多变、绣工精巧细腻,充分体现了苏绣“精、细、雅、洁”的艺术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信贺在刺绣技法上不断领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尝试用不同的的针法来表现国画、摄影、油画等不同艺术题材作品的风格特点,让自己的刺绣作品既不失原作的风采神韵,又独具刺绣特有的艺术味道。在对作品中人物肌肤、色彩浓淡、光线明暗的处理上,王信贺发明了“针上调色法”,用一根绣针穿上不同颜色的丝线,根据图案的需要,可调出100多种色彩,形成色调明暗的对比变化,把画面处理的更加细腻,真实,自然,尽得其妙。真是一根绣针,于指尖飞转腾挪,缕缕丝线,交错分合,在绢帛上变幻出多彩的画面。
付出就会有收获,王信贺的刺绣作品多次在大赛中获奖。1994年作品《毛主席肖像》荣获北京首届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1998年作品《千手观音》在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会荣获金奖;2001年作品《蒙娜丽莎》在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金奖;2002年作品《敦煌飞天》在第四届上海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览会上获得金奖。
随着获奖次数的增多,王信贺的名气也也来越大,有很多慕名而来的年轻人想向她学习刺绣技艺。可当她得知他们只是想学着玩玩而已,就像学习十字绣一样随意。她就会明确地对他们说,刺绣和十字绣不一样,它需要长时间的学习针法,更需要你全身心的投入到创作里面,没有三五年的功夫,是绣不出东西来的,如果不能坚持的话,就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王信贺创作一件刺绣作品需要很长时间,短则几月,长则数年。她常说,创作的过程,就是你领悟这幅画精髓的过程,你要拆分这幅画的构图结构,你要细想这幅画的色彩搭配,然后,再结合整幅画面选择相应的针法,相应的施色走线方式。一幅精美绣图的产生过程,就像在孕育一个新的生命。没有哪两副作品是完全一样的,没有哪一副作品是在简单的重复着过去。
当人们赞美着王信贺的绣图,想购买她的作品时,又总是嫌作品价格太高。这时,王信贺总是打趣地说:“你算算一个月工资两三千块钱,一幅作品做下来就多少钱了。”在她的眼里,作品消耗的不是针线,而是创作者的感情与体会。王信贺卖作品并不仅仅以钱为最终目的。当她遇到她眼中的有缘人,就会慷慨地把作品的价钱打一下折,为自己的作品找到一个好的归宿,好的知己。在王信贺的心里,有人欣赏,有人会欣赏,就是她最大的开心,就是她接着做下去的动力。
现在,王信贺老师的工作室人越来越多,精美的作品销售到越来越多的地方,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们领略到刺绣这项艺术的魅力。
王信贺简介:
王信贺,女,祖籍江苏苏州,现居河南新乡,1954年出生在苏绣世家。1976年7月毕业于江苏省美术学院,1976年8月她被苏州刺绣研究所聘为高级工艺,2008年被聘为河南省中国中部崛起促进会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民间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其作品有《毛主席肖像》、《千手观音》、《敦煌飞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