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袁世凯旧宅该不该得到保护

2013/8/6 10:52:08 点击数: 【字体:


    河南项城有袁世凯旧宅,安阳有袁世凯旧宅,天津也有袁世凯故居。但河南项城“袁宅”是袁世凯的出生地。历史无情,作为封建地主庄园,项城袁宅虽象征着腐朽,但作为历史遗存,依然有很高的开发和研究价值。

    如今的袁宅,虽被公布为河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际上没有专业人员管理,只有一个农民自发为袁家“看家护院”。在经过战乱和动荡之后,如今的袁宅面临着新的危机。

    袁宅曾经气势恢宏

    去河南项城采访,听说袁世凯旧居(当地人也称袁宅)已被历史的风雨击打得残破不堪,加之有关部门疏于管理,便产生了“亲眼看看”的欲望。

    9月8日,记者驱车直奔袁宅。 

    袁氏旧居位于项城市东南17公里王明口镇袁寨村,原名石腰庄,是明末仕宦石氏的一家庄园。清末,石氏家道中落,袁氏盛旺。1858年,袁世凯父袁保中、祖父袁甲三及叔祖父袁重三以巨资购得石氏庄园,修筑寨堡,由项城城郊迁居于此,改称袁寨。袁寨,原建筑规模宏大,总占地18万平方米,楼瓦房500余间,分设住宅、学校、兵营、花园等。其中住宅占地3万余平方米,楼房266间,砖砌方形寨墙,四角炮楼守卫,三道寨河环卫,门外吊桥高悬,防卫森严,是一座中国典型的“防御寨堡”。1859年9月16日,袁世凯就出生在这座寨堡内。因袁世凯出生于此,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故称袁氏旧居。这是典型的晚清地主庄园,清式建筑,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袁世凯在项城不仅遗有袁宅,而且遗有行宫。其行宫又称帅府,位于项城市水寨镇中心南大街北首西侧,为袁世凯堂弟袁世钧所建。行宫坐西向东,占地12000平方米。原貌西侧为花园,南、北、西三面以城壕环绕。建筑布局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整体鸟瞰是一个“富”字。

    袁世凯旧居在项城的名气很大,妇孺皆知。从项城去袁宅,沿途没有指示标牌,但随便问一个当地的老百姓都能够详细地指出行走路线和方位。但也有当地人说:“袁宅没什么看头,房子有的被扒、有的已坍塌,仅有的房屋内也是空空荡荡的。”

    经历三次灭顶之灾

    中午时分,采访车驶入袁寨村。记者问一村民:“袁世凯旧居在什么地方?”

    他用手一指说:“这里就是。” 记者抬头一看,有点愕然,在两段残破的院墙中间,夹着两扇朽腐的大门。原来,采访车刚好停在袁氏旧居前。

    袁氏旧居大门左侧立着一块石碑,上面粘满了泥巴,已看不清碑文。木制的大门油漆斑驳、残缺不全,两边是低矮的青砖围墙,与普通农家小院的围墙没有什么两样。

    走进院内,古朴凝重的建筑群、凝绿滴翠的松柏,以及白色照壁上“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旧居”字样,提醒着记者这里便是袁氏旧居。在一个精致的亭子中间,镶有一块黑颜色的石牌,从上边可以看到,1986年11月21日,袁氏旧居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的背面写着:“1857年建,其重点保护区东至院墙东28米处,西至院墙西20米处,南至村中路南,沿北至院墙北20米处。”

    袁氏旧居内没有管理机构,一位自称侯金亮的人主动向记者介绍,他是袁寨村人,现在他义务看管袁氏旧居。

    侯金亮说,以前,远远望去,袁氏故居城池伟岸、厅堂连云。但是,经过1958年、1962年、1976年三次被毁,现在仅存50多间房子,很多建筑成了危房。1958年大炼钢铁时,袁宅内的石砖被扒走烧了石灰,房子的木料被拆去做了大炼钢铁的燃料;1962年,袁宅内剩下的房子成了仓库,当地粮食部门的粮食全部堆放在那里;1976年,公社和村里要修路,袁宅的砖石成了原料。如今,袁宅仅存的建筑内空空荡荡。记者看到,在袁家高大宽敞的客堂内,地上堆满了从房子上拆下的檩条、椽子和木板,墙壁上、梁上隐约可见“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斗私批修”等口号。据侯金亮介绍,这座建筑原来是悬挂圣旨、匾额的客堂,“文革”时匾额全部被砸了,实在令人惋惜。

    自发“看家护院”

    今年50岁的侯金亮,从小酷爱历史,喜爱文化风物。因为袁家的后代全部在海外,袁宅疏于管理,侯金亮的心中非常着急。

    1986年,袁氏旧居被公布为“省保”单位后,侯金亮便义务管理。后来,他干脆把家也搬进了袁宅。他入袁宅时,宅内破败不堪,院内除了两棵1852年栽下的松树外,没有其他的树木,只有杂草丛生,宅内猪羊出没,苍凉而狼藉。他先从绿化开始,从自己的积蓄中拿来钱买砖、铺路、平整地面,按照合理的布局种植树木。刚开始,他的妻子常常和他打闹,说他神经有毛病,不务正业。村里的群众也说他是个疯子,袁氏家族与他不沾亲、不带故,政府又没有委派他,这是何苦呢?

