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古寺情缘

2014/5/14 11:40:42 点击数: 【字体:


    会善寺一切向好,香客也越来越多,杨清廉很是欣慰,但磨难不知不觉地向她逼近了。

    杨清廉为了兑现对古寺的承诺,虽然在官司中煎熬了13年,但是她心里仍充满力量,因为她有信仰,她坚信有好因必有好果,有付出必有回报。

    杨清廉本叫杨青莲,取名清廉,只是近期的事,之所以执意这样做,只为证明自己的清白——在会善寺问题上,自己既不为名也不图利。“真正有佛心的人,都应该做到与人为善、与事为公……”

    一位曾经的女企业家,怎样与古寺建立佛缘,又执意打起了马拉松式的官司?如深海般的缘怨又是怎样产生的?她到底为了怎样的终极信仰?

    与佛结缘

   
杨清廉与佛是有缘的。在杨清廉老家,几代人都信佛。杨清廉的祖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仰者,杨的母亲很快也入了行。

    在杨清廉儿时,祖母和母亲时常会与交心的朋友一起做功课,做善事,修功德。耳闻目睹得多了,杨清廉不免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活着,就要多行善心,做善事”“信佛能让人宽心、快乐”“唯有学佛,学出功夫来,有了真的觉悟,才能救赎自己,帮助他人”。

    杨清廉对佛一直心存敬意。自小时候,她就一直相信这个世界除了“我”能看到的人类以外,一定还有“高人”在。

    青少年时,与同龄人一样,读书考功名,毕业后,杨清廉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经商做生意,而是到家乡的一所医院妇产科做了一名接生医生。这可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活,很受尊重的——尤其在乡下。“当时的社会,讲的是干事业,为人民服务,拿佛家的话来讲,这也是在做善事,修功德。”杨清廉工作热情也很高,默默无闻扎根医院,一干就是15年。

    后来,由于工作出色,杨清廉被调到了妇联工作,勤奋、敬业的她,同样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很快就被提拔为了副主任。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很快从沿海吹到了位于内陆的濮阳。当时,看到身边很多人,都投身到创业洪流中,杨清廉激情满怀,很快做出下海的决定。在当时,放弃体面的工作不干去从商,亲朋好友没人能理解。

    起初,杨清廉选了一个简单生意——涂料销售。平时信佛的杨清廉,自然有自己的优势:她为人平和,做事活道,坑蒙拐骗的事不沾,她所卖的涂料,一定是质优微利的。有好因必有好果,很自然她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其时,因为涂料生意很挣钱,做的人越来越多,生产厂家也越来越多,质量参差不齐,这让杨清廉很是头疼。当时,为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政府推出了扶贫贷款的办法。杨清廉贷款建自己的涂料生产厂,自己既生产又销售,解决了上游产品的质量问题。

    “企业就是人,企业的产品就是一个人的行为规范”,在经营涂料厂中,杨清廉逐渐有了自己的生意经,“要做好企业,首先要讲信誉,并以诚为本,把消费者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做假不销假,不偷税、不投机取巧。”

    后来,杨清廉逐渐向其他行业延伸,事业一步步获得壮大。最辉煌时,除涂料厂外,她还有自己的化工厂、香厂、油毡布厂、饲料添加剂厂、房地产公司、大酒店。杨清廉创业成功,还当上了濮阳佛学研究会副会长。

    杨清廉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信仰,以及祖母、母亲的谆谆教诲。“得道多助,无论你做什么,在自己获益的同时,还要益于他人,益于社会,只有这样,幸福快乐才会如期而至。”平时,她经常慷慨解囊,不是帮助那些贫困的乡邻,就是资助上不起学的学生……

    为了一个事业

   
杨清廉与会善寺结缘,始于一场车祸。

    事情发生在1999年,杨清廉与几个朋友结伴到嵩山游玩。正游玩中,杨清廉突遭一场车祸,车祸地点恰好就在会善寺寺门外。她的双腿被撞得血肉模糊,幸好骨头没断。当时,杨清廉就被送到了洛阳正骨医院。经过一番精心治疗,她的伤情得到了迅速的好转。杨清廉即将出院时,一位居士邀约她来会善寺养伤,这才有机会一睹千年古寺的风采。“当时,之所以来,是因为会善寺是佛家圣地,自己又有这样的信仰,来主要是为了祈求佛的恩赐,以求静心养伤。”

    来到会善寺后,杨清廉被震惊了。藏身深山的会善寺竟是一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皇家寺院。珍稀的文物,厚重的历史积淀,抬脚便可踢着被遗弃的唐砖汉瓦……但是铺在眼前的一幕幕,让她既吃惊又惋惜——一片片残垣断壁,破旧的殿宇岌岌可危,元代大雄宝殿、净藏禅寺塔、唐代宗敕牒戒碑、琉璃塔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乾隆御碑已断成了两截,落寞地躺在一个角落,千年银杏、千年古柏仍被人为地破坏着。在接连8次考察后,杨清廉产生了修复会善寺弘扬传统文化的想法,她甚至把这当成了自己最后的事业。

    当时,杨清廉心里很明白,要投身其中,就意味着放弃一切。平时,杨清廉遇到过许多成功人士,有着百万、千万财产,可是他们并不快乐。“拥有豪华别墅不一定能安然入睡,面对满桌的美味佳肴,却不一定开心快乐……只有为人为善,做一些有益众生的事,才能体会到幸福、快乐。”

    短暂的思考后,杨清廉下定了决心,一如她在生意场上一样雷厉风行,说做就做。

    于是,杨清廉卖掉或关停了正运行红红火火的各项生意。2000年年初,杨清廉带着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迎寒风顶大雪来到登封。杨清廉的一片诚心,打动了登封市政府有关领导。很快,登封市有关部门等有关部门就把有关会善寺景点地形图和景点规划修缮平面图交到了杨清廉的手中。

