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午,许昌县张潘镇汉魏许都故城。
不期而遇的一场春雨,让空气中泛着丝丝寒意。没有豪华的宫阙,也没有参天的古木,当其貌不扬的毓秀台出现在眼前时,却一下子点燃了客人们心中蕴藏已久的热情。
当这批远道而来的客人——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一行专家学者发现,在附近的麦田中,依然散存有昔日的断砖残瓦时,他们如获至宝,全然不顾道路的泥泞和身上的尘土,一个个埋头认真地搜寻起来……
“站在这个地方,看着手中的断砖,我有种感觉,大气磅礴的三国风云,在这一刻忽然变得那么真实而又令人亲近。”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范子烨动情地说,“许昌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文学研究中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地方。当我们真的身临其境时,许昌传统文化资源的丰富与厚重更是令人羡慕,不仅让人看到了文化穿越时空的美丽姿态,也让人有了一种思绪接千载的感慨。许昌,真是一个让人情思飞扬的好地方。”
走近历史 呈现原生文学样态
显著的地域文化——汉魏文化,让许昌蜚声中外、扬名四海,更成为许多文化学者向往的地方。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面对许昌丰厚的三国文化资源时,曾发出过如此感叹。4月20日至4月22日,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专家学者来到许昌,对我市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汉魏文化资源进行了专题调研。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跃进表示,三国时代,战火纷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乱世。但乱世之中,文化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特别是建安文学,更是在唐宋之前形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第一个高峰。作为国家最高的文学研究机构,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一直提倡文学研究不应只局限于文献资料,而应该走近历史,努力去呈现原生的文学样态。“只有走近历史,才能真正解读文学的奥秘,从而走进文学史深处,看到其中辽远错综、生机盎然的风景。”刘跃进说。
刘跃进介绍,此次来许,文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及受邀的著名学者共有27人,组成了高素质高质量的优秀团队,涵盖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等多个学科。“通过对许昌传统文化资源的实地走访,我们努力追寻着中华文明的车轮在三国历史中留下的印记,感到对我们当下的文化建设也有着很多启迪。”刘跃进表示。
走近历史,与古人“对话”。在许考察期间,专家学者们马不停蹄地走访了我市各县(市、区),通过实地考察、召集座谈、查找资料等多种形式,对我市汉魏文化资源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郭万金表示,这次能够来到当年那段历史的发生地,实在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看到这么多历史遗存,我对于三国那段历史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比如曹操和关羽,本来是敌对的关系,但是在许昌都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尊重。这其中的故事应该说既体现了曹操爱才惜才的情怀,又折射出许昌人的一种胸怀。”郭万金谦逊地说,“现在还是走马观花,只有一些感性认识,但许昌之行收获颇丰,回去后我将整理分析材料,撰写一份考察报告,争取早日形成科研成果。”
跨越时空 感受悠长历史韵味
行走在汉魏大地,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一行专家学者在惊叹许昌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同时,也实地感受着许昌的人文之美。
“说三国,离不开汉魏;说汉魏,离不开许昌。”时光追溯至公元196年,集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于一身的曹操父子雄踞许昌25年,“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在这块土地上演绎了无数威武雄壮而又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剧。曹氏父子在此兴文学,展文功,创立建安文学,一大批许昌籍才子聚集在曹氏周围,为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诗文典雅的阮禹、才华横溢的蔡文姬、字画绝世的钟繇等,在这些先贤圣哲的辉映下,成就了汉魏故都彪炳史册的三国曹魏文化。如今,当年的历史遗迹犹存,无不让专家们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在受禅台前,范子烨感慨地说:“现在我们站的地方,涉及历史的变迁,其中既有权利之争,也蕴含着人性之争,但不可否认的是,它见证的是一段汉魏交替的历史。曹丕在此接受汉献帝的禅让,也成为后来者效仿的模式,比如魏禅晋、晋禅宋、宋禅齐、齐禅梁、梁禅陈……禅让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的奇特现象。”
“对于文学来说,这里还有着特别的意义。曹丕在许昌登基不久便迁都洛阳并兴修洛阳宫,建安文学至此也落下帷幕。”范子烨说,“但曹氏父子雄踞许昌的25年中,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期,充分展示了个体生命的文学。无论是从文化的进化还是演变的角度来看,建安时期的文化裂变,都是一件值得我们给予充分赞扬和肯定的事情。正是有了建安时期的文化裂变,才使得各种文化思想纷纷登场以及流行,所以建安文学具有恒久的魅力和价值。今天能够来到当年历史的发生地,怎能让人不发思古之幽情?”范子烨说。
正是带着对历史的敬重,专家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记,从4月20日至4月21日,两天里实地考察了伏皇后墓、钟繇墓、八柏冢等20余个历史文化遗存,尽管行程紧凑、颇为辛苦,但收获的是一种得偿所愿的欣喜。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一南说:“在文学研究中,像伏皇后、王允等都是存在于典籍之中。当我站在他们的墓冢前,却有着一种穿越的感觉,因为脚下的泥土、墓冢前的青草,都真切记述了他们是真实存在的。在这种真实的历史语境中,我有一种跨越时空的错觉。”
建言献策 弘扬许昌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脉和灵魂,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不竭动力。
经过两天的实地考察,4月22日,许昌传统文化资源与中国古代文学学术研讨会在许昌学院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和我市学者共50余人会聚一堂,畅谈本次调研的收获与感悟,共同为弘扬许昌传统文化献计献策。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第一个高峰,建安文学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也有着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文化一定要雅俗共赏。”刘跃进表示,东汉末年,当时的思想界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文化变革,由于儒学的衰微、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形成了三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而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生于官宦之家的曹操,虽然社会地位卑微,但是得到了荀氏、钟氏、陈氏等名门望族的支持,并且在身边聚集了一批全国非常优秀的文人。在当时一切都处于失范状态下,各种社会文化行为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民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而且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个性意识,最终传统精英文化走向终结,形成了雅俗共赏的文风。而在今天,这依然是我们文学创作应坚持的方向,只有雅俗共赏,才能具备恒久的生命力。
同时,对于许昌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与会专家更是积极建言献策。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吴光兴说,许昌传统文化资源丰厚,但存在着分布散的特点,在实地考察中也发现不少历史遗存缺乏有效保护。“自古颍川多奇士,如荀彧、荀攸、郭嘉等一大批智谋之士,在全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并没有发现一个集体的展示。所以我建议在做好文化遗存保护的同时,应打好许昌的‘智慧牌’,把这些名人的作品、雕塑等进行一个集中的展示,这是许昌独一无二的优势。”吴光兴说。
范子烨表示,许昌文明进程从未间断,走入其中让人有一种走入历史的惊喜。“许昌现在的城市格局也很漂亮,传统与现代交融,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与深厚的历史底蕴。但是如何把汉魏文化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文化产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下一步,我们将怀着对中国古文学的热爱之情,在推动许昌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弘扬上,作出我们实实在在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