    后来,袁氏旧居被批准为“省保”文物后,上级政府送来了一块石碑,但是村上和当地政府也没人管,这块石碑只好躺在大门前,成了垫脚石,上边的字也快被磨掉了。1992年,侯金亮筹钱按照那块石碑上的内容又制作了一块石碑,矗立在院中,在它上边又盖了一个亭子。

    袁世凯出生的具体地点,在袁宅东北角的一座两层青砖小楼内。1972年,这座小楼因储存粮食被毁坏,侯金亮便借钱买来木板重新修葺,自己又用木板写了一个“袁世凯出生地”的牌子挂在外边。

    后来,当地有关部门便委托侯金亮管理袁宅,但没有分文报酬,他只好靠每年不到4000元的门票收入维持生计。侯金亮还收集一些与袁世凯有关的实物与资料,制成了图文并茂的几十个展板,供游人参观。一些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如袁世凯签订的21条全文,上边有袁世凯的亲笔批文,还有《临时政府公报》全文、袁世凯被任命为总统时的证书、袁世凯向清帝发出的要求退位的通牒、袁世凯在内外交困中撤销称帝的全文等。

    在一个大厅内,悬挂有袁世凯身披戎装的照片,侯金亮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小型展览馆,玻璃橱窗内放着些实物和袁世凯亲笔写的家书等文字资料,每件实物都附有说明文字。

    为了让游人了解袁世凯的生平,在文化局的支持下,侯金亮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去北京博物馆复制材料,花费近2万元印刷了1万本《袁氏故居与袁氏家族》一书,图文并茂,深受游客喜欢。

    现在,为了维护管理袁氏故居,除当地政府的资金维持之外,侯金亮已欠下7万多元。资金紧张时,他把家里的粮食、树木都卖了。2003年,他借了3000元钱,在从项城去袁寨的路上,制作了30多块标志牌,但有的被人偷走了,有的被人砸坏,现在仅剩下一块。

    2003年夏天,周口市委一位领导来袁宅视察,看到其窘况后,拨款5万元修路,侯金亮又借款5000元,终于修成了一条从袁宅到村口的水泥路。

    记者在留言簿上看到,游客留言最多的内容是尽快维修袁氏故居,搞好旅游开发。面对越来越多的游人,当地政府也意识到它的旅游价值,侯金亮现在最大的想法是希望当地政府把这一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

    对待袁宅的态度

    对待历史遗迹,我们的态度是保护和开发,袁宅作为曾经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袁世凯的旧居,不仅亟待抢救,更具有开发价值。  

    就拿项城市来说,今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5个重点扩权县市之一,享有省辖市经济管理权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项城又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除袁世凯旧居和行宫外,还有仰韶、龙山及商、周文化遗址、汉光武庙等历史文化遗存。如果能以开发促保护,这些历史遗存就会在市场经济中再生。

    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诞生地。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在“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发现”评选中名列榜首。但在安阳保存了袁世凯的墓地“袁林”,惟独没有保存“袁宅”。

    项城袁宅是袁世凯的出生地,安阳袁宅是袁世凯“功成名就”时的府邸,天津也有袁世凯的故居,是他的淫乱之地。如果三地“袁宅”都能够很好地保护和开发,对于研究袁世凯本人乃至清末和民国历史,肯定会起到历史活化石的作用。 

    ■链 接

    三处袁宅景况不同


    袁世凯故居不止项城一处。在河南安阳,也曾经有规模庞大的袁世凯故居。但是,也基本上“无迹可寻”了。

  据知情人回忆,安阳的袁世凯旧居在洹上村 ,洹上村名为村,实际只是袁世凯宅第的名称,当地老百姓称洹上村为“袁宅”或“袁家花园”。安阳的袁宅坐北朝南,为方形,据说面积是300亩,四周筑有上薄下厚的砖砌围墙,墙高约7米,墙基厚约1.5米,中间是住宅区,东边是花园,西边靠后似乎有一片仆役居住的瓦房。

   洹上村东部是花园,花园与住宅区中间是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路。

    建造这样大规模的豪华宅第,袁世凯可能也怕招致社会非议,传说他曾对人讲这所宅院是朋友馈赠的。但当地老百姓讲,修建袁宅时很多人见过袁世凯坐着4人肩扛的太师椅在建筑工地视察。这与馈赠的说法似乎有些矛盾。

    如今,安阳袁世凯故居已无迹可寻了。一位亲身经历了袁世凯故居变化过程的老人说:“抗战期间,日军曾在袁宅以北修建机场,但袁宅不是那时被夷为平地的,而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在那里负隅顽抗时才遭到彻底破坏的。”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死于北京,时年57岁。同年8月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阳。不过,袁世凯在安阳的墓地还算保存完好。

  除安阳之外,天津也有袁世凯故居。

    袁世凯虽未在天津当“寓公”,死于北京,但他的妻妾甚多,在天津有多处住宅。英租界达文波道(今天津市和平区建设路64号)是他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所建,共有楼房18间、平房15间,建筑风格为中西结合建筑。奥租界金汤二马路(今天津河北区海河东路39号)是他在光绪三十四年间(1908年)廉价买得的一块地皮,近6亩,建造了一所富丽堂皇的大型住宅,委托英、德建筑师设计成欧洲古典式建筑。高3层,砖木结构,共有房屋54间,建筑面积2089平方米。这所楼房的设计特点是:有所谓“隐身处”与“脱身处”。“隐身处”是在二楼右侧有个小门,如果关上小门便找不到上下楼的去处。“脱身处”是在三楼凉亭设有铁楼梯,直通后花园余门,由此可脱身逃走。此外,在这所楼房的二、三层之间还专门设计了一间八角形房屋,几面窗户都朝海河,无论潮涨潮落,河水都好似往八角楼里流,象征着无数财源流入袁家。(李万卿 殷晓章文/图)【原标题:袁世凯旧宅该不该得到保护】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中国商报 2004-09-2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开封网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土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