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黄河故道:一方水的胸怀(中)

2013/8/1 11:00:54 点击数: 【字体:

  
    【阅读提示】

    北京798的崛起,首先是人才高地的隆起,然后才是艺术区域的集聚。798的崛起能不能给我们启迪?如果能,那么,我们撬动故道生态文化产业的支点又在哪里?

    因了黄河故道这一方水的滋养,商丘曾经是一块备受瞩目的风土吉壤。这儿人杰地灵,既蜿蜒着一条“水上长城”,同时也横亘着一条“文化长廊”;既见证过中华思想电光火石的碰撞、融合和流播,也承载过中国精神的内核、启迪和梦想。

    创作《世界文明史》的美国人威尔·杜兰,将在春秋战国这个失序时代里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称作奠定了“中国精神”的新文化,而正是这种新文化,成就了中国文化中一个“百家争鸣”的“文化轴心时代”。

    这一个“文化轴心时代”,在中国是一大现象,在商丘是一大奇迹。在中国,是中华圣人现象;在商丘是中华圣人现象无意间演示成了一个“文化共荣圈”的奇迹。老子、庄子、墨子故里和孔子祖籍均在当时的商丘或商丘南北不到200公里的范围内。这样集中的发源,让商丘成长为中华哲学与思想的故乡。

    史学界已有共识,商丘古蒙城遗址在黄河故堤旁的蒙墙寺一带,是我国一代文哲大师庄子的出生地,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地。至今,民权段故道大堤岸边的庄周墓前,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冬所立“庄周之墓”的石碑,依旧清晰可辨。

    生长在古黄河岸边的庄子,与成人后多次还乡祭祖、学殷礼的孔子,他们均是喝着黄河水长大的,他们的思想均来自黄河文明的熏陶和滋养。历史一再证明,中国思想江山的两大壁垒,一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二是“消极”出世的道家思想,一直是影响中华民族思想方向以及国家治国与外交手段的思想体系。而它们的碰撞、融合和流播,商丘黄河故道的这一方水,称得上伟大的见证和启迪。

    如今,“大丈夫能伸能屈,能上能下”,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在商丘人身上体现得最为彻底、淋漓、痛快。貌似简单的一句话,则蕴藏了儒、道两大思想体系的对峙与统一。“能伸”与“能上”,指入世者理当大刀阔斧、纵横捭阖、一往直前;“能屈”与“能下”,则指出世者远离物欲、淡泊名利、乐而好施。

    显然,庄子以及儒道两大思想曾经演绎的碰撞,作为一道人文景观,已为商丘黄河故道的“文化长廊”增添一缕惊艳世界的光芒。

    一方水的胸怀,其实是一方人的胸怀。一方人的胸怀高度,其实是一方人思想的胸怀高度。商丘黄河故道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的崛起已被提上日程,且已制定明细的督导台账。要撬动故道生态文化产业,其传承与创新的发展支点,不只在人才,不只在文化,不只在旅游,而是不一而足呢。

    “水上长城”的富丽“今生”

    商丘黄河故道的前世“真颜”如同一张张泛黄的书页,淹没在厚厚的历史中,让人捧读时难免生出些晦涩的感觉。但她的“今生”,同样如同一本大书,不仅会带给你流畅的阅读快感,而且还将极有可能触发你游览的热望,乃至文化陶冶。

    今天商丘境内被誉为“古老的水上长城”的明清黄河故道,总长136公里,高出地面10—15米,底宽百米。在豫东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上,逶迤连绵,雄伟苍莽,宛如一条岿然横卧的巨龙。

    商丘段黄河故道流经民权、宁陵、梁园、虞城4个县(区),涉及26个乡镇和5个国有林场,筑坝拦蓄建有任庄、林七、吴屯、郑阁、石庄、王安庄6座竹节式水库,湿地面积近2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33.2%,此外新建有10多个国家级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加之天沐苑、天泉湖、滩涂湿地、千亩莲池…… 目前的商丘黄河故道百里“水上长城”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水秀、鱼肥、林果香的生态大园林。

    作为国家级旅游线路“黄河之旅——中华民族之魂”和河南省“三点一线”东扩旅游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丘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可谓一处亮点。2002年12月,国家林业局正式下文,批准建立商丘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这是全国唯一一处完全在人工林的基础上建设的国家森林公园。历时4年,2006年8月26日,商丘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目前景区内新建了多处景点、景观。如横贯整个园区的森林大道、欢乐生态健身园、百竹园、百果园、玫瑰园、植物园、“香港回归纪念林”等,是一处集餐饮、休闲、娱乐、教育、乡土风情、体验农家生活等多功能、多元化的绿色生态休闲度假农庄,是一处以人与自然和谐交融、集自然景观及历史文化为一体,突出黄河“悬河”独特生态景观的生态自然旅游区。

