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华龙区岳村乡东北庄杂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根据该村一些老艺人口头传承和有关资料考证,它的形成年代应该是元末明初。当时很多东北庄人,主要是刘姓人家,迫于生计,以闯江湖干杂耍为业,不成班不成团,比较分散,都是单干,其演出形式也是搭地摊,撂明场子。另一说该村杂技起源于三国时期,据传三国名将——吕布为该村人,但没有确凿的实据可以考证。因此该村杂技的形成年代为元末初。东北庄杂技自元末明初至今,在该村传居已有500多年,从未间断。以该村从事杂技的姓氏人家先后而论,可以说刘姓最早,乔氏次之,其后为李姓。因此 ,该村“刘家班”形成于明初,“乔家班”成于清中期,“李家班”起于清朝末年。清朝乾隆年间,当时“乔家班”曾奉清政府之命由乔志清率团到日本、印度等二十多个国家巡演。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亲授“乔家班”万寿龙灯两盏,以彰其技之优。民国年间,享誉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现如今,濮阳一带纷纷兴起的一些杂技班派团体,大部分与“乔家班”有着姻亲或师徒等关系,对濮阳杂技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治年间的“刘家班”以组团大棚式演出,影响也比较大。民国时期的“李家班”主要活动在我国川、陕、豫、晋一带,也曾盛极一时,颇有影响,其班主李全法曾在西安为东北军演出,并以 “五千斤大力士”硬气功节目博得张学良将军赏赐“黑旋风”骏马一匹,还给李全法送艺名“菜包”,此事至今在该村传为佳话。“刘家班”还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多次为刘、邓大军搞慰问演出,获得官兵一致好评,还被当时的中共中央文化部赏“火炬”一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的新制度使东北庄杂技艺人焕发了青春,许多杂技精英纷纷奔赴全国各地,成为一些省、市正规杂技团的骨干。如沈阳杂技团的刘香真、武汉杂技团的刘梦黑、谅军区杂技团的刘天录、西藏杂技团的乔三磨、宁夏杂技团的乔福田、上海杂技团的刘相宝、河北杂技团的刘春山、山西临汾杂技团的刘贵景等等。特别是经东北庄杂技班派和从该村“乔家班”分出的“乔家班”、“崔家班”为班底,成立了濮阳县杂技团,并随着濮阳市的成立又演变成市级杂技团。其中,该村的李全法为团长的杂技骨干后来还成立安阳杂技团。此外,四川万县杂技团的人马几乎全是东北庄“乔家班”人员。因此,东北庄杂技对我国现代杂技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建国初期,该村许多杂技精英奔赴全国各地之后,村里成立了“红星马戏团”,“文革”时期停演。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该村杂技虽没有大的发展,但一直演练不继。并于2001年10月被中国杂技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杂技之乡”。在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濮阳市东北庄杂技之乡文化遗产保护与农家乐旅游项目已开始运作,至目前共完成投资12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已完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东北庄杂技在激烈的文化市场竞争中,出现“营养不足、竞争乏力”的问题,但该村许多老艺人们仍坚持传技授徒;许多家庭仍乐此不疲,使杂技成为生活、劳动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80%的人或多或少、或精或粗,都能露一手,好多祖传绝技仍有多数人会演。据调查,该村现有杂技之家13家,演出班团8个,从业人员500多人,杂技老艺人30多人,村中有杂技道具、文物1000余件。
建国五十年来,该村为国内外输送杂技精英四百多人,其中37人担任各地杂技团团长。而今,东北庄人锐意创新,传技授徒,桃李成溪,杂技英豪遍布全国27个省市,杂技传遍世界41个国家和地区。各类竞赛,硕果累累,为祖国赢得了崇高的荣誉。【原标题:濮阳东北庄杂技英豪遍布全国 技艺传天下】