    2000年4月,在经过友好协商后,杨清廉与求“资”若渴的登封市相关部门签订为期39年的联合保护、整修、开发会善寺的协议。在协议中,登封市相关部门把解决其职工2000年3万元的工资款也写了进去。2000年4月24日,杨清廉从登封市相关部门拿到了钥匙,正式接管了会善寺。杨清廉对未来信心十足,她曾创业十几年,在财富上本就有些积累,同时一些企业界朋友也曾表示会慷慨解囊。在他人看来,本是安享天伦之乐之年,完全应该惬意地游山玩水,享受人生。但是这些,她却偏偏都不要,她认为这是能让自己快乐的事。

    杨清廉一心想尽快修复会善寺,好让人们早日一睹这所皇家寺院的风采,让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早日得以发扬光大。接管会善寺后,杨清廉立即投入到工作中,一心扑在寺院的恢复修缮上。

    杨清廉带领众人把四处散落的碑刻、塔铭、戒坛碑、散存的唐碑等历史的实物资料和书法价值颇高的“天中山”题刻,移回寺院精心保护起来。为解决会善寺的日常所需,杨清廉不仅为寺院安装了电话,还从濮阳拉来了一大批香、碗碟、被面、被套、被罩、布匹、床单、缝纫机、大米和一尊价值不菲的檀香木弥勒佛像。为保证寺院用水安全,2000年5月9日,杨清廉自己出资把会善寺的龙泉水,拿到河南省地矿局环境水文地质总站进行了化验。另外,杨清廉特别装修布置了会议室,购置了高档会议桌椅,购置装裱了名人字画,还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会善寺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接待等各项工作,才逐渐地得以恢复。

    在杨清廉入主古寺的一年里,寺里香客渐多,她心里很欣慰。

    为信仰而战

   
然而杨清廉并没能欣慰多久,磨难不知不觉地向她逼近了。

    杨清廉按照协议支付部分员工2000年薪资后,当地相关部门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杨清廉继续解决其员工2001年的薪资,还提出了5万元图纸设计费用,同时还要求其立即支付20万元,以使协议中涉及的条款生效。

    面对当地有关部门的如此要求,杨清廉拒绝了。杨清廉的这一举动,让当地有关部门认为她不肯出资修缮会善寺,矛盾迅速升级。2003年,当地有关部门一方面把杨清廉告上了法庭,提出解除双方协议等要求。另一方面,还通过行政诉讼,要求当地工商局撤销给杨清廉颁发的营业执照。当地有关部门败诉后,并不执行法院判决。

    杨清廉为讨回公道,很快打起了第二轮官司。2004年在郑州市中院进行的二审中, 地方有关部门提出的相关要求被驳回。握着郑州市中院“继续履行协议”的判决,杨清廉长出一口气,但是还是出现了执行难的问题。

    为夺回寺庙,杨清廉开始上访,依旧显示了过人的意志与能力。2006年、2008年,她两次赶在省里开门“大接访、大执行”的当口送去材料,案件很快被列入河南高院督办案件。但是再经过一连串的踢足球后,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事情一直这样悬着。后来,杨清廉在登封的一朋友建议说,要想夺回会善寺,受戒是个好办法,这可能使她增加一个名正言顺的优势。杨清廉觉得有理。

    杨清廉真的走上了这条路。当时,河南没有“二僧”(即比丘尼)受戒的地方。当她听说,在浙江奉化大慈禅寺可以传授三坛大戒后,便决意前往。

    2012年9月,杨清廉决心削发为尼。她揣上身份证、户口本、体检报告、3万元现金和从前的居士戒牒,坐上往南的卧铺列车,直奔大慈禅寺。

    入住大慈禅寺,对身陷纠葛10余年的杨清廉而言,无疑是段短暂的解脱。但是,求戒本身也并不简单,寺院下发的信戒必读、佛经,杨清廉必须加班加点地背诵……潜心向佛数月后,穿僧衣的“延会”回到会善寺。

    然而,就在杨清廉心中燃起希望时,会善寺里又突然出现了一个叫“延武”的和尚,号称是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弟子、少林武僧队总教头(后来被释永信亲自否认)。后来,“延武”和尚时常以会善寺住持的身份,组织、出席各种活动。

    矛盾激化在2012年。当年的12月28日,在会善寺开幕的“中国善文化节”上,自称“中国第一武僧”的延武身披袈裟,踏着红地毯,成了会善寺的主角。此时,刚获得法号“延会”的杨清廉一手拿营业执照,一手拿机构代码证,出现在活动现场,让活动顿时乱了套。

    为了恢复会善寺由正规僧人管理寺庙的正常状态,杨清廉豁出去了。杨清廉组织了10来位居士,拉起抗议横幅,后曾一度转战到修葺一新的大雄宝殿……到如今,事情还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但是,杨清廉说,自己不怕磨难,因为自己心中有信仰,自己是在积德行善,从来没有断过对佛法的追寻。为了会善寺,母亲临终前,杨清廉都没能看上一眼。为了会善寺,她先后耗费上百万元。尽快把会善寺修复好,还人类一个古老、完整的寺院,成了她最大的心愿。

    杨清廉坚信自己可以调整好心态,以放松、从容而又健康的精神面貌面对各种挑战。“13年了,天大的委屈,都咬咬牙忍了,再多的苦楚都嚼碎了咽了,还有什么可让自己怕的。这是自己认定的事业,不能为人生留缺憾。”(原标题:古寺情缘)作者:王占锋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企业观察家(2013-11-0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