    饱览商丘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风光,天沐苑景区千万不可错过。据史料记载,天沐湖——由废黄河遗落下来的这一方明水,水面12000亩,平均水深2米左右,自然形成后从未出现过干涸现象,也从未受到过任何污染。这里一年四季水禽各异,仅目前发现的就有天鹅、白鹭、鸿雁、野鸭、苇缨等20余种。每至盛夏,阔美的湖面烟水葱茏,波光潋滟,荷叶田田,清香远播。船在水上,人在船上,于无限延伸到天际的田园、林带间,望岸上游人如织,听船家渔歌互答,令你尽享一派北国的江南风光。

    如果说商丘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是解读商丘的一张名片,那么天沐苑景区则是解读森林公园的最为耀眼的一张名片,作为越来越多爱好旅游的人们演绎的舞台,今天正以其非凡的魅力映射出黄河水文化的方方面面。

    修筑商丘黄河明清故堤的一点质疑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诗中“天上来的河”便是对古黄河中下游河道最为形象的素描了。黄河自古多泥沙淤塞。历史上每当伏秋汛期来临,因防守乏力,河道多处决口。由于技术受限,古人根治黄河决口多半只有“河道改徙”的笨法子。据粗略统计,自春秋时期东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以来的 2600多年时间里,黄河决口1590余次,大的迁途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事实上,大明时期关于商丘段黄河的治理,其史料记载以及今天人们的认识,是令人质疑的。这段被《归德府志》称为“三年两决口”的废黄河河道,当初端的是由潘季训治理,还是由一位叫沈鲤的商丘人治理?

    从“百度百科”中找到潘季训的词条:潘季训(1521—1595年),中国明代水利家,明代后期四次出任总理河道。在治河中,提出了束水攻沙的治河方针,对后代治黄有重要影响。

    史料中记载,潘季训治河多在江苏徐州以东:江苏徐州至淮阴河段兼作运河,是“咽喉命脉所关,最为紧要”。史料载潘季训四次治理黄河。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 1550年),潘季训被委任为右金都御史,首次参与黄河河道治理,主持开辟新河使黄河分流减患,因功加副都御史,不久就离职。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 年),黄河在胚州(今江苏省胚县)、晖宁(今江苏省晖宁县)决口,潘季训被任命右副都御史,再次负责治河,采取堵河口、整河道的方法,次年完成治河工程,又遭劫罢官。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黄河在崔镇(今江苏省泗阳县)境内决口,次年夏,朝廷命潘季训以右都御史兼工部左嗣郎第三次负责治理黄河,于次年冬完成对黄、淮两河的治理。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潘季训再次出任右都御史,总督河道治理。次年,黄河水位暴涨,洪水冲入吓镇(今江苏省沛县东北),毁坏田地房屋无数,众多居民被溺,潘季训及时筑堤阻塞,才避免更大损失。

    而历史也无法否定还另有一种真相,这就是一些史料与地方志以及民间美谈给予沈鲤在明万历年间一度治理过黄河的佐证。沈鲤(1531—1615年),归德(今商丘)人,明万历年间著名的政治家、理学家。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被称为“三代帝王师”。85岁在商丘病逝后,万历帝祭文中称赞他“乾坤正气,伊洛真儒”。

    明万历年间,黄河中下游多次决口泛滥,民不聊生。沈鲤为民请命,奉旨修筑两道大堤。一道长400余公里,一道长90余公里,河南州县免冲决。据商丘古城文化名人且整理过《归德府志》的尚起兴介绍,沈鲤奉旨修筑的两道大堤,一道西起荥城(今荥阳),东止洪子湖(洪泽湖),全长400余公里(从地理方位上看,这段河道应当是还没有成为故道的古黄河)。另一道北顶东西黄河大堤,南由归德古城北城郭外向东南方向,经会亭驿(今夏邑会亭)至永城曹家洼,全长90余公里,后人称为“沈堤”。由于修筑了这两道大堤,“河南州县始免冲决”。沈鲤为治理黄河,修筑两道大堤,历时14年,倾尽家财,家道因此败落。明史中沈鲤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 年)告老还乡,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七月再次入朝,中间刚好14个年头。

    潘季训最后一次治理黄河在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 年),次年便治河成功。沈鲤是在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已开始治理黄河。潘季训的治河方法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沈鲤之所以修筑沈堤,目的就是将凶猛的河水分流,减轻水患。无论从治河年限上看,还是从治河方法上看,两个人,两件事,都很难同日而语,混为一谈。

    这或许就是历史,它如此神秘,有时能突然出现在你面前,像个天真的孩子;而多半时候,她爱半抱琵琶,让你很难窥视到她的真颜。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的,历史的脚步谁也无法阻挡,但有一点,她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一定要记录好今天的历史。(策划/张浩哲 文/晚报记者 班琳丽)【原标题:黄河故道:一方水的胸怀(中)】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2-03-2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