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中原水城 厚重睢县

2013/7/31 11:16:22 点击数: 【字体:

 
    近年来,“中原水城”睢县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县干群以“大文化”理念为统领,充分挖掘、利用丰厚的文化积淀,采取多种得力措施真抓实干,促进了全县经济的跨越发展,为该县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出现了“文化兴百业荣”的大好局面。

    众所周知,睢县具备地域偏远、多年贫困、不沿边不靠海、缺乏矿产资源等劣势。然而,该县在文化资源上,却有许多得天独厚、可以大做文章的优势。在充分认识和分析县情的基础上,该县县委、县政府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利用“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原水城”这两块招牌,独辟蹊径,将打造“文化名县”确定为主要战略之一,用“大文化”来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从而成为当地一道魅力无穷的风景线。

    【厚重历史文化魅力四射】

    睢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秦时置县称襄邑,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宋升拱州,金元时期因睢水泽被此地改称睢州,民国始称睢县。汉代誉称“锦绣襄邑”,宋代称“神京左辅”,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州府”之称。历史在此盛衰交替,文化底蕴厚重,人文特点明显,深厚的文化积淀给睢州古城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睢县之所以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还在于这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绵延氤氲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圣人贤达、名流雅士八方荟萃的睢县,数不胜数的风流人物佳话为这座城市留下的名胜古迹俯拾皆是:北有睢杞战役纪念馆、神秘秀丽的北湖;东有古色古香的明清一条街,“睢州八景”中的“小蓬莱”袁家山、宝墨亭;南有唐宋时期的无忧寺塔、国家级文物圣寿寺塔;西有汤文正公祠、睢杞战役战场遗址、周龙岗文化遗址等。目前,睢县境内已被明确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共有62处,其中国保1处、省保7处、市保8处、县保46处。2010年,县政府将宋襄公与睢州城的传说等6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圣寿寺塔,位于该县城西南22.5公里的后台乡阎庄,塔身高22米,为平面呈六角型九级密檐式砖塔,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该县历史上第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国保”的诞生提高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品位,同时也带动了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2011年5月,睢县麒麟舞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夹弦、皮影戏在2006年被公示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如今的睢县就如同一座历史博物馆。春秋时期孔子游匡的踪迹,宋襄公望母的身影,盛唐无忧寺塔、宋圣寿寺塔,睢杞战役纪念馆,神秘秀丽的北湖共同成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签。

    【打造文化名县亮丽无限】

    为打造文化名县,该县县委、县政府并没有停留在先辈遗留的丰厚文化遗产上,而是千方百计去保护、发掘、继承和发扬,使之薪火相传,文脉延续,弥久不竭,为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睢县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整合文化旅游资源,逐步完成从看景点到品文化的重要转变,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特色旅游文化。重点筹建了睢州名人纪念馆,完成了荷花苑、锦鲤池、垂钓苑、襄陵、孔子讲学处等景点开发,建成了金碧辉煌的北湖景区牌楼、充满神奇色彩的豫东第一水幕电影项目等;实施“一路一桥、一桥一景”工程,切实丰富水城内涵,匠心独运地打造出“湖城相融、桥湖相宜、水秀林茂、百花争艳、万鸟翔集、生态优美”的中原水城;围绕一湖水做文章,在北湖景区修建了铁人广场、“凤舞水城”雕塑、景观拱桥,大力开发出五号卫星湖等景观,既彰显了这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和现代文化魅力,又展示出特色睢县的崭新形象;发展湖区文化旅游,大力挖掘襄陵、望母台等十余处旅游景点,开发建设以北湖公园为中心的水上训练中心、水幕电影、万米文化长廊、宋襄公公园等景点和娱乐设施,北湖景区游客年接待量达30万人次;为了用好这一湖秀水,该县先后投入巨资用于北湖开发,建成万亩生态湿地,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休闲游等,通过市场运作,走出一条“以水兴城、以城养城”的新路子。同时将现有的五个湖逐年开发,呈现出湖湖相通、岛岛相连、景景有序的亮丽景观;围绕革命老区做文章,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以睢杞战役事迹陈列馆等革命圣地为依托,全力开发出了以睢杞战役纪念馆—刘庄平民夜校—苏金伞纪念馆—长霞雕塑广场等景点组成的“红色精品旅游线”;围绕文物古迹做文章,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开发利用圣寿寺塔、袁家山、汤斌祠等文物景点的文化旅游, 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互动融合、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睢县人杰地灵,文化灿烂,其人文荟萃,英才俊彦,代不乏人。古睢人操觚染翰,著为文章,绮丽宏富,蔚然可观。故前人称睢州“士秀而多文”。北宋百余年间,襄邑竟有四人状元及第,最为难得。元代单氏兄弟三进士已属罕见,清有“祖孙三翰林”更是流芳世间。元明清三代睢州文教盛行,科举成绩亦骄人。清代睢州洛学书院、绘川书院、道存书院等书院享有盛名,曾吸引周围数百里的学子负笈。

