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繁塔与“铲王气”
繁(po)塔是开封现存最早的古代建筑。它位于开封城南的禹王台西部的繁台上。据说,繁台原是一片高地,因台上居民多姓繁,故称繁台。相传,五代时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在繁台上修建一所寺院,名曰“天清寺”。北宋开宝年间(968年~976年)将此寺院扩建为殿堂宏伟、楼台瑰丽的去处,寺内建起一座高塔,俗称“繁塔”。
如今人们见到的繁塔,是在三层大塔上面,又有一个六层小塔,小塔和大塔结合成一个古怪的整体。这座造型奇特的古塔,外壁上镶满了数以千计的佛像砖,每块砖上都有着凹圆形佛龛,龛中有佛像凸起,佛像的姿态、表情各具特色,有喜乐的,有凝思的,塑造精巧,活灵活现。佛像面部和手足丰满细润,所穿的短衫、袈裟,线条流畅。塔基南北均有圆券门,皆能出入,而又各不相通。在塔内各层的墙壁和磴道上,镶嵌着琳琅满目的宋代石刻题记。这些内容丰富的碑刻不仅是研究繁塔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书法艺术的珍品,尤其以宋代书法家赵安仁写的楷书最佳。
据记载,原来的繁塔为九级楼阁式砖砌空心结构,高为70余米,不仅比铁塔早建75年,还比铁塔高20多米。当时民谣云:“铁塔高,铁塔高,铁塔只达繁塔腰。”宏伟崇峻的繁塔成为人们登高游览、鸟瞰东京全貌的风景胜地。当年慕名登塔者,足迹相连,络绎不绝。盛世时的繁塔曾有僧人400余人,其中具有一定佛学造诣、能讲经论道的僧人就有50余位,足见当时是颇具规模的。
那么,繁塔上部“失踪”之谜到底是怎么回事?这还得从明代对开封“铲王气”说起。由于开封的历史地位,朱元璋曾想在开封建都,并定开封为北京。朱元璋即皇帝位后,叫他的许多儿子学习兵事,分封他们到全国各地去做藩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封其第五子朱橚为周王,驻开封。周王在宋、金大内的基础上,扩建了周王府。“周围萧墙九里十三步,高二丈许,蜈蚣木镇压,上覆琉璃瓦,下有台基高五尺,上安栏杆,栏杆外街宽五丈”。辟四门,南门叫午门,东、西分名东、西华门,北门名后宰门。王府内殿阁林立,园林植有花木相映,景色相当壮观。明代的开封,虽不及北宋东京那时繁华,但她仍不失为中原名城。正如《如梦录》所述,“曹门通兰阳(今兰考),宋门通陈留,南门通尉氏、通许,西门通中牟,北门通延津,谓之五门六路,八省通衢”。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用武力夺得了皇位,后世称明成祖。朱棣夺取皇位后,十分担心诸王是否臣服,对于实力雄厚而又位居中原腹地的周王朱橚尤为芥蒂。为警告朱橚,使其臣服,明成祖借口开封为七朝古都,过去出皇帝太多,帝王之气太重,为铲除其“王气”,派人拆毁了周王府中的银安殿、唱更楼和尊义门,以示惩戒。据《如梦录》记载,当时周王府的“东华门禁不许开,四角石上俱用钉定,并令于门前堆土作台,此土乃取郑州之土,经火炼熟,寸草不生”。一些风水先生分析其原因是:“毁银安殿所以去龙心;拆唱更楼所以去龙眼;定四角石所以制龙爪;堆土作台所以克水,使龙不能飞腾;东华门不许开谓之文官闭口,拆尊义楼谓之武将去头。”明成祖妄图以此来震慑朱橚,就是在这种极为愚蠢而又空前野蛮的破坏中,繁塔再次蒙难。金元之时,天清寺毁于兵燹,后虽经多次修建,但屡遭水患,殿倾宇圮,仅有繁塔幸存,然而也因宋末元初遭雷殛,两层塔顶被毁,仅余下七级残塔了。这次因“铲王气”,繁塔被拆除了下余七层中的四层,所余的三层也成为“崩啮幽窘,狐狸魑魅昏啸阴啼”、“鸟鼠秽之往来”的荒凉场所。直到明王朝灭亡的200年间,也无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修葺繁塔。直到清初,禁忌松弛,人们才在残存三层的繁塔上增筑一个七级尖顶小塔,填堵了繁塔的中空部分,使之成为今天这个奇形怪样。
繁塔,这座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结晶,在黑暗的旧社会里却历尽磨难,遍体伤痕。到开封解放前夕,残塔倾颓,寺院荒芜,塔台之上杂草丛生,塔基四周荆棘遍地,乌鸦噪鸣其上,狐兔出没其间,满目的荒凉败落景象。
新中国成立后,千年古塔旧貌换新颜。繁塔虽然现今只存三层,但它仍不愧为一座名塔。它以那悠久的历史,宏伟壮观的造型,和那刻工优美的雕砖、壁刻艺术而名扬四海。(原标题:东京汴梁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