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泉寺位于安阳县西南30公里的宝山东南麓,这里属太行山余脉,有8座山峰,灵泉寺就坐落在群山环抱的峡谷盆地上。历史上灵泉寺曾是北朝后期东魏、北齐和隋唐时期北方著名佛教圣地,素有“河朔第一古刹”之称。
在灵泉寺东西两侧和附近的宝山、岚峰山、马鞍山的山岩断壁上,遍刻大量的石窟、造像及名僧墓塔。灵泉寺基址与摩崖石刻的分布范围,呈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条状,东西纵深约1500米,南北横宽近1000米。由于摩崖石刻多以浮雕石塔、佛窟及佛龛为主,且数量众多,因此又称“万佛沟”。
灵泉寺东西两侧的宝山、岚峰山及马鞍山共有窟龛240多座,其开凿年代最早是东魏武定四年(公元546年),历经北齐、隋唐、北宋各代,前后共历548年,其中属于浮雕塔龛153座,占总数的73%。镌刻有铭文题记的75座,其中宝山30座,岚峰山32座。1996年,国务院公布灵泉寺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泉寺石窟及石刻群,不仅内涵丰富,而且涉及佛教史上著名高僧僧稠、道凭、灵裕、慧休等生平事迹,并多刻有明确纪年,是佛教石刻的重要遗迹,又恰当北朝向隋唐过渡时期,是中国雕刻史上最感缺乏实例的阶段,因此,对研究中国佛教艺术史、中国佛教史及建筑史等都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原标题:灵泉寺 灵泉寺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