    近现代以来,睢县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流风余韵,传布不息,文教未衰。在改革开放以后,睢县尚文好学之风更为盛行。仅睢县高级中学自建校以来,就走出3万余名学子,为高等院校输送人才近万名。在这个只有86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里,如今竟出现两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县职教中心被国家7部委评为“全国职业教育示范学校”。2012年高招,仅睢县高级中学一所学校,就取得了一本上线1052人,二本以上2892人;三本以上5412人(含体、艺考生277人),上线率79.6%的骄人战绩。这些足以让人吃惊的数字背后显示了当前睢县人重视教育、尊重文化、善于学习、勤于开拓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目前,全县上下一致形成了“没有名师就没有名校、没有名校就没有名生”的观念,树立品牌意识,积极调整普通高中布局,在全省打响了“教育强县”的品牌。

    睢县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平面无风镜未磨,碧玉盘里几砂螺。”这是享有“中原明珠”之美誉且湖面阔达1万多亩的睢县北湖的真实写照。北湖水下是城,水上是湖,湖面呈一规则的长方形,这在全国数以万计的大小湖泊中都是罕见的,2000年,北湖被河南省旅游局批准为省级旅游景区;2003年11月,为发展旅游业,该县又在国家工商部门注册了“中原水城”商标;2007年7月,睢县在北湖景区成功承办2007年全国铁人三项锦标赛。2008年9月,在北湖景区成功承办2008年国际铁人三项洲际杯赛暨全国铁人三项冠军杯系列赛。2008年11月,北湖景区被河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09年6月,在北湖景区成功承办2009年全国铁人三项锦标赛。目前是河南省水上体育运动训练基地。在此之前,睢县还曾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河南省青少年划船运动会、全国青年皮划艇锦标赛和全国皮划艇锦标赛,多次体育盛会的成功承办,使睢县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为今后举办更多的大型体育赛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众多的历史典故为文化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不胜枚举。睢县县委、县政府结合历史文化特色,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成了以北湖为龙头的从春秋时代到明清时代的北湖文化游览区、襄陵文化区、“明清街”文化区和汤斌故居文化区……在继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睢县还通过举办“2012年美国芭蕾精品广场展演”活动、“快乐星期五”系列广场文化等活动,丰富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为实现该县“争先晋位,富民强县”的战略目标提供精神支撑。

    【激活文化产业成效凸显】

    为加快对文化的传承和挖掘,该县进一步理顺大文化体制,强力激活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这块蛋糕,使文化产业成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通过几年的摸索证明,解放文化生产力的最有效办法是市场化。剧院经过改制,市场化运作的第一场演出是高薪聘请歌星举行演唱会,4000多张门票悉数售出,共获利润2万多元。此后,剧院不断强化服务,推陈出新,如今剧院年收入近20万元。

    随着剧院成功改制经验的推广,县剧团也紧随其后实行“文企联姻”,每年到周边省、市演出300多场次,新华书店在农村各中心学校成立了20个读书俱乐部,开展多元化经营;县邮政局利用自身优势,把秀美的北湖等宣传图片搬上了明信片;广电局、文化馆、图书馆等单位纷纷开拓产业化发展的道路。目前,这些单位年创效益近百万元。县文化馆紧紧围绕建设“大文化”的目标,选准角色,不断更新配套设施,强化对社区群众的指导和培训,一举摘取了“省级示范性文化馆”的荣誉称号;图书馆也多措并举开拓出产业化道路,创效颇丰。

    依托优势资源,大力运作“资源项目”,该县正全力开发“红色精品旅游线”和“文化精品旅游线”两条旅游线路,按“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机制,全力打造旅游线路。北湖开发,作为该县的标志性文化工程项目,政府先后投资近亿元沿湖规划建成了集旅游、健身、休闲等为一体的文化娱乐消费市场。每逢假日,游客络绎不绝。游客的增加催生了古玩、字画、旅游纪念品加工等新兴市场,带动了餐饮、娱乐等行业的蓬勃发展。

    文化兴带来百业荣。如今,睢县凭借“省历史文化名城”这张金色的名片,经过精心打造的睢县“大文化”品牌,已焕发出勃勃生机,使“中原水城”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美誉度越来越响,文化产业已名副其实地成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记者 黄业波 通讯员 杨建良 )【原标题:中原水城 厚重睢县】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商丘日报 2012-08-0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